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大家都不买房了?上半年银行新增按揭贷款创新低

2022-09-06 15:40:48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安卓

  当下,人们的购房意愿有多低?

  这不仅体现在一手房、二手房“江河日下”的成交数据上,也同时出现在银行的财务报表中。

  第一财经根据上市银行中报统计发现,今年上半年,6大国有银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仅为2021年上半年新增额的1/3左右,创下新低。

  中型银行数据更“离谱”,13家股份行、区域性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仅新增596亿元,是2021年上半年新增额的1/8左右,甚至不及邮储银行一家的新增个人房贷。

  6大房贷主力也挺不住了

  住房按揭贷款一向是银行的优质资产,确定性强,不良率极低,是各家银行业务倾斜的重点,早些年,不少银行的新增贷款中,甚至有半数来自个人住房贷款。

  不过,这种现象在今年上半年戛然而止。

  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6大国有行被划分为第一档,它们也是市场上妥妥的房贷主力。

  刚刚披露完毕的中报显示,6大国有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合计26.9万亿元,与期初(2022年初,下同)相比,仅新增4479.6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新增额为1.3万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的新增住房贷款仅为去年上半年的36%。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规模最大的仍然是建设银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6.5万亿元,其次为工商银行,余额为6.4万亿元。在6大行中,交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规模最小,仅有1.5万亿元。

  从增幅来看,6家国有大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与期初相比,增幅均不超过3%,其中,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增幅低于2%,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增幅在2.7%左右。

  只有农业银行上半年新增住房贷款超千亿,达到1022亿元,其余5家银行新增额均在千亿元以下。

  而在去年这个时候,则是另外一副光景。

  去年上半年,除了交通银行外,5大国有银行上半年住房贷款均新增超千亿,其中,工商银行猛增了3051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仅新增863亿元,增幅缩窄了近4个百分点。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去年上半年新增住房贷款超270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仅分别新增927亿元、1022亿元;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去年上半年新增住房贷款1870亿元、1198亿元,而今年上半年仅新增678亿元、601亿元。

  5家中型银行甚至负增长

  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下,第二档的17家中型银行中,有13家上市银行披露了个人住房贷款数据,其中包括10家股份行和3家城商行。

  上半年,13家中型上市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7.6万亿元,与期初相比仅新增596.4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新增额为4456.6亿元,今年上半年的新增住房贷款仅为去年上半年的13%。

  其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规模较大,均超万亿,分别为1.4万亿元、1.1万亿元;中信银行个人房贷余额为9831亿元,规模最小的是浙商银行,仅为965.6亿元。

  从增幅来看,13家中型上市银行中,5家甚至不增反降,包括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渤海银行,上半年住房贷款余额分别较期初减少了146.4亿元、126.1亿元、12.4亿元、51亿元和37.1亿元。

  其中,兴业银行的个人住房贷款占比超过监管红线,在半年报中,兴业银行表示,公司降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集中度,加大对普惠型个人经营贷款的投放,个人住房及商用房贷款占比较上年末下降2.27个百分点。

  股份行中,个人住房贷款规模最大的招商银行今年上半年仅新增135.7亿元,增幅为1%,在过去的5年里,招商银行半年度新增住房贷款多则千亿,少则400亿,今年上半年的增量创下了历史新低。

  多重因素叠加,未来是否可期?

  “符合预期。”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分析,这其中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居民对未来预期信心不足,购房意愿降低,导致对于住房贷款需求不足,甚至有部分购房人群尽量选择不贷款,主动降低债务负担;二是提前还贷显著增加,前几年住房贷款利率较高,如今市场投资收益率下降,部分购房者认为提前还贷更划算;三是存在住房贷款和经营性贷款之间进行套利等违规行为。

  “目前经营性贷款利率较低,有些人提前还贷后,尝试以经营性贷款替换,这种违规行为需要警惕,监管部门还应加强监管。”董希淼说。

  住房按揭也是各家银行中报业绩发布会上的关键词。

  建设银行副行长李运在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说,4、5月份住房按揭贷款需求端压力确实比较大,而6月份受理量和投放量均有明显回升。

  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称,少数按揭客户出于调整家庭资产负债表的需要,确实存在提前还款的情况,但和往年相比,这种趋势并不十分明显。上半年,工商银行按揭客户贷款收回是3800亿元,其中提前还款是2600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加300亿元。

  农业银行副行长林立则介绍,小部分个人住房贷款客户选择提前偿还房贷,主要是基于客户自身财务规划,也和现阶段金融投资收益率下降有一定关系。

  • 相关阅读
  •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巍巍兴安岭,茫茫敕勒川。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区各项事业奔腾向前,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变得更加亮丽...

    时间:09-06
  • 2022中国泰安投资合作洽谈会举行 签约项目总投资659亿元

      中新网泰安9月6日电(记者 梁奔)第36届泰山国际登山节暨2022中国泰安投资合作洽谈会6日在山东泰安开幕。来自中国、马来西亚、韩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50余位嘉宾、客商,通过现场出席和视频连线的方式参加活动,...

    时间:09-06
  • 中国钢铁标准如何走向世界?

      中新财经9月6日电 题:中国钢铁标准如何走向世界?  中新财经记者 庞无忌  自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跃居全球第一以来,我国已连续26年稳居全球钢铁生产和消费首位。但多位专家指出,想要真正撕下“大而不...

    时间:09-06
  • 中韩汽车企业开展合作洽谈 拓RCEP下经贸关系

      中新社柳州9月6日电 (黄令妍)韩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总领事韩在爀6日表示,韩中两国可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为契机,以汽车产业为重点,中国整车企业和韩国汽车零配件、半导体企业加强合作,...

    时间:09-06
  • 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势稳健

      新华社北京9月6日电 题:政策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势稳健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  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6日在工信部举行的“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双积分”...

    时间:09-06
  • 标准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民营企业标准化之路如何走?

      中新网杭州9月6日电(记者 黄慧)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等。于广大民营企业而言,标准化亦至关重要,成为发展实力“压舱石”。  9月6日,...

    时间:09-06
  • 北京改造提升核心区能源等市政设施 加强城市韧性

      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杜燕)消除空中“蜘蛛网“、畅通“毛细血管”、老旧楼房用户接通管道天然气、燃油锅炉房清洁化……“十四五”期间,北京将集中力量、分批次、系统性地实施一批能源等市政设施建设和改造...

    时间:09-06
  • 华为时隔两年再发Mate系列旗舰手机 支持北斗卫星消息

      中新网9月6日电 时隔两年,华为再度打破沉寂发布Mate系列手机。  9月6日,华为发布旗舰手机Mate50系列,作为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大众智能手机,在无地面网络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向外界发送畅连消息。  ...

    时间:09-06
  • 部分车用芯片仍有涨价“动力”:罗姆和恩智浦双双被曝调价

      消费电子芯片因需求疲软价格遭看跌之际,车用/工控功率半导体、微控制器(MCU)等却仍有不少涨价“动力”。  据台湾《电子时报》9月6日报道,从供应链传出消息,日本罗姆半导体(Rohm)将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调涨新...

    时间:09-06
  • 陕西省69家A股上市公司总股本达1078.33亿股

      中新网西安9月6日电 (李一璠 阿琳娜)“截至2022年6月底,陕西省69家A股上市公司的总股本达1078.33亿股,总市值合计1.59万亿元,分别较2019年初增长了58.61%和231.87%。”陕西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苏虎超6日表示。...

    时间:09-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