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用好地方专项债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2022-09-04 04:46:17

来源:人民日报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上半年专项债券整体发行使用情况如何?下半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如何进一步强化统筹,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推动形成实物工作量?记者进行了采访。

  稳增长、惠民生、补短板

  8月2日,在高出海面70米的墩顶上,深中通道关键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桥东锚碇右幅顶推成功,上演毫米级合龙。深中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又一超级跨海集群工程,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为保证建设资金需求,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发行专项债券47.3亿元,今年新发行3.77亿元。

  今年,专项债券作为落实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抓手,发行使用一路快马加鞭。1—7月,全国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已累计发行3.47万亿元(含部分2021年结转额度),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已基本发行完毕,共支持超过2.38万个项目。

  专项债券有效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

  1—7月,各地已安排超过2500亿元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铁路、收费公路等重大项目资本金。

  专项债券更好优化投资结构,惠民生、补短板、强基础——

  四川省上半年落实水利建设专项债券资金123亿元,使全省46个大中型水利工程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实现了提速、提质、提效,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总投资规模为历年之最。

  河北省上半年发行专项债券1920亿元,重点支持了雄安新区、廊坊临空经济区以及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近1600个公益性项目建设。其中,安排707个项目、649亿元投入医院、学校、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进一步补齐社会事业领域基础设施短板。

  广东佛山上半年发行超过1.4亿元专项债券,支持三龙湾南海片区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一批企业总部、科技型企业入驻,为数字经济和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建设打好基础。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龙小燕表示,根据政策,今年除原有交通、能源等九大领域外,专项债券还可支持新基建、新能源等增后劲、上水平的项目建设;支持城市管网建设等惠民生、解民忧的项目建设;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粮食仓储物流设施保障粮食供给等补短板、强弱项的项目建设。

  统计显示,上半年已发行的3.41万亿元专项债券中,支持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11691亿元、交通基础设施5777亿元、社会事业638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5296亿元、农林水利2832亿元、生态环保1276亿元以及能源、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802亿元。专项债券资金在惠民生、补短板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提高发行使用效率

  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全国专项债务限额218185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专项债务余额202645亿元,由此推算专项债务限额剩余空间为15540亿元。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用好用足专项债限额主要为了解决今年基建靠前发力可能引发的四季度财政资金不足问题,可以不用追加额度而在既定限额管理的框架内使用。

  2022年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发行已达95%,剩余5%基本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限额“空间”主要来自2021年剩余。罗志恒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六省市剩余限额合计达到6199.6亿元,占地方政府全部剩余额度的40%左右,“用好限额能够适当缓解部分地区财政压力,推动基建。”

  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司长罗国三日前表示,近期又组织地方报送了第三批专项债券项目,目前已筛选形成准备项目清单反馈地方。

  在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的同时,还要推动已发行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加快专项债券支出、使用进度,一是稳投资进而稳增长,二是能够稳定部分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就业,三是有利于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罗志恒说。

  “支出进度越快,边际效应越高,拉动经济的效果越明显。”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白景明强调。

  财政部预算司一级巡视员宋其超表示,财政部门将督促地方及时拨付专项债券资金,压实项目单位责任,推动专项债券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各地已按下专项债券资金使用“快进键”。比如,河北省财政厅健全债券支出包联机制,实现到市、到县、到项目,“点对点”分析调度,及时协调解决存在困难;广东省财政厅全面提高债券资金转贷拨付效率,发行款收缴当天即全部拨付至市县,实现市县债券资金在省级国库“零留存、不过夜”。

  继续放大专项债券资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牵引作用,也大有可为——

  上半年,专项债券资金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比例约为7%。而根据政策规定,对于专项债券支持、符合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具有较大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允许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上限为25%。把这项政策“用足”,还可继续释放社会投资活力。

  四川省预算报告披露,2021年四川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854亿元,用好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和组合融资政策,拉动投资5000亿元左右。

  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财政部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引导商业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专项债券项目建设主体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做好信贷资金和专项债券资金的有效衔接。

