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产学研用多方并举 专家学者支招长三角网络安全协同发展

2022-09-06 21:36: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9月6日电(张强 刘欢)2022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子活动——长三角网络安全协同发展论坛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为长三角地区网络安全发展带来前沿思路,助推长三角区域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数字经济发展已行至“深水区”,应对网络安全新形势与新挑战,需协同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长三角地区将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加大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的全方位多层面合作,合力推动网络安全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网络安全产业发展高地,筑牢数字化转型安全屏障。

  上海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说,做好长三角网络安全一体化建设,应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预警处置联动机制,建设长三角区域网络安全基础数据库,联合制定网络和数据安全地方性标准。

  同时,筑牢一张“数据网”,实现长三角跨省域数据安全共享共用;绘制一幅“产业圈”,打造一批高水平安全服务业集聚区和创新平台,培养一批“智囊团”,开展长三角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相关研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孟楠从产业与政策角度出发,全面解读了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态势。孟楠认为,强大的网络安全产业是维护总体国家安全、护航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当前,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加速数字化场景发展的同时,也使得网络安全攻防环境快速变迁,网络安全新需求的不断涌现驱动网络安全产业更新升级。

  孟楠说,在“十四五”发展期,新型融合性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风险管控和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方面有望迎来新的政策加持。

  志翔科技总裁蒋天仪认为,数字化转型、疫情等让企业高效发展甚至业务正常运转都面临数据安全风险挑战。国家高科技行业受地缘政治、产能不足等因素,行业竞争激烈,更带来核心知识产权、研发代码等企业关键数据的安全保护难题。“我们针对政企业务上云、远程办公和研发、产业链多环节协同等刚需场景下的数据安全保护防泄密需求,将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的技术融合于数据安全产品和服务,为政企搭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实现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

  活动中,由教育部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多家产学研用单位编撰的《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白皮书》在现场首发。此外,20家高校及高新技术企业与合肥市签约落地,总投资达22.1亿元;正式成立合肥软件供应链安全检测中心并揭牌;合肥聚焦长三角地区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组织多家企业创新应用先进技术。(完)

  • 相关阅读
  • 做好汇率避险 不必过度关注是否破“7”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央行年内二度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及时对冲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相比于测算外汇“降准”释放的美元流动性规模,其操作本身更具现实意义——向市场传递出不希望人民币汇率快速走贬的...

    时间:09-07
  • 最高法: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从严惩处的重中之重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持续高发多发。”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马岩在最高法新闻...

    时间:09-07
  • 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全市餐饮外卖停业”系谣言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四川省成都市商务局网站7日消息,昨日,一则“成都全市餐饮外卖停业”信息在网络上流传。对此,成都市商务局郑重声明:该消息不属实!  按照《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在全...

    时间:09-07
  • OPEC+会议意外宣布小幅减产 国际原油期价涨超2%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韩 昱  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9月5日晚,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举行第32届部长级会议,决定在10月份将原油产量削减10万桶/日。此前,OPEC+同意将9月份产量增加10...

    时间:09-07
  • 人工智能有哪些新玩法

      本报记者 李 景  □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  □ 应坚持全面、动态、开放的网络安全观,提升整体网络的安全防护水平,构建人工智能...

    时间:09-07
  •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观象台)  刘志强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效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广大企业接续努力、积极作为,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好企...

    时间:09-07
  • 气温越高光伏发电越多吗

      本报记者 蒋 波  今年夏天,我国不少地方经历了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太阳这么大,气温这么高,很多人认为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也会随之提高,是真的吗?  “持续高温天气下,光伏组件功率输...

    时间:09-07
  • 把好化妆品市场准入关

      曾诗阳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化妆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已于近期结束征求意见工作。《认定条件》对化妆品检验机构在检验能力、人员、设施和环境、仪器设备等各个层面应当达到的条件...

    时间:09-07
  • 中秋国庆加班工资咋算?这4天加班给3倍工资

      中新网9月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双节将至,中秋国庆加班工资咋算?根据多地人社部门明确,9月10日(中秋节)和10月1日、2日、3日(国庆节),这4天是法定节假日,只要安排加班,就应当支付不低于300%工资。9月1...

    时间:09-07
  • 能源企业竞相布局氢能产业

      本报记者 黄晓芳  近日,中国石化发布实施氢能中长期发展战略,提出加快打造中国第一氢能公司,力争成为世界领先氢能公司的发展目标。  此前,中国石化宣布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绿氢示范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