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四川泸定6.8级地震:泸定县得妥镇多条输电线路恢复供电

2022-09-12 20:50: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成都9月12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2日从中国电建四川电力设计咨询公司获悉,经过该公司抢险人员全力奋战,此次地震中受灾严重的甘孜州泸定县得妥镇马列村、金光村等村民居住点,以及已通道路段10千伏输电线路恢复供电。

  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发生6.8级地震,地震造成泸定县得妥镇电力设施受损严重,无法正常供电。地震发生后,中国电建四川电力设计咨询公司接到抢险救援任务,紧急抽调了18名工程技术人员,组建了泸定“9·5”抗震救灾抢险队,赶赴地震受灾严重的泸定得妥镇开展抢险救援工作。

吊车正在吊运电杆上山坡。 尹小兵 摄

  抵达震区后,抢险救灾队充分发挥设计技术及电力施工优势,为泸定县得妥镇电力抢修(包含1条主线和4条支线)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负责抢修地震中受损严重的金马支线输电设备和线路。

  据了解,抢险人员克服困难,成功抢通地震中部分受损严重的部分输电线路,让地震震中的泸定得妥镇马列村、金光村等村民居住点通电,已通道路段的10千伏线路恢复供电。“待受损道路抢通后,将继续深入受灾村落开展输电线路抢修恢复工作。”现场一名抢险队员称。(完)

  • 相关阅读
  • “0元领取”套路重重 时尚优品数码店被罚6万元

      原标题:时尚优品数码店被罚6万元  本报福州讯(陈远华 记者张文章)声称“0元领奖”,然而消费者中奖之后却要充值3999元并消费才可领奖,店内所售商品高出市场价三四成,有的奖品还是违法侵权商品。9月7日,记者...

    时间:09-13
  • 行业政策边际利好 中药板块异动拉升 机构:长期看好消费中药的成长性

      9月13日,中药板块盘中异动拉升,截至发稿,龙津药业涨停,陇神戎发、粤万年青、精华制药涨超5%,华神科技、同仁堂、盘龙药业等跟涨。  此前,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医保中药配方颗粒统一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

    时间:09-13
  • 楼盘“零首付”促销 买家能入市吗?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陈玉霞  中秋节当天,越秀区街坊麦小姐接到房产经纪一张楼盘促销单张:“他对我说首付6万元就能买房,还重点强调中秋期间这个楼盘可以‘零首付’买房,”麦小姐说这个消息让她很吃惊,也很...

    时间:09-13
  • 定增回购透露基金新动向 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布局调仓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8月中旬以来,市场重新陷入震荡,基金经理也趁机开始调仓换股,为下一轮行情捡拾筹码。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定增、回购等公告,一批明星基金经理的最新布局调仓动作也随之曝光。  ...

    时间:09-13
  • 年内多家券商或私人银行布局家族信托 专家:机构间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

      本报记者 余俊毅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人群对于家族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家族信托业务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少金融机构及金融服务机构积极寻求信托公司合作,携手布局家族信托领域。 ...

    时间:09-13
  • 对冲工具将再添利器 又一批量化私募争相布局

      本报记者 王 宁  在对冲工具不断扩容的背景下,量化私募纷纷“闻风而动”。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获悉,又一批量化私募正在争相布局量化产品,或通过放开限购,或调整对冲策略,以期能够及时捕捉投资机会。 ...

    时间:09-13
  • 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迎首次更新 提高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仍需“加把劲”

      本报记者 吕 东  在备受市场关注的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亮相近一年时间后,日前迎来了首次更新。  对比更新后的名单可以发现,此次名单较去年10月份的首版仅做了微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中的银行数量并未有所...

    时间:09-13
  • 中秋假期本地游市场“量价齐升” 上市旅企全年业绩或将分化

      本报记者 李乔宇 见习记者 许林艳  今年中秋节假期的旅游市场仍然是属于本地游的。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中秋节假期,全国国内游出游7340.9万人次,同比下降16.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

    时间:09-13
  • 年内178家港股公司斥资523亿港元回购股份 规模已超去年全年

      本报记者 邢 萌  今年港股市场回购热度上升。9月9日,腾讯控股再度斥资3.5亿港元回购115万股股份,这已是腾讯控股连续16天回购股份,日均回购额3.5亿港元。  今年回购股份的港股公司数量及规模远超去年同期水...

    时间:09-13
  • “提质行动”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明显提升 新一轮计划渐行渐近

      本报记者 吴晓璐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多次提及制定新一轮“提质计划”。近日,监管部门再次提出制定实施新一轮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化解存量公司风险,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促进优胜劣汰。对此专...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