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超14万亿元税收红利落地 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2023-11-08 09:1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公布,十年来,税务部门累计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纳税人缴费人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过14万亿元。

十年来,我国围绕简并降低增值税税率、深化个人所得税改革、支持科技创新等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以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纾困发展为重点,税费优惠政策步步加力、不断扩围,确保税费政策落地生根。超14万亿元税收红利契合经济发展需求,持续为企业和个人减负纾难解困,对稳定信心、激发活力意义重大。

北京市海淀区税务部门深入企业了解税费优惠政策享受情况,并重点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内容和办理流程进行宣传辅导。黄帅摄

对各类经营主体而言,“真金白银”的税收红利能有效减负担、增信心。

在浙江,平均每10人中就有一个人创办个体工商户。近年来,多项税惠政策的延续给这些个体户送去“定心丸”。在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做饰品生意的个体工商户王凤仙正忙着给货架上的产品换新。近几年来,生意时好时坏,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当时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替她减轻了不少压力。据王凤仙介绍,原本摊位一个季度需缴增值税约6000元,现在优惠政策延续让她一年能省两万多元的税款。

在广东民营企业中,既有各行各业的“龙头”“链主”,也有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2023年,广东税务部门围绕税收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税收支持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6方面16条政策措施及5项保障措施,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税务支撑。税收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广东地区民营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399亿元,占全省(不含深圳)比重的59.83%。其中,有1794户民营企业办理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占全部企业的81.77%。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国内需求不足。今年以来,一系列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业界专家认为,延续、优化、完善税费优惠政策,是促进经济运行持续好转、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相关政策体现了将短期拉动经济恢复向好的目标和中长期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目标相结合,将有力提振市场信心,为我国经济持续向稳向好注入动力。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燕英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年来,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税收政策聚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等政策手段的连续应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经营主体活力、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加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积极促进扩大就业、着力改善民生福祉、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助力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凸显了三大特点。”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西财智库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针对性强,采取了一系列比较聚焦的政策举措,精准帮扶了特殊困难行业企业;二是打出了税收政策组合拳,税收优惠包含了退税、免税、减税、缓税等多种方式,经营主体可以享受多项政策红利,多种政策工具协同组合形成合力提升政策效能;三是政策具有持续性,比如一些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收政策,统一延续实施至2027年底,为经营主体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主要从以下方面发挥了税收杠杆作用,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税收政策有效助企纾困,增强了市场信心和预期。十年来,我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累计超过14万亿元,有效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和生活负担,提高了经营主体抵御风险的能力。其次,税收政策有力支持了新型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我国实施了一系列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机构等创新主体的优惠政策,激励了经营主体创新投入和产出,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税收政策有效引导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了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了一系列针对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领域的优惠政策,通过差别化税率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对绿色技术和创新的投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和升级,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了税收力量。”李旭红表示。

  • 相关阅读
  • 张展红: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愿做各行业生态协同者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许维娜)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海开幕。期间,赫力昂中国非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中美史克总经理张展红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进博时刻》表示,“作...

    时间:11-08
  • 业界聚焦绿色金融:共话“双碳”经济 共商可持续发展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期间,中国太保旗下中国太保产险主办的“驭势笃行 共‘碳’未来”——ESG开放讲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与会嘉宾聚焦绿色金...

    时间:11-08
  •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多款氢燃料电车亮相进博会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 (焦磊)作为人气最高的展馆之一,每届进博会汽车展都备受关注。今年,汽车展区以“共创移动出行美好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十五大汽车品牌,多款新车型、新技术、新理念亮相,绿色则成为展区主...

    时间:11-08
  • 业内探索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拥抱软件定义汽车新时代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 (焦磊)当前,汽车产业变革路径正向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纵深推进。智能座舱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用户的用车体验有着极为直观的影响。 数据显示,中国座舱智能科技配置的新车...

    时间:11-08
  • 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数实融合“芯”成果亮相进博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 (焦磊)当前,数字技术不断变革,数实融合呈加速趋势,并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主题。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多项数字化技术及产品竞相亮相,数字化技术与实...

    时间:11-08
  • 业内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品牌数字化赋能

    人民网北京11月8日电 (焦磊)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演进,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修课”。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品牌数字化成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时间:11-08
  • 赋能企业发展 金融科技创新成果亮相进博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 (欧阳易佳)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如约而至。六年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已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

    时间:11-08
  • 数字化如何赋能公众眼健康?业界这样说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许维娜)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上海开幕。期间,爱尔康中国手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健、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执行总裁陈凤国做客《人民会客厅·进博时刻》...

    时间:11-08
  • 刘启发:创新药物惠及更多巨细胞病毒感染患者

    人民网上海11月8日电 (记者许维娜)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期间,南方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院院长、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刘启发做客“人民会客...

    时间:11-08
  • 记者去哪儿:带您足不出户逛进博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在第六届进博会展览面积约36.7万平方米,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达289家,均超过之前历届水平。展区设置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

    时间:11-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