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辩证长远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记者观察)

2023-11-14 06:18:00

来源:人民日报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深刻理解这一战略判断,一方面,要看到发展和前进是主流,另一方面,要做好应对波浪和曲折的准备。

  今年以来,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国产大飞机商用,国产邮轮试航,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突破2000万辆……积极应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挑战,第一制造业大国动能澎湃。

  暑期档电影票房创历史新高,中秋国庆假期旅游出行市场火热,快递年业务量达到千亿件的时间比上年提前了39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需求稳步释放。

  供给增加,需求回暖,就业物价总体平稳。纵向看,态势回升向好,横向比,成绩也殊为难得。

  疫情三年,中国经济历经大战大考,实现4.5%左右的年均增速,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亮眼。

  进入“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增速明显放缓。反观我国,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4.9%,两项指标都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的态势更趋明显。

  富有“含金量”的表现,足以打消“悲观”、回应“唱衰”。事实充分证明,历经三年疫情反复冲击,中国经济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读懂中国经济,要看到成绩、坚定信心,也要正视问题、直面挑战。

  向外看,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主要经济体大多面临通货膨胀、需求疲软、复苏乏力。

  向内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三年疫情又带来不小冲击、损伤。短期的、局部的问题,容易“药到病除”;长期的、复杂的影响,则需“善加调理”。

  比如消费指标的“波动”。进入2023年,随着原先的消费场景限制被打破,餐饮、旅游、文化等接触型聚集型消费率先复苏。不过,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影响了居民消费的能力和信心,住房等大宗消费需求难以像其他领域那样“强力反弹”。

  又如企业信心的“起伏”。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不少企业全力以赴抓订单、拼生产,干劲十足。然而,内需恢复需要过程,国际市场贸易放缓,一时间总需求不足,反过来加大了供给端的竞争压力,也影响了部分企业预期,导致信心尚未完全恢复。

  对这些波浪和曲折,要高度重视,也要理性看待。

  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难免经历沟沟坎坎。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但从更长周期看,又属于阶段性现象,无需过度担忧。

  从宏观上看,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超120万亿元,一年增长的经济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经济体。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市场需求广阔、人力资源丰富,让我们拥有了应对风险挑战、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的坚实底气。

  从微观上看,这些年我国广大企业的创新能力、竞争实力与日俱增,产业升级势头良好。加上宏观政策保驾护航、改革开放红利逐步显现,企业发展前景可期。

  更要看到,差距就是潜力,短板就是后劲,波浪和曲折恰恰孕育着希望和机遇。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给科技创新带来丰富课题;制造业仍“大而不强”,为产业升级造就了广阔舞台;民生短板还有不少,蕴藏着促投资、扩消费的巨大潜力……应对好波浪和曲折,本是“优等生”的中国经济表现会更出色。

  眼下,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应对之举正陆续落地见效。

  汽车、家居、建材、电子产品,针对大宗消费的利好政策频出,正支撑内需潜力更好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8月份重回上升区间。9月份,制造业PMI自今年4月份以来首次升至扩张区间,显示出企业对市场预期总体保持乐观。

  一线城市落地实施“认房不认贷”,金融部门提出下调房贷利率、首付比例;打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组合拳”;出台若干重点行业稳增长“路线图”,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箱”……企业预期转好、市场活力提升,将助力经济在恢复向好的“正向循环”轨道上持续运行。

  最近,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还有不少好消息传来,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展顺利。这也启示我们,“卡脖子”难题终会因“长个子”而化解,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风雨中发展壮大的中国经济,定将无惧风雨向前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4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大模型驱动行业创新 媒体机构探索AI数据要素开发

    “数聚未来——凤凰大模型数据研讨沙龙”现场。受访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许维娜)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断改变着传统新闻生产流程,重塑着整个新闻业态。不少深耕内容科技领域从业者,正寻求A...

    时间:11-14
  • 助力搜索体验创新 业内发布千亿级参数大模型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焦磊)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AI助理正在成为每个人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的关键助手。今日,阿里巴巴智能信息事业群发布全栈自研、千亿级参数的夸克大模型,将应用于通用搜索...

    时间:11-14
  • 数字技术赋能应急管理与安全风险监测 守护城市安全

    近年来,伴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新兴智能技术的蓬勃兴起和产业融合落地,数字技术正在赋能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就城市应急管理与安全风险监测来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正在数字技术...

    时间:11-14
  • 中银协:加强税银沟通 优化营商环境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罗知之)记者从中国银行业协会获悉,近日,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局与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联合举办了银行业涉税问题交流座谈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周更强介绍了中国银行业协会财委会围...

    时间:11-14
  •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以下是原文: 全面辩证长远看待当前经济形势·记者观察 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 深刻理解...

    时间:11-14
  • 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民营企业扎根苏州创新沃土

    “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的昆曲是苏州,“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的园林是苏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些经验”的也是苏州。 从千年古城到创新之市,苏州的创新基因除了厚实的文脉底蕴、扎实的制造业基础外...

    时间:11-14
  • 如何提升服务业竞争力?专家:加强品牌建设 推动数字化转型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许维娜)今年以来,生活性服务业持续复苏,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回升,供需两侧协同释放潜力,推动服务消费市场实现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8.9%,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额...

    时间:11-14
  • 推动“以竹代塑”高质量发展 专家:需多方共同努力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许维娜)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系统部署了七大重...

    时间:11-14
  • “双11”快递业务量创新高 美妆品牌认可度提升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乔雪峰)11月11日9点40分,满载着10余万件小家电、日用百货等货物的X104次特快货物班列驶入中国铁路北京局北京货运中心黄村货场,作业人员快速有序地卸车、分拣,随后将货物装入汽车,以...

    时间:11-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