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护工行业多为“零经验上岗” 护理服务期待建“正规军”

2022-09-05 02:07:59

来源:工人日报

  护工行业多为“零经验上岗”,缺乏系统性、专业化培训

  靠谱护工难找?护理服务期待建立“正规军”

  阅读提示

  目前,护工行业存在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难以监督和保障、收费标准缺乏规范等问题,很多人对护工服务心存忧虑。一方面,专业人士建议,应该对护工行业建立统一完善的监督标准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多地开始试点“无陪护”病房,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或将成为陪护主力军。

  早晨5点,在辽宁沈阳某医院一间病房,护工李姐正在给老人洗漱,随后是翻身、叩背、吸痰、做雾化,然后又将流食通过胃管灌注到老人胃里。做完这些,已经早晨6点多,此时老人再次入睡,李姐开始打扫病房。

  近年来,医疗服务量逐年增加,让本就紧缺的护理资源更加紧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6亿,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超4000万,仅这一群体对健康服务、日常生活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就有着很高的期待。在此背景下,像李姐这样的护工便成为许多患者家属的重要帮手,受雇在医院和家庭等场景中,为老人、病人提供陪护服务。

  但是,把病人交给护工后家属就能放心了吗?记者了解到,请护工这件事让不少人感到烦恼,一方面担心护工专业性不足,服务质量难以监督和保障;另一方面收费标准缺乏规范。今年6月,北京市卫健委出台《2022年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求护工陪护、雇佣服务实行患者自愿原则,相关服务要实行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护工的服务质量和规范管理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护工多缺乏专业性和有效监管

  李姐照顾的老人有3个儿女,其中两位身体状况不佳,另一位工作忙,他们都难以长期承担陪护重任。2020年4月,李姐的出现,让老人一家松了口气。

  55岁的李姐,做护工3年多。她告诉记者,刚入行时她加入过一家劳务派遣机构,后来有了稳定的客源,决定单干。她的陪护技能主要靠跟同行学,平时也会在网上学一些。

  来自深圳宝安区的陈冲,在养老服务业有着多年从业经验。他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中表示,理想的护工要掌握专业的日常陪护技能、基础医疗知识和基本操作,还要有人文精神,懂得关心关爱被陪护者,但现实情况是护工群体年龄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不高、流动性大。

  “而且护工行业无准入资格,多为‘零经验上岗’,缺乏系统性、专业化培训。”陈冲说。

  此外,据陈冲了解,护工多为患者及家属自行聘用,与劳务派遣机构或家政服务机构签订协议。但是正由于此,医疗机构对护工执业缺乏监管,护工费用乱收、一名护工超额陪护多名患者等现象常见。

  行业需建立统一监督标准和评价体系

  护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陪护服务需求缺口,但从长期看,解决护工行业相关问题,保障患者享受高质量的服务,需要加强行业监管。

  为适应公众的健康需求,全国层面近年来推出不少有针对性的政策。2019年7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不少于120学时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2020年1月,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养老护理员培训等基础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教授薛惠元在《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关政策为规范护工管理提供了宏观指导,但仍需注意的是,现今护工市场管理仍然繁杂,涉及护工公司、医院等多方,另有部分护工属于个体进行工作,政策举措的落实效果可能会有折扣。

  薛惠元认为,行业要实现健康长远发展,建立统一完善的监督标准和评价体系的步伐需尽快跟上。“医院要与第三方机构理顺责任关系,制定护工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动态评估监督机制,此外,在兼顾护工收入和患者负担基础上,探索制定更为合理的服务价格标准。”

  专业护理员或成未来陪护主力军

  近两年,为补齐护工行业目前存在的短板弱项,北京、重庆、福建等地陆续出台举措,提出将包含护工在内的社会劳动者纳入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支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是开展“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采取规范化培训,将护工升级为专业护理员。

  李姐表示,希望有专门为护工提供的免费学习培训机会。“我很乐意参加学习,也想通过技能认证,这对往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据了解,今年8月,福建已经开始组织实施“无陪护”病房试点工作,患者无须家属陪护或聘请护工,而是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在护士指导下,提供24小时不间断陪护、生活照料等服务。护理员由医院统一聘用管理,费用由财政、医保、患者多方共同承担。

  另有专业人士表示,根据工作内容和职责不同,可以将护理体系分为护理员、助理护理、医疗护理和护理科学研究等不同层次,各层次的培训教育内容各有侧重,并建立相应的职业上升通道。此外,还应该落实护理员由医疗机构统一聘用和管理制度,建立系统、全面的培训体系,并完善医疗护理员的职业认证制度。

  此前,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老年康养服务与人才培训专项基金副主任陈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现有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万多人,按照1:3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算,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可能在千万级别。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探索建立和发展医疗护理员职业队伍,扩大老年医疗护理人力资源,更好地适应老龄社会需求。

  本报记者 朱欣

  • 相关阅读
  • “数字化”主题参展 交通银行亮相2022服贸会

      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九大专题展之一的金融服务专题展于9月1日-5日在北京首钢园举办。交通银行携前沿金融创新成果亮相大会展厅,通过沉浸式互动场景,全方位展示交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服务...

    时间:09-05
  • 无光的世界里“听”《独行月球》 阿里文娱公益将扩容优酷无障碍剧场

      日前,50位视障观众来到北京双井UME影城,一起欣赏无障碍电影《独行月球》,这是这部电影热映期间,首次面向视障观众线下集中放映。为了方便视障人群线上欣赏影视作品,优酷无障碍剧场也将扩充内容资源,满足视障...

    时间:09-05
  • 有“新意”更有“心意” 中秋临近中高端啤酒受青睐

      中秋临近,走访各大商超发现,市民尝“鲜”需求愈加旺盛,一些品质过硬、时尚新潮的中高端啤酒风生水起,在中秋节前大卖。青岛啤酒更凭借着众多口味独特、包装新颖的产品“鲜”拔头筹,让中秋团圆有“新意”更有...

    时间:09-05
  • 【服贸会新观】走深向实,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更进一竿?

      中新网9月5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星空”中,一艘科技感十足、以首钢LOGO形状建造的“首钢号”飞船以极快的速度飞到面前,流光溢彩的舱门缓缓打开,冰墩墩与雪容融探出头来,顺势一跃仿佛“扑”到你的怀中...

    时间:09-05
  • “五连降”后油价要涨?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张露)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为9月6日24时。据机构测算,截至9月2日第八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95.88美元/桶,变化率为3.66%,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上调200元/吨。如果随后两个交...

    时间:09-05
  • 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接近27万亿元,风险完全可控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赵方圆)近日,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行业总资产接近27万亿元,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目前整个保险业...

    时间:09-05
  • 2022年活水计划·乡村振兴专场启动

      中新网北京9月5日电 为期3天的互联网公益活动“2022年活水计划·乡村振兴专场”4日正式启动。  活动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通过“腾讯公益”互联网平台整合122个乡村振兴项目,带...

    时间:09-05
  • 科技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

      中新网9月5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科普的经费投入,政府还是占大头,我国全社会的研发经费投入约2万多亿,2...

    时间:09-05
  • 充满一次电最高花40元?终结“充电刺客”需创新英雄

      终结“充电刺客”需要创新英雄  近日,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话题冲上热搜。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目前多数充电宝价格在每小时3-4元,最高的达一小时10元。消费者表示,租借前并不能看到价格,希望厂商可以增加价格透...

    时间:09-05
  • 科技部:整治网络传播中以科普名义欺骗群众等行为

      中新网9月5日电 国新办5日举行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李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发挥好网络科普力量作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科普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把网络科普队伍作为重要的新生力...

    时间:09-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