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家管网集团亮相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2022-09-06 11:05: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8月31日至9月5日,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京举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首次组团参展,以新“国家队”的形象亮相。

  国家管网集团成立于2019年12月9日,主要从事油气干线管网及储气调峰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负责干线管网互联互通和与社会管道联通,以及全国油气管网的运行调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剩余管输和储存能力,实现基础设施向用户公平开放。国家管网集团展台设置“大国管网新征程”“智慧互联大管网”“公平开放大平台”“创新成长新生态”四个展示单元,通过多媒体、数字沙盘、科技图谱等手段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展现国家管网集团作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践行者和推动者,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贡献。

  在主展示区,国家管网集团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油气管道发展历程。伴随着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我国管道事业从零起步,逐步发展壮大,成就了今天的辉煌。国家管网集团的成立,是深化油气行业改革、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的重大举措,为中国油气能源运输注入新动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人民幸福生活。截至2021年底,公司油气管道总里程9.64万公里,投运并经营LNG接收站7座,地下储气库8座,原油输送量逾2亿吨,天然气一次管输量逾1800亿方,成品油输送量逾7000万吨,提高了油气资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气安全稳定供应。

  国家管网集团牢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职责使命,构建“全国一张网”。在“智慧互联大管网”展台,通过“油气蛟龙-全国一张网”“蛟龙腾飞-贯穿全国”“西气东输-清洁能源大动脉”“陕京管道-首都蓝天的保障”“川气出川-全国一盘棋”“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管网大脑”“油气管网-数字化智慧管网”“LNG-面向国际市场的窗口”“国家管网-肩负的责任”等九个章节,充分展示国家管网集团连通海外、覆盖全国、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区域联网的数字化布局和构建“全国一张网”的战略格局。

  近年来,国家管网集团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快速推进天然气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干线管道“应联尽联”,气源孤岛“应通尽通”,京津冀及周边、中南部地区天然气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据悉,2021年天然气一次入网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冬季最高日输气量超过8亿立方米。今年前8个月,全国天然气主干管网累计输送天然气超1400亿立方米,折合替代标煤1.86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5亿吨,对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造福沿线百姓生活提供了绿色动能。

  在平台运营、数字赋能方面,通过“国家管网-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应用”“国家管网集团公共数据编码平台”“管道地质灾害监控与预警系统应用”“LNG槽车区挂轨机器人应用”“数字孪生体平台”等五个数据化应用成果,系统介绍国家管网集团数字化转型工程。

  国家管网集团以数字化转型引领开辟“新赛道”,基于数字孪生体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油气管网“全数字化移交、全智能化运营、全业务覆盖、全生命周期管理”,构建具备“全方位感知、综合性预判、一体化管控、自适应优化”能力的智慧互联大管网,全力推动油气管网覆盖全国、高效集输,让能源输送四通八达、安全平稳、高效智能。

  本次展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国家管网集团建设运营的国家管网开放服务交易平台。该平台专注于油气基础设施管输服务,是集客户、营销、交易、结算为一体的行业级交易平台。该平台以推动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为目标,统筹管网、接收站与储气库资源,公开服务信息,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联通商业机会,降低企业间协作成本,为构建产业生态圈奠定基础。自上线以来,已有200余家企业利用该平台完成准入申请,累计产生近4000个交易订单,完成182份“一票制”合同签署,达成天然气管输服务气量618亿立方米。对于激发“X+1+X”油气市场体系中上下游“X”的活力,推动天然气资源供应及销售多元化,提升天然气输送效率和管道基础设施综合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天然气“全国一张网”的供应保障能力,助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服贸会期间,国家管网集团已与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北京燃气集团、埃克森美孚、SNAM中国,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中国电科等国家管网客户及战略合作伙伴进行了业务洽谈并达成进一步合作意向。

  截至目前,通过国家管网集团开放服务及交易平台,国家管网集团分别与中国燃气、新奥能源、北京富华燃气有限公司现场签约,与苏州燃气、山西浩安能源、山西伟润等11家企业进行了线上签约,共达成管输服务交易订单超百份,签约管输服务气量超1.7亿方;与通辽市政府洽谈,达成200余公里新建管道合作意向。

  • 相关阅读
  • 雄安印发新意见:赋予自贸区雄安片区更大自主权

      中新网雄安9月6日电 据“雄安发布”微信公众号9月6日消息,雄安新区近日印发《关于促进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雄安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经过3年至5年的改革试验,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

    时间:09-06
  • 工信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 刘育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在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郭守刚...

    时间:09-06
  • 中石化易捷第五届“易享节”启动 发布四大战略工程

      中新网9月6日电 今日,中石化易捷第五届“易享节”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易捷推出升级版大促活动 ,发布“统一平台”“跨界融合”“强链补链”“爱心责任”四大战略工程,牵手合作伙伴发布联合服务倡议。宣布9月...

    时间:09-06
  • 处方药网售要兼顾“收”和“放”

      新闻背景: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药品网络销售管理、平台责任履行、监督检查措施及法律责任作出了规定,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寄予厚望  近年来...

    时间:09-06
  • 工信部:十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人民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工信微报公众号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今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主题是“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

    时间:09-06
  • 人民财评:加大基础研究“补短板”力度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2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R&D)经费投入27956.3亿元,再创新高,较上年增长14.6%,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R&D经费...

    时间:09-06
  • 我国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记者张辛欣)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6日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21年机器人全行业营业收入超过1300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量达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

    时间:09-06
  • 如何选硅胶餐厨具?市场监管总局:“望、挑、闻、擦” 软布洗涤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6日讯(记者刘潇潇 石兰)消费者常用的金属类、橡胶类、玻璃类、洗涤剂类食品相关产品包括金属餐具、不锈钢保温杯、电饭煲、不沾锅、儿童训练碗、硅胶餐厨具、玻璃杯、餐具洗涤剂等。这些食品相关...

    时间:09-06
  • 水利部:要拉网式排查震区各类水利工程震损情况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中国水利”微信公众号6日消息,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6.8级地震发生后,9月6日,水利部召开会议。  会议要求,要拉网式排查震区水库、水电站、堤防、涵闸、塘坝、在建水利工程等各类水...

    时间:09-06
  • 工信部:“十四五”时期面向重点行业领域 推动5G融合应用纵深发展

      中新网9月6日电 据工信部网站6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出,为指导各地区各行业积极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带动5G技术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5G+工业互联网”...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