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山海相连心手相牵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2023-10-18 18:2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搭乘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的外籍旅客即将到达昆明,云南成为诸多海外游客入境中国的首站,与此同时,装载机械设备、发电机组等货物的班轮从泉州港出发开往迪拜,海上丝绸之路的外贸船只络绎不绝。“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互联互通、促进联动发展的生动写照。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为重要基础,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硬联通”铺就互利共赢路

今年10月2日,雅万高铁正式启用,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雅万高铁将雅加达和万隆两城间的旅行时间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为地区经济发展带来“加速度”。

基础设施是互联互通的基石,中国与共建国家在基础设施“硬联通”方面深入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基本形成“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格局。

10年来,雅万高铁、蒙内铁路、亚吉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成功建设,资金融通为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与落地提供支撑。在中国银行跨境金融、国际结算服务助力下,“中国建造”走出去,中企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在中国建设银行的出口信贷融资支持下,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的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得以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为国际贸易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全球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海上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升、“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成效显著、国际多式联运大通道持续拓展,释放经济发展动能,为促进经贸和产能合作、加强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软联通”赋能经贸发展繁荣

在广西防城港市东兴市区的东兴口岸,货物贸易往来频繁。高货值的硅油、无纺布、棉纱等东盟产品持续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制造的鞋材、灯具、工程机械等大量产品也通过贸易运输流向东盟国家。

互市兴、产业旺的繁荣景象得益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生效实施。根据协定,区域内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货物贸易成本降低,出口机遇增加,促进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规划规则标准‘软联通’渐入佳境。与相关国家进行战略对接有利于凝聚共识,使合作更加契合对象国的发展需要。”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表示,“软联通”对我国持续提升对外开放空间、层次和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与制度型开放密切相关。

规则标准“软联通”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与共建国家、国际组织在发展战略规划、技术经济政策、管理规则和标准等方面发挥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制订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为深化务实合作注入了“润滑剂”和“催化剂”。

10月17日,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塞尔维亚成为中国第29个自贸伙伴。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一带一路”经济学》报告,“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实施将使参与国间的贸易往来增加4.1%。到2030年,“一带一路”倡议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

中国与共建国家拓展相互投资和产业合作领域,推动建立更加均衡、平等和可持续的贸易体系,发展互利共赢的经贸关系,共同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心联通”汇聚合作发展力量

设立在泰国大城技术学院内的泰国鲁班工坊是中国首个海外鲁班工坊,这里不仅有先进的实训设备,还有来自中国的课程、教学标准和教学资源。机械电子、铁道工程技术、铁道运营管理等专业的开设,提升了当地职业教育水平,7年来为泰国培养了大量青年技能人才。

中国与共建国家在教育交流合作中进行多种技术的交流、多重理念的融通,架起“心联通”的桥梁。

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属于世界,包容多样文明。中国与共建国家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合作、教育交流、媒体和智库合作、民间交往等,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

让菌草技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落地生根、在太平洋岛国萨摩亚的综合性示范农场开展技术援助、为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博爱医疗急救中心提供医疗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拉近共建国家人民心与心的距离,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民生工程快速提升共建国家百姓获得感,‘小而美’项目通民心、达民意、汇民情,扎扎实实地解决了当地民众关心、焦心的难题,切实帮助他们增加了收入、提升了发展条件。”商务部研究院“一带一路”经贸合作研究所所长祁欣说。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打造出一个个“国家地标”、一项项“民生工程”、一座座“合作丰碑”。从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共建“一带一路”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共商、共建、共享,为全球互联互通、共同发展注入活力。

  • 相关阅读
  • 设计时速350公里!这条沿海高铁启动联调联试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6日,汕汕高铁汕尾至汕头南段正式启动联调联试,作为联调联试的一部分,10月18日上午,一列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从汕尾站开往汕头南站进行提速试...

    时间:10-19
  • 共建“一带一路” 中老农业合作再添动力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申佳平)“本届高峰论坛期间举行的企业家大会达成了972亿美元的项目合作协议。”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公布了一项重要数据。 老挝计划与投资部部长坎坚·...

    时间:10-19
  •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赵竹青)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9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

    时间:10-19
  • 杨万明:10年来“一带一路”友城合作亮点纷呈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记者许维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也在于利相融。”18日下午,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杨万明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地方合作专题论坛上表示,今年是...

    时间:10-19
  • 达成6000余项合作 2023中国物博会赋能行业提质增效

      来源标题: 达成6000余项合作 2023中国物博会赋能行业提质增效  2023中国国际物业管理产业博览会致力链接全产业资源,汇聚200余家国内外企业及近30000名观众线下参展参观,达成6000余项合作意向,为推动物业服...

    时间:10-19
  •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

    本报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张亚雄)中央网信办18日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议明确提出,发展人工智能应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各国无论大小、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如何,都有平等发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权利...

    时间:10-19
  • “一带一路”凝聚起青年力量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从愿景到现实,为全球经济和科技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成为公认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科技日报邀请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时间:10-19
  • 贵阳高新区推进数实融合:拥抱数字化转型 激活制造业引擎

    ◎易 颖 本报记者 何星辉 从昔日的庄稼地到如今的高科技产业园,一家家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一批批高层次人才在这里安家落户,贵州省贵阳高新区创新动能强劲。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贵阳高新区依靠数...

    时间:10-19
  • 就业持续改善 中国精准发力“护航”求职路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刘文文)中国就业形势持续改善。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官方持续聚焦稳就业,发力“护航”...

    时间:10-19
  • 从代购到家门口采购 这个小县城实现“买全球”

    在福建三明市明溪县,原来靠华侨代购商品,现在家门口的超市就能买到进口商品,不仅如此,当地人还做起了“买全球”的生意。 罗娟是土生土长的明溪人,和不少本地人一样,她也是华侨的家属。她的妈妈近期刚从国...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