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四川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3-09-06 10:20:00

来源:人民网

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成都国际铁路港供图

近日,成都国际铁路港,“澜湄蓉欧快线”首次发车。一列经中老铁路入境的班列,搭载来自泰国的汽车零配件,从这里出发前往欧洲。中老铁路与中欧班列正式“牵手”,标志着纵跨亚欧大陆国际物流运输体系正加快建设,预示着中国西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经贸往来更加通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陆海新通道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起点,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西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一带一路”总体框架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的东风,地处腹地的四川,正迈向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发开放的新台阶。

中欧班列(成渝)驶出成都国际铁路港。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五彩班列”架起对外开放“快车道”

青白江畔,集装箱堆积如山,卡车长龙进进出出,“五彩班列”笛声阵阵。这里,是身处西部陆海新通道腹地的四川,与世界接轨的超级枢纽——成都国际铁路港。

2013年4月26日,仲俊斓怀着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和班组一道驾驶着两台韶山3型电力机车,牵引着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出发,与沿线各国司机接力,将来自中国西部内陆的商品送往波兰罗兹。

10年来,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已从2013年的开行量仅30多列,增长到如今年均开行量超过2000余列,增长了60多倍。中欧班列的司机也成百倍增长,“仅成都机务段,司机就由最初的5人增加到了现在的500多人。”仲俊斓说。

随着开行班次和货物数量越来越多,中欧班列也声名远播,驰骋在“一带一路”沿线也愈加五彩斑斓。“以前,我们用自己的集装箱,都是统一的蓝色,印有中欧班列的标识。近几年到达的国家越来越多,原本颜色统一的列车就变得五颜六色,行驶起来像是一串飘扬的‘万国彩旗’。”言语中,仲俊斓透露出满满的自豪。

发车前,仲俊斓确认仪表、指示灯状态正常。成都机务段供图

2020年,成都国际铁路港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促使成都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首创全国“欧洲通”模式,以波兰马拉为主节点拓展至欧洲内陆腹地,推动“蓉欧”枢纽向着“国际”枢纽逐步跃迁。

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是西南唯一一家养殖、生产、销售、出口鳗鱼的企业。今年5月,该公司生产的重20吨、价值超200万元的鳗鱼加工制品首次搭乘成都中欧班列出口俄罗斯。“之前都是经沿海港口由海运出口,轮船本就慢,如果受到台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三四个月都到不了。”该公司董事长沈明国介绍,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只需要大概20天,比海运少了近1个月的运输时间。“还有就是节约成本,一年可以省下几十万元的运费。”

首趟中欧班列(成都)冷链专列到达成都国际铁路港。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统计,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量达2.3万列,辐射境外103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初步建立起以成都为主枢纽,西至欧洲、北至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陆海货运配送体系。以西向中欧班列为代表,连续10年不间断运行,累计开行量突破1.1万列,累计服务全国1.5万家企业,综合指标保持全国领先。

7月7日,随着“澜湄蓉欧快线”在这里首次发车,搭乘中老铁路而来的东南亚的商品,从四川踏上了前往欧洲市场的旅途。

在交通区位拉动下,四川正着力构建立体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让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

科技创新合作 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奇异果,是新西兰极具代表性的水果,其黄金奇异果品种,更被誉为该国的“新国宝”。但奇异果的家乡其实在中国,我们称之为“狝猴桃”。四川是我国最早开始狝猴桃经济栽培的省份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已有40年左右的历史,广受欢迎的红心狝猴桃品种也发源于此。

2014年,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和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签署了《中国—新西兰狝猴桃联合实验室协议书》,双方协同开展狝猴桃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两国科研人员开启了一条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国际科技合作创新之路。

“我们的新品种和技术已经推广到了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邹若力说,实验室和新西兰、意大利、智利、美国、日本、韩国、希腊、阿根廷、尼泊尔等国家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形成了资源广聚、协同创新、发展共享的新局面。

中国—新西兰狝猴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供图

目前,实验室已在四川德阳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红肉狝猴桃种质资源库,为我国和世界狝猴桃育种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实验室还加强了狝猴桃品种国外产权保护,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南非、美国、澳大利亚等建立了新品种试验基地,推动中国狝猴桃优质品种抢占国际高端市场。

在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展示厅里,一张图纸标记着各国各地区的技术转移中心和相关机构,以点连线,绘制成为连接各国的技术转移通道的地图。

在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承办的2023年“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泰国新能源产业专场对接活动中,中泰企业机构达成了合作意向。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供图

