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金融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谨防“AI换脸”等新型欺诈手段

2023-10-08 17:5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0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期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7日发布风险提示,近年来,不法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段,让金融消费者防不胜防,个人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提醒消费者近期重点防范校园贷款连环套、“AI换脸”及冒充监管行骗三种新型欺诈手段,守护家人亲朋财产安全。

一是校园贷款连环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近期监管发现,不法分子往往以“零门槛、无抵押、无利息”等不实信息为噱头,诱导学生盲目借贷,刻意隐瞒手续费与服务费、还款期限、逾期赔偿等关键信息,导致借贷学生背负高额利息。在学生无力偿还欠款时,不法分子再次出动,诱骗学生从新的平台贷款,以贷还贷,周而复返形成连环贷。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不良培训机构、职业中介机构还会打着专业培训、兼职实习介绍、就业推荐等幌子,捆绑推荐借贷业务,诱骗学生通过高息借贷缴纳培训费、中介费。或是伪装成政府工作人员,以“禁止大学生网贷”“查询征信”为由,诱导学生将网络贷款转至所谓的“清查账户”,导致借贷学生陷入资金和信用的双重危机。

二是“AI换脸”迷人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表示,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通过计算机算法仿真合成受骗者亲人、领导同事或公职人员的肖像面容与声音,冒充上述人员身份行骗。在获得受害者信任后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套路话术向受害人发送银行卡转账、虚拟投资理财、刷单返利等诈骗信息,并利用视频通话、语音轰炸等手段进一步降低受害者的防备心,受害者往往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异样,一旦听信诈骗分子的骗术并完成转账,对方便杳无音信。

三是冒充监管行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表示,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工作人员打着“保护资金”“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在具体的诈骗手段上,不法分子通过冒用金融监管部门身份,通过短信、快递信函、互联网等渠道发布虚假“保护资金”信息,引诱消费者向其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实施诈骗;更有甚者,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以“解决投诉”等理由联系消费者,诱导其进入不法分子制作的诈骗网站或APP,进而骗取消费者银行卡号、网银密码及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消费者资金。

为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一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念,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超前借贷、不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渠道借贷。有借款、理财、保险等金融需求的,应通过具备相应业务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切勿盲目相信广告短信、陌生电话、不明网址、街头广告、“专家大师”推荐等非正规途径。

二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重要信息泄露。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辨识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点。妥善保管好自己与家人的身份证号、电话住址、银行卡号及密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不明软件、不扫描不明二维码;谨慎参与网络问卷调查、授权手机APP协议、连接公共热点Wi-Fi;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发现信息泄露的行为时,勇于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共同维护、营造良好的信息保护环境。

三是提高反诈意识,学习反诈知识。随着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文字、声音、图像甚至视频都可能是深度合成的,因此在涉及转账汇款等资金往来时,要通过拨打对方手机号、当面核实等渠道多方核实、查验真伪,一定不要仅凭单一沟通渠道未经核实就转账汇款。同时,积极参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主题教育活动,接受反诈知识科普。关注官方网站、公众号、主流宣传专栏等发布的日常反诈提醒及真实案例,认识诈骗手段手法。手机下载全民反诈APP,发现可疑情况时及时报警,陷入骗局时也切莫慌张,注意留存证据,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案件侦查,全力挽回损失。

四是了解自身合法权益,通过官方渠道合理维权。主动了解咨询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常态工作流程,个人权益受损时,首先选择金融机构公布的官方投诉受理渠道进行处理,未达成一致时,可向当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通过官方渠道合法合理解决金融消费问题,正当维护自身权益,坚决抵制“代理维权”“征信修复”“协商还款”“代理退保”等非法行为。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在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刻不容缓。金融管理部门应切实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强化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义务;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应以切实行动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而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可持续运行。消费者自身也要加强学习,提升风险防范的意识和权益保护的能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此前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上表示,要牢固树立“为民监管”理念,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力用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当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坚定捍卫者。

  • 相关阅读
  • 稳增长、促民生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实施 带动我国物流需求有序回升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23年9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5%,较上月回升3.2个百分点。 “9月份,受政策显效、需求逐步恢复和市场预期向好等因素影响,物流业景气指数较上月明显回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

    时间:10-09
  • 全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发送旅客1.95亿人次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至10月8日,为期12天的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圆满收官,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1.95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624.7万人次;国家...

    时间:10-09
  • 活力足人气旺 透过税收大数据看中秋国庆假期消费热潮

    国家税务总局利用增值税发票数据,结合企业调研情况,对中秋国庆假期全国相关行业销售收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中秋国庆假期,居民消费市场“活力足、人气旺”,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3%。其中,服务...

    时间:10-09
  •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化河湖长制守护“中华水塔” 力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周一或者周五我都会来益曲(河)巡护,看看河道干不干净。”青然帕巴是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市隆宝镇的一名牧民,每周他都会骑马沿着益曲河30多公里的河岸进行巡护。 益曲河河湖管护员青然帕巴。受访者供图 站在益曲...

    时间:10-09
  • 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新规出炉 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黄盛)多层次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再迎新举措,备受关注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新规正式出炉。 10月8日,北交所发布了修订后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

    时间:10-09
  • 首届中国石化民营大会将于天津举行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焦磊 韩鑫)日前,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以下简称石化民营大会)新闻发布会于北京召开。会上宣布,首届中国石化民营大会将于10月16—1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 根据发布...

    时间:10-09
  • 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来了!人民银行10月16日发行

    人民网北京10月9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10月16日发行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5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4枚,均为...

    时间:10-09
  • 科技部等十部门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原标题:科技部等十部门印发《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8日,由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审查办法》)正式公布,意在规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时间:10-09
  • 全球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减排方法学获批

    原标题:全球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减排方法学获批  8日,记者从中国氢能联盟获悉,由该联盟研究院牵头提出的全球首个可再生能源制氢减排方法学近日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第119次会议上被审批通过,正...

    时间:10-09
  • 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揭示

    原标题:超大质量黑洞吸积辐射能谱新规律揭示  8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天文学系蔡振翼副教授和王俊贤教授,通过研究类星体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的极紫外辐射能谱,发现其与类星体本征亮度无关,推翻...

    时间:10-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