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取消“公摊面积”,房子会涨价吗?

2022-09-06 22:05: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6日电 题:取消“公摊面积”,房子会涨价吗?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近日,针对房屋公摊面积的讨论持续升温。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期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表示,将取消“公摊面积”的建议列为近期亟须修订的立法项目建议上报住建部。

  此前,山东青岛一位购房者曝出购买110平方米的房子,到手却发现套内面积仅61平方米,公摊面积高达46%,引发网友热议。公摊面积能否取消?取消“公摊面积”后,房子会涨价吗?

  公摊面积多少合适?

  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公摊主要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包括楼房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公共门厅等。公摊面积加上套内建筑面积才等于房屋建筑面积。除非独栋别墅,其他类型的房屋大多有一定的公摊面积。

  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房屋计价都是以包含公摊的房屋建筑面积为准的,也就是说,购房者需要为并不居住的公摊部分付费。

  胡景晖认为,合理的公摊面积在15%左右。当然,根据房子户型、楼型、房屋项目的不同,具体设定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高层电梯公寓公摊较大,别墅公摊较小。

  公摊面积是否该取消?

  胡景晖认为,公摊面积是2001年施行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的。公摊这个做法学习自香港,但2013年香港已取消公摊,使用套内面积计价。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使用套内面积交易房屋的。中国的重庆市作为试点,在2002年也取消了公摊。所以,取消公摊不是不可为。

  他认为,取消公摊会有一些管理方面的麻烦,比如:存量的住房如何处理、新老办法如何衔接等?但取消后,民众买房可以买得明明白白,也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则认为,将公摊计入购房面积这一模式存在多年,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取消的。当前,购房者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公摊面积不透明上:公摊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一套房子的公摊面积是否真如开发商所声称的那么大?如果真正的公摊部分是合理的,能清楚明白地向购房者展示出来,且不存在虚增公摊面积做大开发商利润的情况,那么保留公摊是没问题的。

  李宇嘉认为,公摊的管理需要更加精细化。一种做法是,计算公摊的成本和建房的成本是否有差异。如果有,是否可以分开定价?再比如:引入独立第三方对公摊面积做实测,在预售阶段就做到所有公摊信息都清晰透明。

  取消公摊房价会涨吗?

  胡景晖认为,取消公摊并不会导致房屋总价上涨,因为加入或取消公摊面积只是计价方式发生了变化。对很多购房人来说,他们关心的是实际房屋的价格(总价)。如果仅仅因为取消公摊导致计价方式、计价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带来房屋的单价波动,短期可能有一些影响,但对中长期房价几乎没有影响。

  李宇嘉则持不同观点。他认为,取消公摊以后,房屋单价肯定会上涨。如果一下子过渡到以套内面积计算房价,会拉高市场价格,在实际操作中不太可能这么做。因此,后续可能会给出两种计价方式:一种是包含公摊在内的计价方式,另外一种是不含公摊的计价方式,两种方式都列出来,对市场和购房情绪的影响会小很多。

  现在是取消公摊的好时候吗?

  胡景晖表示,往往重大改革更容易发生在行业低潮期。去年三四季度开始,中国房地产业进入低潮期。现在关于取消公摊的讨论很多,如果顺势而为,可能推动改革会比行业在“高歌猛进”时更容易一些。

  李宇嘉认为,当前取消公摊的呼声很高,它反映了民众的诉求,如果能借此进一步规范整治市场乱象,结合政府近期的其他工作,会起到提振楼市信心的效果。(完)

  • 相关阅读
  • 长江资管换帅 原中信老将履新

      证券时报记者 胡飞军  9月6日,长江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长江资管”)公告称,原董事长周纯因工作调整于9月5日离任,由高占军担任董事长一职。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资管新规正式实施...

    时间:09-07
  • 央行9月7日进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标利率2.00%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9月7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00%。(中新财经)央行官网截图。搜索复制...

    时间:09-07
  • 五年命运转折,王健林的万达迎来关键时刻

      作者:孙梦凡  尽管已消失在微博舆论场近半年,王思聪的一则消息出来,还是迅速冲上热搜。日前,“王思聪不再担任万达集团董事”被网友热议,关于他是否还要接班万达集团、王健林对其过往评价,都被放到聚光灯...

    时间:09-07
  • 20强房企中12家已降价甩货 “金九银十”或迎来楼市新一波促销

      作者:张慧敏  “金九银十”已经来临,房企也加紧布局。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销售端未有明显的好转,整体来看,经历6月的小幅回暖之后,7、8月的市场出现回落。进入9月,值此传统的销售旺季,“造节”送优...

    时间:09-07
  • 做好汇率避险 不必过度关注是否破“7”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央行年内二度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旨在及时对冲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相比于测算外汇“降准”释放的美元流动性规模,其操作本身更具现实意义——向市场传递出不希望人民币汇率快速走贬的...

    时间:09-07
  • 最高法: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从严惩处的重中之重

      本报记者 吴晓璐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犯罪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犯罪持续下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持续高发多发。”9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马岩在最高法新闻...

    时间:09-07
  • 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全市餐饮外卖停业”系谣言

      中新网9月7日电 据四川省成都市商务局网站7日消息,昨日,一则“成都全市餐饮外卖停业”信息在网络上流传。对此,成都市商务局郑重声明:该消息不属实!  按照《成都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在全...

    时间:09-07
  • OPEC+会议意外宣布小幅减产 国际原油期价涨超2%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韩 昱  据新华财经消息,北京时间9月5日晚,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举行第32届部长级会议,决定在10月份将原油产量削减10万桶/日。此前,OPEC+同意将9月份产量增加10...

    时间:09-07
  • 人工智能有哪些新玩法

      本报记者 李 景  □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  □ 应坚持全面、动态、开放的网络安全观,提升整体网络的安全防护水平,构建人工智能...

    时间:09-07
  •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能动性(观象台)  刘志强  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效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广大企业接续努力、积极作为,需要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发挥好企...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