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助推社会和谐发展

2023-09-09 08:26: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助推社会和谐发展

   【绿色发展 大家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和“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论述凸显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为城乡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提供动能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将经济增长限定在城乡生态环境系统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使城乡自然资源处于城乡利益主体共同保护、协同开发的状态,在坚持城乡并重、尊重城乡自然禀赋差异的前提下,运用政府或市场手段引导城乡生态资源要素流向,实现绿色化赋能;积极探寻“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途径方法,打破“两难”发展悖论;推动各类企业降本增效,建立绿色化生产模式,实现城乡两大地理空间界面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相统一。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倒逼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可有效约束城乡发展冲动,清除那些“挣环境钱、获污染利”的“劣币”,即城乡经济发展中那些破坏生态环境、损害环境利益的“黑色”因素,要求城乡增大经济发展的正外部性,承担环境污染的治理责任,为“良币”的存在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企业必须减少经济发展带来的负外部性,从而减少治污成本。这迫使企业必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大大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城乡应制定严格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从源头上筑高环境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开展生产创新活动,淘汰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企业,倒逼它们调整发展方向和方式,以减少、消除过剩产能。

  为城乡居民绿色生活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生活环境。城乡美好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环境民生福祉的增进,依附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带来的城乡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遵循生态环境与美好生活的共生逻辑,可为城乡居民提供良好的环境公共产品和生态服务,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提升其对于环境民生诉求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并以乡村振兴对美丽乡村的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对宜居城市韧性发展的要求,重塑城乡绿色产业和绿色空间,将为民、惠民、利民的民生取向融于城乡绿色发展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全过程。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促进城乡居民全面自由发展。良好的城乡环境既为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资料,也会对人的心理健康、情操陶冶、心灵净化、个性养成等产生重要影响。试想一下,如果自然资源严重匮乏,城乡环境污染严重,居民生存环境恶劣,那么人类将处于维持基本生活的焦虑中,在果腹都难以实现的情况下,诗和远方自然遥不可及,人的全面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就是要为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和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实现城乡地域系统良好生态环境与美好生活对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为城乡融合发展与文明共进提供助力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提城市化,而是提城镇化,目的就是促进城乡融合。要向改革要动力,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谋划中,城乡既是空间镶嵌、资源互补的发展共同体,也是诸要素流动互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城乡发展共同体和城乡生命共同体依赖于城乡环境统筹推进与综合治理:一方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践将能够重塑城乡居民的环境观念和环境行为,引导城乡居民建立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并使共同发展理念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认识基础和社会准则;另一方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能够推进城乡同步进行绿色变革,理顺城乡间资源要素的流动渠道,提升城乡生态环境系统的质量及稳定性,为构建城乡生命共同体和城乡发展共同体奠定强大的绿色基础,真正走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建构美好生活之路。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助推城乡文明共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科学发展理念,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可以用上述新发展理念来指导、推进、实现的外化载体和具体实践。其中,“创新”拓展了城乡空间界面内要素配置的途径与方法,打通了城乡之间绿色化资源要素市场化的良性循环通道;“协调”是城乡空间内环境利益与文明碰撞、融合的链接通道和中间媒介,通过建立与城乡融合发展相配套的绿色化制度和治理体系,沟通、解决意见分歧和矛盾冲突;“绿色”是城乡空间界面内环境利益与文明之间的共进逻辑,为城乡空间人与自然共生、生态与文明共进提供物质、能量转换条件;“开放”是打开城乡空间界面的物理分隔,寻求合作共赢,为城乡发展提供良好生态依托;“共享”是在城乡空间界面内提供环境公平、正义,探索维护环境权益的途径方法,以保障好环境民生诉求。

   (作者:宋惠芳,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 相关阅读
  • 我国绿证核发和交易量明显上升 绿色电力推广速度明显加快

    原标题:我国绿证核发和交易量明显上升 绿色电力推广速度明显加快 央视网消息: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可交易绿证可通过参与绿证绿电交易等方式在发电企业和用户间有偿转让。记者从国家能源局...

    时间:09-10
  • 粮食生产第一大省的增产密码

    原标题:粮食生产第一大省的增产密码 央视网消息: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当前正值秋粮产量形成关键期,作为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正在推进水稻、玉米、大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抓好各项稳...

    时间:09-10
  • 建三江在科技增产提质上下功夫 为中国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粮

    原标题:建三江在科技增产提质上下功夫 为中国饭碗里装上更多优质粮 央视网消息:提起黑龙江的粮食生产,一定离不开建三江。建三江每年生产粮食140亿斤左右,手握北大荒核心基地的生产能力,建三江人也开始在科技增...

    时间:09-10
  • 科技赋能助力渔业丰收 新疆尼勒克县实现养殖智能化、加工数字化

    原标题:科技赋能助力渔业丰收 新疆尼勒克县实现养殖智能化、加工数字化 央视网消息:在新疆伊犁尼勒克县,来自天山山脉的冰雪融水水质纯净冷凉,富含溶解氧,为三文鱼的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科技赋能更让三文鱼有了...

    时间:09-10
  • 科技推动力助力养鱼实现新模式 数字渔业应用前景广阔

    原标题:科技推动力助力养鱼实现新模式 数字渔业应用前景广阔 央视网消息:除了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陆续进入收获期,其实,最近的水产养殖也是频频登上热搜。《新闻直播间》特别策划——《科技推动力》,今天(9月9...

    时间:09-10
  • 消费市场不断恢复 供求关系持续改善

    原标题:消费市场不断恢复 供求关系持续改善 央视网消息:通过数据看经济。国家统计局今天(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消费市场继续恢复,供求关系持续改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

    时间:09-10
  • 从岭上人家到小康之家

    原标题:从岭上人家到小康之家 鄂伦春族早年生活的场景、萨满、渔猎文化、喜获丰收的田间地头……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目之所及处,一幢幢楼房墙体上,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民族彩绘带着古老...

    时间:09-10
  • 交通出行更低碳、智能、多元

    原标题:交通出行更低碳、智能、多元   图为9月4日在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媒体预展上拍摄的比亚迪发布会现场。新华社发    2023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5日至10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这一技术盛会吸引不少国...

    时间:09-10
  • 美元“武器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

    原标题:美元“武器化”加速全球“去美元化”   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发表《约翰内斯堡宣言》,强调鼓励金砖国家同其贸易伙伴在开展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时使用本币的重要性,且责成各国财长、央行行...

    时间:09-10
  • 瞧,黄河口盐碱地上建起“新粮仓”

    原标题:瞧,黄河口盐碱地上建起“新粮仓” 从巍巍高山出发,千里黄河绵延不息,在山东省东营市奔腾入海。壮阔的黄河入海口处,孕育着广袤的黄河三角洲,这里水草丰美,风景如画。但壮阔美景的背后,却是严重制约...

    时间:09-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