  龙小燕认为,下一步,发改、财政、环保、审计等部门协调,积极保障专项债券项目用地、用能等要素配套问题,为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等营造专项债券项目申报审批环境的稳定预期,同时要加强信息协调沟通,促进项目与资金的对接和互动,“激发社会资本对专项债券项目的热情,共同扩大有效投资。”

  强化风险管理

  越是发行体量大、发行使用节奏快,越要严控债务风险。

  为此,财政系统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比如,实行支出进度通报预警,积极推进专项债券项目穿透式监测,及时掌握项目建设状况、资金使用进度等情况,每月通报各地专项债券发行及支出使用进度情况等。部分省份财政厅对专项债券使用管理问题突出的地市,暂停发行专项债券,推动债券资金尽快合规使用。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专项债券按期偿还风险可控。“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专项债券通过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和专项收入偿还,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允许发行再融资债券偿还到期本金。截至7月末,今年已到期的专项债券本金5332亿元均已按期足额偿还,偿付风险可控。”他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充分利用近期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相对较小的窗口期,完成2022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收尾工作。按照“零容忍”的要求,督促地方加快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切实防范专项债券风险。同时,研究指导地方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本期统筹:蒋雪婕

  版式设计:汪哲平

  本报记者 曲哲涵

  • 相关阅读
  • 社保基金二季度现身3家银行前十大股东名单

      随着半年报披露收官,全国社保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对于上市银行的最新布局也露出“一角”。《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二季度末,仅有3家A股上市银行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出现社保基金身影,中信银行则成...

    时间:09-05
  • 多地出台新一轮稳增长促消费政策 发力大宗消费

      多地出台新一轮稳增长促消费政策 发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  本报记者 包兴安  当前处于经济恢复紧要关口,加快释放政策效能至关重要。近日,多地密集出台新一轮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其中提到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

    时间:09-05
  • 数字技术赋能全球服务贸易

      数字技术赋能全球服务贸易(服贸会观察)   戴上虚拟现实眼镜,在“蛟龙”号载人深海模拟体验器上“一键切换”至深海;按下启动键,调酒机器人就能为宾客迅速调出一杯鸡尾酒;拿起球杆,来一场增强现实互动光影...

    时间:09-05
  • “一行两会”发声,释放哪些信号

      “一行两会”发声,释放哪些信号(锐财经)   金融业是全球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服务业开放的重点领域。当前,中国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中国资本市场也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市场。...

    时间:09-05
  • 创新焕发活力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加速

      新一代人工智能(AI)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9月1日—3日举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记者了解到,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注智赋能、加速融合,正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中国企业...

    时间:09-05
  • 确定性网络:超越“尽力而为”,瞄准“确保可靠”

      我们目前日常使用的互联网就好比是一条普通马路,堵堵停停,时延抖动难以控制。而确定性网络则是利用新技术构建的“信息高速铁路”,是一条近乎完全畅通的道路,时延抖动是可控的,可按用户需要提供差异化服务,...

    时间:09-05
  • 优化分配格局 提高产业工人收入水平

      【热点思考】优化分配格局 提高产业工人收入水平   ●观点  要通过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扎实组织“新八级工”评定工作、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法,提高产业工人收入水平,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时间:09-05
  • 服贸会传递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新趋势

      数字化、集聚化、国际化成关键词  【聚焦服贸会】服贸会传递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贸易新趋势   阅读提示  服贸会上,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竞相亮相,展现数字化新应用,讨论行业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力资...

    时间:09-05
  • 经济观察:贵未必一定是消费“刺客”

      【经济观察】贵未必一定是消费“刺客”  暑期结束,文具热销。售价250元的削笔刀、55元的中性笔等高价文具让家长们感慨:“躲过了雪糕‘刺客’,却没躲过文具‘刺客’!”无独有偶,充电1小时收费达10元的共享...

    时间:09-05
  • 护工行业多为“零经验上岗” 护理服务期待建“正规军”

      护工行业多为“零经验上岗”,缺乏系统性、专业化培训  靠谱护工难找?护理服务期待建立“正规军”  阅读提示  目前,护工行业存在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难以监督和保障、收费标准缺乏规范等问题,很多人对...

    时间:09-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