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东北全面振兴走出新路子

2023-09-14 09:12: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加快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助力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提质增效

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五分之一以上,牢牢守护我国粮食安全;大庆油田三次采油连续21年产量超千万吨,不断进行着端稳能源饭碗的新实践。

据各地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东北三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万亿元,同比增长5.8%。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为东北全面振兴打下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张杰认为,从东北的实体经济升级方向来看,打造好具有东北资源优势的现代化农业体系与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日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下称“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东北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辽宁自贸试验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制度不断创新,长春、大连、哈尔滨国家级新区开发开放深入推进,显现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持续提升。

“利用东北的现代化物流交通体系,加快推进与俄罗斯以及中亚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完成战略性资源、产业资源的融合。”张杰认为,东北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打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挥优势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引领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东北这片沃土上曾孕育出中国一重、一汽集团等一大批“国品之光”企业,稳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为工业强基赋能。然而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过程中,东北企业一度面临着转型缓慢、市场竞争力弱化等挑战,需要创新动力增添发展新动能。

会议指出,要牢牢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在巩固存量、拓展增量、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上下功夫。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张杰表示,把科技创新落实在企业发展和产业化过程中,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以自主创新激活发展动能,能够助力企业获得重要的竞争优势。

同时,会议明确提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城市更新研究中心副主任肖超伟认为,通过提升城市活力、完善保障性住房、针对年轻人生活补贴等政策,留住人才、引进人才会对东北全面振兴与未来发展提供基本动力,进而带动科技创新,以创新赋力产业升级、提升实体经济,形成正循环、正反馈。

会议要求,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整合和优化科教创新资源,掌握更多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培育产业园区,加强对口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贾若祥表示,强调科技创新,深入实现产业全面升级,是确保东北全面振兴、挖掘产业优势的关键。

增强动能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伴随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重点能源工程建设、辽宁省六大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加快建设、黑龙江省“氢绿龙江”齐齐哈尔百万吨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项目的推进,绿色的清洁能源正持续助力白山黑水的发展。

会议提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建设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

“从生产端来看,东北在新能源的转型上具备一定优势,风电、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新能源以及东北的气温优势有利于降低云计算中心能源消耗,有利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肖超伟说。    

同时,会议指出,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发展新兴特色产业,发展冰雪经济和海洋经济。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应该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做优存量,有效整合东北地区既有产业资源,扭转工业一柱擎天的单一产业结构。”贾若祥表示,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导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贾若祥认为,不断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能够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增添更多产业支撑。(尉馨文对本文亦有贡献)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以揭榜挂帅加快培育未来产业

      科技日报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崔爽)记者14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面向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通用人工智能等4个重点方向,聚焦核心基础、重点产...

    时间:09-15
  • 河南柘城四十年蝶变“钻石之都”

    柘城,河南豫东的一座小城,近年来因为钻石而名扬天下,被誉为“钻石之都”。其金刚石微粉的年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据全国的70%和50%,年产金刚石单晶60亿克拉、金刚石微粉100亿克拉、培育钻石毛坯及加工销售600万克拉...

    时间:09-15
  • 年内第二次降准释放积极信号,助力经济回升向好

    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14日宣布降准0.2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二次降准,预计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专家表示,此次降准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

    时间:09-15
  • 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走势 业界:有基础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近期,在美元持续走强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一定程度的贬值,但从9月11日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迎来大幅反弹,引发社会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14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

    时间:09-14
  • 央行决定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罗知之)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公告,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公告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

    时间:09-14
  • 陈明忠:8.7亿农村人口饮水有保障 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欧阳易佳)“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灌溉问题,始终把农村供水和农业节水灌溉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在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举办中国专场会议...

    时间:09-14
  • “村BA”爆火背后:乡村振兴“加速跑”

    宁夏的“村BA”现场,非遗传承人徐晨携摇滚式宁夏小曲登台演唱;尕遥歌手张尕怂让沙“土”朋克响彻球场;银川艺术剧院先后带来金纱略影、枸杞红了等特色节目; 香气四溢的烤滩羊更让观众在观赛之余大快朵颐。 ...

    时间:09-14
  • 徐志峰:让“中国标准”“中国方案”昂首“走出去”

    “水利‘一带一路’建设对共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在帮助周边国家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同时,不断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近日,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

    时间:09-14
  • 复合种植技术助推鲜食产业发展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获悉,为缓解粮油争地问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万书波带领花生栽培团队,自2010年起经过多年攻关,探索出了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粮油均衡增产模式——花...

    时间:09-14
  • 商务部:美国和欧洲对华投资大幅下降的情况并不属实

    人民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孙红丽)9月14日下午,商务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近期商务领域重点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有记者问,根据Rhodium Group的一份新报告,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新设投资从2018年120...

    时间:09-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