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交通运输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2023-10-13 10:51: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0月13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消息,今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为“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交通运输部指导行业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做好顶层设计

统筹推进体系建设

为保障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确保交通物流畅通,交通运输部持续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全力推动打造现代交通物流保障体系。

建设高效顺畅、决策科学、保障有力的调度指挥体系。健全调度指挥体制机制,明确职责、层级,完善各方协同联动,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指挥、会商研判,不断加强极端自然灾害场景下监测预警、联合会商、决策调度、信息报送的能力保障。

建设随断随抢、随抢随通、强固高韧的维护抢修体系。持续开展重大地质、水毁、地震、气象灾害条件下公路基础设施抗灾水平评估,强化突发情况下公路维护抢修队伍建设,统筹政府部门与相关企业公路养护力量,打造一支人员稳定、专兼结合,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的公路维护抢修队伍。

建设布局合理、平急一体、随调随用的物资储备体系。以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建设为龙头,推动建立“部—省—市”三级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指挥通信等在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推广使用,不断提升应急装备现代化水平。

建设多维立体、响应及时、灵活调配的运输投送体系。统筹公路交通物流资源与应急保障队伍,形成分级应对、梯次补充、协同联动的应急运输投送力量,提高运输车辆现代化水平,强化装卸、调配等环节的先进技术应用,为急时重要人员物资运输投送提供快速、科学、全面的运输服务保障。

摸清风险底数

加强自然灾害防治

2020年以来,交通运输部组织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对公路水路承灾体的基础设施属性信息以及自然灾害风险信息进行全面普查,完成528万公里的公路设施和灾害风险调查,取得了公路、桥梁、隧道、高边坡等各类设施属性和自然灾害风险数据450万余条,形成了一套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图,建成了一个交通运输行业自然灾害数据库,为开展自然灾害防控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交通运输部率先印发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成果应用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力争“十四五”期间建成系统、完善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控管理体系。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自然灾害风险公路防治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着力优化防治工程实施工作流程,按照分级管控原则,加强公路沿线自然灾害防治,提升公路本质安全。

以普查数据为抓手,交通运输部持续深化普查成果应用,真正实现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2021年以来,围绕本次普查风险点开展灾害防治工程,全国累计实施公路沿线自然灾害防治里程7200余公里。目前,已有15个省份开展了典型公路灾害风险监测预警,8个省份编制了公路自然灾害防控技术标准,7个省份建设了数字防灾减灾管理平台,19个省份利用普查成果加强汛期针对性工作。

加强应急储备

提升防御响应能力

今年7、8月份,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北京、河北公路基础设施受损严重。交通运输部第一时间组织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山东临沂、河南郑州)储备中心赴北京房山进行支援,积极抢通受损公路基础设施,并协调山西、内蒙古、辽宁、陕西等省应急装备和抢通人员集结待命,做好河北涿州公路抢通支援准备,有力保障了应急抢险工作。

2022年,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布局方案》,明确到2025年,形成“6+30”的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体系。今年9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管理办法(暂行)》,规范储备中心管理工作,推动各区域中心形成更加统一、更有效率、更加协同、更可持续的公路应急储备体系。

目前,河南、四川等省(区、市)17处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已投入运营。在金沙江白格堰塞湖处置、京昆高速雅安段姚河坝大桥垮塌、“7·21”河南郑州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等重大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国家公路应急储备中心的大型专业抢通装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应急处置。

强化应急演练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9月13日,2023年度全国公路交通应急演练在湖南娄底举办。演练以“公路防汛应急处置”为主题,针对我国南方地区严重影响公路网安全运行的痛点问题,设置边坡塌方体清理、高速公路隧道口救援、高速公路隧道内事故处置等7个科目,完整呈现汛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

从新疆塔城到福建福州,从单一省份、单一科目到多省联动、多科目综合,从注重装备操作到演练与评估结合……自2011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已联合相关省级政府持续开展11届联合应急演练,涵盖路网协调联动、隧道应急防火、自然灾害抢险等多种主题,对持续提升我国公路交通应急处置水平、推进应急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相关阅读
  • 多维弘扬工匠精神 以乡村振兴视角践行社会责任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欧阳易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加强农业农村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技术技能革新应用、服务产业转型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迫切需要。 今年年初,...

    时间:10-14
  • 可查可验可溯源 业界聚焦年份酒产业发展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孙博洋)12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在上海举办。在酒博会期间,中国年份酒价值论坛同期举行,白酒行业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白酒年份...

    时间:10-14
  • 国家水利遗产标识设计方案面向社会征集建议意见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水利遗产标识质量和可识度,自即日起至10月23日,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面向社会组织开展国家水利遗产标识设计方案征集意见活动,诚请各界热心人士为...

    时间:10-14
  • 对话沙特利雅得报总编辑哈尼:续写千年友谊 开辟崭新未来

    沙特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之上,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沙特阿拉伯”一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幸福的沙漠”,这里也被誉为“石油王国”。日前,人民网“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大型跨国融媒体报道...

    时间:10-14
  • 央行: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 同比多增1.58万亿元

    2023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现场。人民网 黄盛摄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黄盛)据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9.75万亿元,同比多...

    时间:10-14
  • 新疆:经贸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

    原标题:新疆:经贸合作“朋友圈”越来越大金秋十月,新疆外贸进出口不断传来好消息。位于塔城地区的巴克图口岸,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验放交通运输工具约4.2万辆次,进出口货物46万吨,创历史新高。 望着长长的等待通关...

    时间:10-14
  • 丝路览胜 融通民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千百年前,古丝绸之路绵延欧亚大陆,让各国人民相遇相知;今天,汇聚着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一带一路”,吸引各国游客前往一览胜景、感悟文化,进而更加相知相亲。本期“‘...

    时间:10-14
  • 赤几旧港的新生

      吊车和拖车在赤道几内亚巴塔市巴塔港作业。   新华社记者 董江辉摄  阳光穿过云层,洒在大西洋上。一座巨大的“L”型防波堤,宛若利刃,将蓝色海面一分为二。堤外波涛汹涌,堤内风平浪静。港内停泊着一艘...

    时间:10-14
  • 商业秘密的侵权行为与责任承担

    张律师:   您好!我公司是一家外资高科技企业,去年我公司从行业内另一家外资企业A引进了一位技术顾问,这位顾问很快为我公司提供了一项技术改进方案,有效提高我公司的产品竞争力。   最近,我公司收到了该技术...

    时间:10-14
  • 打造“一带一路”国际贸易黄金通道

      10月10日上午,随着机车汽笛一声长鸣,满载着55个集装箱日用百货的X815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开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这已经是当天西安国际港站开出的第4趟中欧班列了……  “今年以来,...

    时间:10-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