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文娱体育会展消费热度提升(经济聚焦·关注服务消费③)

2023-09-18 06:28:00

来源:人民日报

  推出精彩演出活动,提供贴心保障,为服务添温度;立足体育赛事优势,推动体旅融合,让过客变常客;办好特色民俗节庆展会,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化流量为增量……记者近日来到浙江台州、贵州铜仁、云南楚雄等地,感受文娱体育会展活动在当地的持续升温态势,见证其所激发的巨大消费潜力。

  ——编  者  

  

  浙江台州——

  丰富演出供给

  加强服务保障

  话剧《夏洛特烦恼》、滑稽戏《哎哟爸爸》、儿童剧《国王的秘密》……前不久,品类丰富的演出汇聚浙江省台州市,其中许多演出甚至一票难求。“在家门口就能看大剧,市民艺术节太好了!”刚带着孩子看完一场演出,台州市民王先生开心地说。

  8月21日,台州2023市民艺术节在上海爱乐乐团带来的交响音乐会中落幕。60余天,21场精品大剧、28场名家展演、29场文化沙龙、642场草地音乐会轮番上演,吸引60万名市民广泛参与。

  除了满足市民的艺术欣赏需求,形式丰富的演出活动还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潜力。近日,2023台州椒江·潮涌东海音乐节在台州市民广场举行,场地外的市集同步开启。总额300万元共计6万套的消费券同步发放,除在市集全场通用外,还覆盖了椒江区的其他餐饮、住宿、景区等。

  一场场活动的背后,是贴心的安全保障。多措并举、加强协调,台州在增加文化演出供给种类的同时,积极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努力让过客变常客。

  精准服务,提升出行体验。今年暑期,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内的文艺演出等活动层出不穷,吸引了大批游客。其中紫阳街日均客流量达2.97万人,整个暑期拉动街内消费3800万元。面对激增的客流量,相关单位通过加派人手、加强巡查、停车分流、扩建免费停车场、开通节假日免费公交专线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我是第二次来紫阳街了,之前游客多时停车困难。这次过来,发现管理更精细了,交通引导也很直观,出行便利多了。”外地游客赵先生说。

  在台州2023市民艺术节期间,经常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据介绍,为做好艺术节便民服务工作,场地入口、停车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均安排了志愿者,为观众提供引导、讲解、问询等服务。

  据介绍,下一步,台州还将举办一系列文化活动。“台州将不断加强高品质文艺活动供给,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台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陈阳说。

  贵州铜仁——

  推动体旅融合

  做强品牌赛事

  接到传球,花果山篮球俱乐部前锋易卓一个假动作,晃开对方防守队员,只身闯入对方三秒区,迅速跃起投得一粒进球。“好球!”场边观众区传来叫好声。虽然已是晚上,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花果山社区的室外球场仍格外热闹,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在球场边,或坐或站,不时为球员加油助威。

  经过10多天“激战”,铜仁市第十四届花果山篮球赛在8月2日迎来半决赛。终场哨响,花果山篮球俱乐部以10分之差不敌对手,止步半决赛。比赛结束,场边观众拿着从周边小店买的饮料陆续散去,这一晚小店又有两三百元进账。

  “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周边消费也得到了有效拉动。”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体育科工作人员梁洪玉介绍,花果山篮球赛是铜仁市参与范围最广的篮球赛事之一,今年的比赛吸引了省内外共49支队伍近800名篮球爱好者参赛。“据不完全统计,本届篮球赛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消费800余万元。”梁洪玉说。6—8月,铜仁市组织开展各类全民健身活动41场,共1600余支队伍6.2万余名运动员参与,线上线下观众达3000余万人次。

  推动体旅融合,带动消费复苏,铜仁有自身的独特优势。赛龙舟是当地群众广泛参与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在碧江区,每逢龙舟赛,男女老少都会齐聚锦江两岸观赛。一艘艘木制龙舟在水中穿梭争先,鞭炮声、呐喊声、加油声此起彼伏。

  梁洪玉介绍,今年比赛期间,铜仁市还举办了美食节,售卖特色小吃、农特产品等。“借龙舟赛带来的人气,我们实现文旅搭台、经济唱戏,举办文旅产业招商推介会、汽车展销会等系列活动。比赛期间,碧江区累计接待游客超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亿元。”梁洪玉说。

  除了龙舟赛,马拉松赛等赛事的人气也越来越旺。2021年,铜仁市建成梵净山智慧马拉松赛道,全长约43公里,连接起碧江区与梵净山脚下的江口县。“这条赛道是全封闭式马拉松专业赛道,除了举办赛事,旅游旺季还可用作观光道,农闲时也是大家的健身养生道,实现了‘一道多用’。”梁洪玉说。

