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家文创实验区“文化+金融”融合模式按下“加速键”

2022-09-18 17:15: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 杜燕)在文化金融的促进作用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目前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驱动的重要策源地,登记注册文化企业近5万家,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1397家,发展态势强劲。2022年1月至7月,实验区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883.9亿,同比增长13.3%。

  这是记者今天从2022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金融发展思享汇活动上了解到的。活动以“融合·赋能·引领——新时期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的创新与探索”为主题,聚焦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金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探讨新时期文化与金融合作新路径。

2022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金融发展思享汇活动在京举办。 富田 摄

  国家文创实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持续优化文化企业营商环境,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质量发展,国家文创实验区深入推进文化金融融合发展,积极搭建文化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政策服务模式,探索形成了“依托两大载体、提供两个支撑、形成两个闭环、满足两类需求”的文化金融服务模式,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

  据介绍,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发起成立全国首个文化企业信用促进会,集成银行、信用评价、担保等多类金融服务机构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和配套支持,形成“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见保即贷、贴息贴保”的工作闭环。目前,信促会已与12家银行、9家担保机构、6家创投机构和5家信用评级达成战略合作,累计为1847家文化企业提供贷款融资257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三分之一。

  2018年,国家文创实验区建立北京市首个线下文化金融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业务培训、项目洽谈、上市辅导、创新创业、银企对接等活动,为文化企业提供专门空间和精准服务,打造形成“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投贷联动、上市培育、政策支持”的股权融资服务闭环,推动“政策+金融”产业促进机制发挥效力。目前,中心已整合20余家金融服务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文创普惠贷、蜂鸟贷、创业快贷、银担通、税易贷等30余种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以及融资服务,其中达成合作39家。此外,实验区又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落户并推出系列普惠性文化金融服务产品,为文化企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金融服务环境。

  负责人表示,聚焦区域发展定位,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企业融资新需求,国家文创实验区进一步加大金融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参与到实验区文化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为文化企业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推动国家文创实验区更高质量发展。

  活动现场,北京银行国家文创实验区支行正式揭牌;发布2022-2023年度“蜂鸟企业”名单;国家文创实验区管委会与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北京朝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与合作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2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金融发展思享汇活动在京举办。 富田 摄

  北京银行国家文创实验区支行、北京银行常营支行、北京银行九龙山支行分别与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吉里国际艺术区、北京电影学院文化产业创新园完成签约,通过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全面支持文化产业园区智慧化、特色化建设,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北京银行国家文创实验区支行与北京白马时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为文化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融资服务。

  “未来5年,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将为国家文创实验区的文化企业提供超过500亿元的信贷支持,并且将依托国家文创实验区专营支行等机构,推出一批专属金融产品和文化金融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同时,双方还将合力推进文化金融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更好地支持区域文化企业发展壮大。”负责人表示。

  负责人指出,下一步,国家文创实验区将紧抓“两区”建设契机,深入实施“文化+”战略,持续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创新,积极创新文化金融融合机制,拓宽文化与金融合作渠道,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为全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探索经验、作出示范,全力将国家文创实验区建成全国文化产业改革探索区、全国文化经济政策先行区、全国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更好服务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作出新贡献。(完)

  • 相关阅读
  • 有的利润大增、有的亏损,流感疫苗企业业绩为何反差很大

      作者:林志吟  今年6月份,南方省份暴发的甲型H3N2流感,一度催生了流感疫苗接种需求,但呈现在流感疫苗上市企业半年报上,却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有企业净利润大增11倍的,也有企业净利润反而出现亏损的。  如...

    时间:09-19
  • 新疆库尔勒对接国内水果批发市场 已采摘香梨逾10万吨、销售7.2万吨

      中新网乌鲁木齐9月19日电 (喇小飞)“我们积极对接国内水果批发市场——河北新发地批发市场、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嘉兴水果批发市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电话等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广泛开展宣传,进行线...

    时间:09-19
  • 十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苏州总数第一,东莞密度最高

      作者:林小昭  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之外,有哪些普通地级市人口总量比较多呢?  第一财经记者统计发现,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10个普通地级市的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人,比上一年少1个,其中苏州、临...

    时间:09-19
  • 深交所:将中国中免调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深交所19日公告,因中国中免在香港市场价格稳定期结束且相应A股上市满10个交易日,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发生调整并自2022年09月19日起生效...

    时间:09-19
  • 2022全球创投峰会西安举行

      中新网西安9月19日电 (记者 张一辰)2022全球创投峰会开幕式18日在西安举行,来自业界的知名投资人、创投机构、专家学者等在此间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探寻新格局下的发展优势与机遇。  据介绍...

    时间:09-19
  • 央行开展7天期20亿元和14天期100亿元逆回购操作

      中新网9月19日电 据央行官网消息,为维护季末流动性平稳,2022年9月19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新财经)央行官网截图。...

    时间:09-19
  • 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6.6% 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30%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

    时间:09-19
  •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典型案例 “芝仁堂”等多家企业被曝光

      本报记者 耿记安  自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市场监管系统充分发挥市场领域监管职能,明确工作职责,强化任务分工,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线索摸排、集中整治、涉稳风险防控等相关工作,查处了...

    时间:09-19
  • 加快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金观平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提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  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既是传承...

    时间:09-19
  • 报告显示: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6.6% 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30%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魏玉坤)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