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2023-11-11 08:33: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力量

【特别关注】

面对一个不确定性风险攀升且日趋碎片化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办?刚刚闭幕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紧扣“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中国方案。

世界经济亟须提振复苏信心,进博会传递开放信号恰逢其时。新冠疫情的冲击、部分大国采取“脱钩断链”“去风险”战略,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加剧等各类主客观因素,不断破坏着全球市场的整体性和联通性,挫伤了世界各国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人们普遍担忧,经济全球化是否会发生倒退,国际社会是否会遭遇信任危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是否会发生偏移。一方面,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亟须国际社会形成合力予以应对;另一方面,各类“院墙”和“藩篱”却不断设立,信任赤字使“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凸显,侵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国际社会亟须回答“世界将往何处去”的根本性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发布最新一版《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持续呈现放缓趋势,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到2024年持续放缓至2.9%,连续三年的增速均低于此前2000年至2019年3.8%的历史平均水平。其中,2024年增速较今年7月时的同机构预测值下调了0.1个百分点。报告特别就日益明显的经济碎片化趋势发出警示:这将阻滞跨境资本和技术流动,给全球贸易带来诸多限制,进而导致全球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中国一贯致力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并全球首创以进口为主题举办国家级博览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自2018年以来,年年举办,从未爽约,“越办越好”的进博会已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以进博会为重要“抓手”,中国与世界各国一道致力于推倒妨碍世界经济增长的“藩篱”,融通全球市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在过去几年,中国不断兑现历届进博会上宣布的多项重大开放举措,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充分彰显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和努力。如今,第六届进博会顺利举行,收获果实,播撒希望,凝聚共识与合力以开稳世界经济大船。

“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本届进博会上,中国发出开放强音,向世界宣示,中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决心不会变,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愿景不会变。随着世界经济发生结构性转变,全球治理体系逐渐步入调整深化期,中国以行动回应世界关注,向世界表明中国态度。中国坚信,世界决不会退回到相互封闭、彼此分割的状态,开放合作仍然是历史大潮的前行方向。本届进博会充分展示出中国与各方“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愿望与信心。

进博会不仅是新产品首发的大舞台,更是创新的汇聚平台。本届进博会着眼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展示,重视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推介,凸显绿色低碳、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领域在布展中的分量:442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展示,科技前沿类展览专区较上届增长30%,创新孵化专区升级扩容,吸引超300个项目参展,超过前两届的总和。

进博会不仅是商品交易的盛会,还是规则与标准“对话”的盛会,亦是各方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作为进博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以“携手促发展 开放赢未来”为主题。论坛指出,近年来世界开放持续低迷,维护和扩大世界开放仍需各国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此外,进博会还精心组织了20多场配套分论坛,聚集来自全球的各界精英,就绿色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科技等全球热点议题展开研讨,为复苏世界经济、发掘创新驱动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出谋划策。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以进博会为“窗口”,中国进一步塑造与世界经济间的良性互动,聚全球之力共同应对当下的发展治理难题。以“中国决心”带动“全球信心”,为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而共同努力。

(作者:任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政府投资基金激发新动能(财经眼)

      在四川省知识产权运营股权投资基金的支持下,宜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智能无人收费停车场解决方案。图为方案展厅。  胡 敏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

    时间:11-13
  • 金融加力支持民企创新发展(财经故事)

      在福建省泉州市,灵源万应茶是家喻户晓的“老字号”,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款茶由多味中草药调制而成,散发清淡药香。当地居民伤风感冒、腹痛吐泻或是中暑时,常泡饮此茶调理身体。  生产此茶的灵源药...

    时间:11-13
  • 武汉商业航天飞向更广空间(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抢抓商业航天发展机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加速对接引进相关企业,做大做强航天产业链……位于湖北武汉新洲区的我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经过5年发展,构建起星、箭、云和航天材料齐聚的产业主链,...

    时间:11-13
  • 税电指数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最近在生产经营方面,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近日,四川省遂宁市经信局开展调研,征集四川蜀矿环锂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经营诉求。这是遂宁市根据“民营经济税电指数”反映的经济趋势,精准定位开...

    时间:11-13
  • 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量超五千列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运行总体平稳,跨境货物运输需求旺盛。截至11月11日,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今年累计通行5087列,运送货物54.3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4.1%、16.4%,班列数量保持高位运...

    时间:11-13
  • 丰裕村喜迎丰收年(深阅读)

      永安镇耕作层剥离再利用项目示意图   永安镇提供   今年春天,在丰裕村首批整理好的土地上,试种的油菜形成油菜花海。   永安镇供图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是一个系...

    时间:11-13
  • 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高位运行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韩鑫)今年以来,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项目进展顺利,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高位运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8775亿元,同比增长5.6%。  前三季度公路完成21447...

    时间:11-13
  • 前10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8%和9.1%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王政)记者近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受促消费政策相继落地、新品集中上市、物流行业企稳回升等因素推动,我国汽车市场总体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态势,车市热度延续,“金...

    时间:11-13
  • 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引导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基层(新数据 新看点)

      数据来源:教育部  制图:张芳曼  本报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吴丹、吴月)记者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支持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到202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855亿元,持续支持实施相关计...

    时间:11-13
  • 业界:探索ESG价值创造路径 推动标准精细化特色化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 (欧阳易佳)近年来,全球市场对ESG信息披露的需求不断增长。为什么要进行ESG信息披露,需要遵循哪些标准与准则? “ESG披露正在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有待进一步精...

    时间:1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