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十年·中国观察】不想生不敢老?中国寻解“成长中的烦恼”

2022-09-26 17:37: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题:不想生不敢老?中国寻解“成长中的烦恼”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31岁的江婷婷最近很忙:家里有一个刚2岁的儿子,还想再要个小孩,却又担心自己变成“只围着孩子转没有事业的人”;父母已经60多岁了,也需要她的照顾。

  在中国,有许多像江婷婷这样的家庭。中国2013年逐渐放开二孩生育,十年间,年出生人口在2016年、2017年超过1700万,但2018年后连续三年下降。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为1062万多。

  生育意愿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十年前相比,随着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提高,社会对婚育选择的包容度也在提升。结婚和生育密切相关,2021年,中国结婚登记数跌破800万大关,连续第八年下降。

2021年5月20日,一对新人手持结婚证在北京海淀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外拍照留念。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养育要求的提高,也导致人们“不愿生”“不敢生”。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年轻父母的育儿精细化程度和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养育负担。教育负担也比较沉重,课外辅导、择校费用、学区房等都提高了生育成本。

  出生人口不断走低的同时,中国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3.5%。2010至2020年的十年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

2021年5月11日,老人在北京景山公园内散步。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老龄化加剧,一些新问题随时出现。山西一家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刘燕对记者说,与前几年不同,现在她10个客户里有8个诉求是为70岁以上老人找保姆,但能够妥善照料老人的保姆太少,“接连介绍十几个都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

  这些烦恼似乎是十年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某种必然。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蔡昉表示,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降低、老龄化水平提高,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规律性的结果,也是21世纪全球大趋势。不过,不管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是主要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进程都偏快,而且是“未富先老”。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但依然显著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蔡昉看来,如今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成长中的烦恼”。这对中国经济而言喜忧参半:一方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几十年的“人口红利”正转变为“人才红利”,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人口增长速度趋缓将影响消费需求增长,进而制约经济发展,潜在经济增长率也会逐步降低。中国需要及时通过改革和政策调整,防范人口因素致使经济增长偏离合理区间的风险,把挑战转化为机遇。

2022年6月21日,江苏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毕业生们登台领取毕业证书。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也表示,生育、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中国应为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婚育条件,为老年人提供更舒心的养老环境。这不仅事关千万个家庭幸福,更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

  对此,中国官方明确提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要求深化生育政策及人口发展趋势研究,完善人口发展战略,根据中国人口发展的变化形势,逐步完善生育政策。

  行动已经开始。近年来,从倡导婚事从俭,力避高价彩礼、婚礼大操大办,到放开三孩生育,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废止相关处罚规定;从延长产假和育儿假,到明确要求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推动放学时间和父母下班时间相衔接,严格规范校外培训,中国正力图让一度令人焦虑的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变得轻松些。

2022年7月31日,山西太原,家长与孩子共同绘制帐篷涂鸦,享受夏日假期时光。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用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的话说,这一揽子支持举措的目的,就是要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抓住已经为时不长的机会窗口,切实降低生养成本,挖掘生育潜力。

  “等到我不用为产假结束谁来带孩子操心的时候,或许我会考虑再要二胎。毕竟,有个兄弟姐妹对孩子来说也很重要。”江婷婷说。(完)

  • 相关阅读
  • 节约资源应成为考核关键指标

      当前,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在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要把节约资源摆在重要位置,让节约资源成为文明城市创建考核的关键指标。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

    时间:09-27
  • 辅助驾驶功能新车市场渗透率超三成 是否“鸡肋”引热议

    资料图:自动驾驶汽车。 北京市经开区管委会供图  中新网9月27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辅助驾驶“白送可以,付费不行”,这一观点最近引发热议。业内对辅助驾驶功能是不是“鸡肋”争论不休,用户对于辅助驾驶的安全性也...

    时间:09-27
  • 发布中国碳中和发展力指数核算结果 学者建言加快自身低碳转型步伐

      中新网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结构化解析,可以系统性把握各个地区推进碳中和目标的重点、难点、主要特征和实施进程,厘清重点减排部门与减排地区的脱碳路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等碳中和关键...

    时间:09-26
  • 2022江苏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启幕

      中新网常州9月26日电 (记者 唐娟)指尖轻触即可获取检查报告、跨院也可进行“云端”诊疗……近年来,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走进大众的视野。为进一步发挥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支撑赋能作用,9月26日,“创新...

    时间:09-26
  • 2022中国—东盟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现场签约逾200亿元

      中新网南宁9月26日电 (牛雯莉)2022中国—东盟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2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50多家企业参会,共享机遇,共谋合作,共促发展,现场签订预制菜产业投资合作项目38个,总投资200.5亿元(人民币...

    时间:09-26
  • 广西在建最长跨海大桥首件散索鞍完成吊装

      中新网钦州9月26日电(覃和喜 彭彦泽)9月26日,广西在建的最长跨海大桥龙门大桥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锚碇散索鞍鞍体与底座实现精准对接,龙门大桥完成首件散索鞍安装作业,正式拉开上部结构施工序幕。  龙门大...

    时间:09-26
  • 海南开展“线上+线下”助企纾困政策解读和服务企业活动

      中新网海口9月26日电 (李雄波)海南近期掀起疫后复产复工热潮,为方便企业对照政策享受补贴,26日下午,海南省营商环境专班办公室联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举办“营”在自贸港——助...

    时间:09-26
  • 新增免税金额千亿!新能源车免征购置税延续至明年底,将如何影响车市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期政策正式落地。  9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

    时间:09-26
  • 中国规模最大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投产

      中新社北京9月26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海油26日宣布,经过16天、6000海里航行,来自卡塔尔的“阿尔卡莎米亚”号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当天抵达江苏盐城。中国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

    时间:09-26
  • 为移动机器人投保:移动机器人保险生态圈在深圳成立

      中新网深圳9月26日电(郑小红 刘丽红)由移动机器人制造企业、产业联盟、保险、再保险企业等组成的移动机器人保险生态圈,26日在深圳成立,旨在将移动机器人保险这一条新开辟的“快速航道”开放共享给整个移动机器...

    时间:09-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