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红海新城:打造沙漠里的绿色之都

2023-10-04 16:48: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在沙特西部的塔布克省,屹立着一座世人瞩目的“红海新城”,占地2.8万平方公里,是沙特打造“2030愿景”中的一项重点工程,更被称为是“新一代的沙特城市”,预计2030年完工。

在过去,丝绸之路的历史曾将中国和沙特阿拉伯两国人民连在了一起。

在今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入对接,绿色低碳、能源转型的美好愿景再次将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到城市的环境打造和生态治理,小到平时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红海新城处处都有来自中国的绿色印记。

污水处理 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红海岸边的人工湿地。人民网 严川吉雨摄

仲夏时节,走进红海岸边广袤的荒漠,成片的芦苇丛郁郁葱葱,不时有成群的飞鸟落在人工湿地里栖息。

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绿意尽收眼底,绿意尽头的人工湿地,就是红海新城的污水处理厂。

在红海新城,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先经过第一片芦苇荡,由铺设好的水管定期喷洒污水,滤去大颗粒杂质,然后泵入第二片芦苇荡,吸附重金属等物质,最后利用重力作用流淌过莎草地,过滤后流入蓄水池。通过纯绿色污水处理将生活污水净化为灌溉水进行城区绿植灌溉,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STP4)现场。人民网 严川吉雨摄

污水处理为红海新城解决了生活污水处理问题,海水淡化为其进一步解决了饮用水问题,据了解,红海新城的饮用水均来自于海水淡化。

“我们水厂每天5万方产能,给整个红海项目的所有设施提供生活水和灌溉水补充水。” 山东电建三公司沙特红海项目部RO1水厂施工经理许伟皓介绍,从距离陆地3km的深海区取海水然后通过预处理、反渗透,以及消毒、钙化等一系列后处理工艺,最终生产出合格的饮用水,提供给红海区域所有的酒店和生活配套设施,而海水淡化厂的电力供应又来自于光伏厂区。

“我们致力于打造零碳、零污染的能源模式。”山东电建三公司沙特红海项目部项目副经理孙光海说,“随着全球新能源格局的快速变革以及科技的快速发展,我们主打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以光伏、储能、电网、海水淡化、供水管网、废水处理、废水管网、固体废物处理、通讯和区域制冷等诸多模块,为红海新城提供绿色无污染的能源输入。”

目前,由中国电建所属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人工湿地项目一期投入使用后,已实现每天6000立方米的水资源回收处理能力,等到该项目全部完成投用后,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天1.6万立方米。

光伏储能 为新未来城提供绿色动力

你见过这样的景象吗?

整齐排列的光伏板一望无际,每一排光伏板顶头都有一个长方形“盒子”,只需要简单设置,就可以定期清理掉光伏板上的沙尘。

“这是我们的自动清扫机器人。”山东电建三公司项目经理莫兵同人民记者介绍,沙漠地区使用光伏发电的好处是日照充足,缺点是风沙大,沙尘会影响光电转换效率。自动清扫机器人可以定期清理掉光伏板上的沙尘。说罢,莫兵打开一个手机应用程序,点击启动,机器人就开始工作。

莫兵介绍,这是红海PPP项目特色厂区,包含光伏厂区、储能电站及生物燃油内燃机电站三个部分,白天通过总装机容量406MW的光伏系统为电网输送电能,同时也为储能系统充电;阴天期间或夜间,则通过储能系统为电网提供电能;内燃机系统则作为备用电源,在紧急情况下为储能系统和电网提供电能。“该互补系统均采用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打破沙特传统燃油电厂对环境及生态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是沙特能源转型路上的重要突破。”

沙特首个光伏综合海水淡化。受访者供图

红海新城建设的亮点之一,就是未来电力供应将100%来自清洁能源,成为全球首个融合多能源互补系统的大型商业化公用设施项目和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

“在红海新城这样巨大的项目中,有中国公司的参与和支持,有我们沙特本国人为祖国发展的奉献,有项目上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工人辛勤劳动,最终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成果。我们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未来的希望,我想这就是命运共同体的真正内涵。”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山东电建三公司沙特红海项目部GRO经理穆罕默德告诉记者。(欧阳易佳、黄盛对本文亦有贡献)

  • 相关阅读
  • 共享繁荣发展 斋月十日城铁路助力埃及打造“东部经济走廊”

    运行中的斋月十日城铁路轻轨。受访者供图 “斋月十日城轻轨将我的通勤时间缩短了两个小时”“这条线路有效地帮助埃及缓解了交通压力”“建得非常好”……在斋月十日城铁路轻轨上,不少乘客对轻轨为当地带来的...

    时间:10-06
  • 禁止强制搭售和默认勾选 金融监管总局全面规范保险销售行为

    人民网北京10月6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保险销售行为,统一保险销售行为监管要求,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销售办法》),自2024年...

    时间:10-06
  •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 数字人民币增添消费活力

    “在北京就抢过好几次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没想到这次来浙江看亚运又抢到了,一会儿就去‘撮一顿’给花了。”在杭州旅游的顾女士日前抽中了杭州“亚洲美食季”数字人民币餐饮专项消费券。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假...

    时间:10-06
  • 《报告》显示: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和风险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人民网北京10月6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超过1.3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5.1%;2022...

    时间:10-06
  • 辽宁自贸试验区:建设试验高地 助力东北振兴

    【自贸试验区十周年】 光明日报记者 刘勇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戴宁馨 9月28日,停在辽宁营口鲅鱼圈港的“东红8”轮,载运15600吨菱镁矿,驶往日本大分港。10月2日上午,随着一声汽笛响起,第277列满载着55辆商品车...

    时间:10-06
  • 金融监管总局:今年以来全国涉农贷款余额保持较快增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业稳步加大涉农贷款投放。  截至8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4.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4%。在资金投向上,重点加大了对农村产业升级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优势特色...

    时间:10-06
  • 杭州亚运会赞助收入为历届亚运会最高

    本报杭州10月5日电(记者王东)“截至目前,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市场开发全业务总收入53.16亿元。本届亚运会的赞助收入和赞助商规模都为历届亚运会最高。”在5日举行的“创新市场开发 赋能亚运盛会”主题新闻发布...

    时间:10-06
  • 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四成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于文静)据农业农村部5日农情调度,全国秋粮已收获42.2%,河南等前期收获进度偏慢地区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收获,目前收获进度已与去年同期相当。    记者5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目前中...

    时间:10-06
  • 安徽:科技创新 加快步伐

    本报合肥10月5日电(记者常河、丁一鸣)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一间实验室里,青年研究员徐玉平正在仪器前专注地做着实验,丝毫没有注意到记者的到来。“我们在研发阻氢低活化钢——聚变的关键...

    时间:10-06
  • 河南:中欧班列 高效开行

    本报郑州10月5日电(记者丁艳)10月4日18时35分,一列挂有50节车厢,满载医疗器械、汽车配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河南郑州北站驶出,开往俄罗斯莫斯科。 郑州北站位于京广、陇海两条铁路主干线交汇处,担负着两...

    时间:10-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