今年3月,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携其孵化企业四川奥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渤新能源)赴泰国开展研学考察,与30余家泰国政府机构、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建立联系,了解泰国新能源市场需求。两个月后,泰国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代表一行回访中心,与奥渤新能源等企业代表开展座谈交流,达成合作意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能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需要我们这些企业去了解当地的市场、适应当地的市场、培育当地的合作伙伴。”奥渤新能源总经理鲜佰元表示,对于关注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来说,泰国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已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联系,围绕以色列等重点国别,储备洽谈对接技术转移项目120余项。签约聚集中介服务机构60家,其中国际科技合作机构25家,累计服务企业超600家。

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周国际时装秀上,来自尼泊尔、印度、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学生展现青春风采。受访者供图

文化教育 推动互联互通走向纵深

“‘一带一路’倡议明显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交流。我相信,因为这个倡议会有越来越多留学生来到中国,与中国的双边合作也会增多。”Muluneh是一位来自埃塞俄比亚巴哈达尔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目前,他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成都纺专)学习,研究弹性纤维和纱线。

一所专科院校何以培育博士生?这源于一次两校教师的“偶遇”。时间回到2017年6月,成都纺专材料与环保学院教师李振华教授赴埃塞俄比亚参加第十四届非洲棉花、纺织与服装大会。期间,他结识了巴哈达尔大学纺织与服装技术学院纺织专业的Tesema教授与Kabish教授,并邀请两位教授到校参加该校当年的“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周活动。

“应邀前来的两位教授,对学校的师资队伍与实验设备进行了深度的考察。后经两校多次协商,终于在2018年初签订了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此项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由成都纺专教授吴大诚担任埃方两名博士生导师,该项目所有费用,如导师费用、博士生在华生活补助、往返国际旅费及在华保险费均由埃塞俄比亚教育部承担。

巴哈达尔大学博士研究生Muluneh在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接受记者采访。人民网记者 王波摄

近年来,在学校紧跟产业转移,为“一带一路”国家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区提供人才技术解决方案,为“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纺织服装技术支持、员工培训及培养本土化人才。学校与日本饭店协会合作,挂牌成立酒店实习基地;与老挝经济特区管委会合作,在老挝磨丁经济特区挂牌成立海外实训基地;在柬埔寨万盛印染洗水环保工业园成立“印染新技术开发中心”和“纺织服装人力资源培训与服务中心”,4位教师获聘万盛工业园技术专家。

“目前,学校已招收来自老挝、巴基斯坦、俄罗斯、加纳、孟加拉、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留学生超200名。”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纺专持续扩大和深化职业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老挝、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孟加拉、尼泊尔等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共同实施教师培训、学生交换、学历提升、联合科研等交流与合作。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四川抓住战略机遇,着力构建立体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让内陆腹地变身开放高地,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国大棋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四川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77家。全省约1/3的对外贸易、4/5的对外承包工程、2/5的对外投资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视频制作:赵晨)

  • 相关阅读
  • 记者去哪儿:走进2023智博会 看信息技术这样赋能千行百业

    9月4日至6日,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重庆举办。 记者了解到,本届智博会以“智汇八方,博采众长”为主题,将重点展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板块、智...

    时间:09-07
  • 截至8月末外汇储备规模31601亿美元 专家:有基础保持基本稳定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今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601亿美元,较7月末下降442亿美元,降幅为1.38%。 对此,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23年8月,受主要经...

    时间:09-07
  • 业界:科技赋能保险业风险减量 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6日主办的第三届国家灾害治理与风险保障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我国灾害风险保...

    时间:09-07
  • 财政部:目前年收入10万元以下个人基本不缴或仅缴少量个税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任妍)9月7日,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目前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个人基本不缴纳或者仅缴纳少量的个人所得税。 据介绍,三项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以后,纳税人税收...

    时间:09-07
  • 两部门发文建立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孙博洋)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近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种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标志着国家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建...

    时间:09-07
  • 我国快递行业规模保持增长态势 8月份日均揽收约3.5亿件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国家邮政局获悉,经测算,2023年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61.5,同比提升16.2%。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400.9、573、208和68.9,同...

    时间:09-07
  • 2023第二届“美好生活·国际消费全球趋势大会”在京举办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夏晓伦)“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主要环节之一,与投资、净出口一道,共同构成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反映了需求侧居民生活的改善,也能够从供给侧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时间:09-07
  • 业界:用集邮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深化人文交流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乔雪峰)邮票作为国家名片,方寸之间涵盖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自然风貌,民族风情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十分丰富且具有强大的传播能力。 如今邮票的使用日益减少,但是收集...

    时间:09-07
  • 商务部:日方应反躬自省 立即停止向全球转嫁核污染风险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孙红丽)9月7日下午,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上,有日本记者提问,日本外务省4日宣布,已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书面文件,称中...

    时间:09-07
  • 商务部:我国数字经济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 (记者孙红丽)9月7日下午,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新任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亮相发布会现场,并主持了发布会。 何亚东介绍,商务部多措并举推动商务领域数字化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数字贸易...

    时间:09-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