  以智慧马拉松赛道为载体,铜仁市积极打造环梵净山公路自行车赛、梵净山马拉松赛等赛事。“我们将赛事的报到、接待处安排在位于市中心的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通过引流激发街区消费潜能。”铜仁市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杨红军说,“我们将继续以体旅融合为抓手,做强品牌赛事,带动消费增长。”

  云南楚雄——

  依托民俗节庆

  带动特色产业

  8月,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如约而至。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的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内,火光映照下,人们身着传统服饰,一起唱左脚调、跳左脚舞,时不时抓起一把木香粉撒向点燃的火把,瞬间燃起绚烂的火花。

  火热不只在夜晚。赶街子、彝绣动态展、火把美食节……各种火把节活动亮点纷呈。在中农联楚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特色美食香气四溢,新鲜的农产品琳琅满目。如今,这里不仅是本地商户交易的好场所,还成了云南省各地优质农产品的集中展销点。

  “借着火把节的东风,我们把自家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带到这里展示售卖。”南华县梓誉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梓誉说,“羊肚菌、红瓜子、蜂蜜……通过线下展会打开产品的知名度,反响相当热烈。”

  楚雄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德智介绍:“这次我们还和电商平台合作,以线上选品、现场下单、物流配送的方式,将现场农特产品销往各地,带动本地特色产业发展。”本次农特产品精品展,共有115家企业展出农特产品100余种,线上线下日均销售额达10余万元。

  据统计,今年火把节期间,楚雄州5天共接待游客155万人次。面对如此庞大的客流,如何保障广大游客的消费体验,更好促进消费?楚雄州专门成立火把节组委会,统筹协调相关事务,确保为游客提供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环境。

  过去,火把节期间陡增的客流曾给楚雄州带来交通拥堵问题。今年,当地在火把节活动的地点安排上采用多点举办、多点开花的模式,倡导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活动。此外,全州各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等在火把节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地。

  为有效提升游客体验,楚雄州一方面根据市场实际,策划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引导游客分流到州内各县市过节、游览;另一方面,文旅部门与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统筹加强文旅市场整治,健全畅通文旅咨询服务通道,完善投诉处置机制,及时开展纠纷调解工作,保障火把节期间文旅市场运行平稳。

  “今年火把节期间,楚雄州实现旅游总收入14.47亿元,推动本地旅游经济持续升温。”楚雄州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楚雄州将依托民俗节庆,持续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旅游业服务能力和水平。”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18日 17 版)

  • 相关阅读
  • 市场监管总局通报2023年月饼专项抽检不合格情况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杨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开展月饼专项监督抽检,采取现场抽样和网络抽样方式在全国随机抽取月饼样品400批次,发现6批次样品不合格,分别是3批次微生物污染、2批...

    时间:09-18
  • 以优质产品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业界聚焦厨电行业发展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乔雪峰)家居消费涵盖家电、家具、家纺、家装等多个领域,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家居消费涉及领域多、上下游链条长、规模体量大,采取针对性措施...

    时间:09-18
  • 工信部:元宇宙概念滥用频发 亟需通过标准统一产业共识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加快我国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紧跟国际元宇宙发展步伐,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工作组筹建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

    时间:09-18
  • “天宫课堂”再上新!将演示“球形火焰实验”等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四课定于9月21日下午15时45分开课,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将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

    时间:09-18
  • 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开展观测研究

    墨子巡天望远镜拍摄的仙女座星系。中国科学院供图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9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紫金山天文台大视场巡天望远镜(即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成功发...

    时间:09-18
  • 《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纪念封第二辑发行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系列纪念封第二辑9月17日在京发行。此系列纪念封旨在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科技文明,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 第二...

    时间:09-18
  • 中国氢能产业热度攀升 一批项目将在陕西落地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赵竹青)近日,由陕西省发改委、国资委和榆林市政府主办的中国(西部)氢能大会在陕西榆林举行,会上,《全球氢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白皮书显示,全球氢能市场持续增长,近年来,中国...

    时间:09-18
  • 刘嘉麒院士带队野外科考纪录片上线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中国科学报社获悉,近日,由该单位出品的科普纪实系列纪录片《跟着科学家去旅行》正式上线播出,其第一集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刘嘉麒为作为领队,带...

    时间:09-18
  • 共享科普硕果 2023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在京开幕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记者赵竹青)记者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获悉,9月17日,以“数字素养、教育未来”为主题的2023北京国际科学传播交流周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科技界、科学传播界、科学教育界的600多位代表通...

    时间:09-18
  • 全球地热领域首项行业标准发布

    人民网北京9月18日电 (王绍绍) 9月17日,在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上,国际地热协会面向全球首次正式发布《中国地热供暖推荐做法》行业标准。这是全球地热领域发布的第一项行业标准,对推动全球地热行业的标准化、规...

    时间:09-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