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让人才“软实力”成为乡村振兴“强动力”

2023-11-20 05:08: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正在热火朝天进行的晚稻收割让应超兴奋不已,作为浙江嘉兴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青牛奖”获得者之一,他执掌的绿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又喜获丰收,约30台收割机正在田间紧张地作业。根据初步估算,该公司今年的平均亩产有望创新高。

  应超是名90后,也是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首位农业植保无人机飞手。他利用5G数字化现代农业管理理念,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和稻米全产业链,还教出了数十名无人机飞手,让南湖区水稻种植实现了“空中机械化”,让大面积稻田管理变得更为精确高效。目前,绿康农业带动周边大户从事稻米标准化种植100余户,带动就业约60人,周边农户每亩增收约250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应超这样扎根乡村又不断拓展的年轻人,正是南湖区乡村振兴的新希望、新未来。

  地处鱼米之乡、浙北粮仓的嘉兴市南湖区,近年来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南湖区在全省首推“人才e点通”和“人才码”,在全市首推人才创业创新引导基金,打造“南湖人才研修院”人才政治引领品牌、“红船服务南湖联盟”人才服务活动品牌……区域最优人才生态的打造让该区人才发展有了强支撑。

  在农业领域,南湖区连续十多年开展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为不同情况的农村人才提供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业技能培训,年年开展农创客培育,将各类农业农村政策及时高效地传递给农村人才。

  近年来,南湖区委人才办以《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星耀南湖”拔尖人才计划实施办法》为抓手,对包括乡村振兴人才在内的本土人才开展优化遴选,对拔尖人才给予项目资助、成果激励、贡献奖励、安居保障、生活服务等多方面支持。

  今年初,“葡萄大王”朱屹峰拿下了浙江乡村振兴共富带头人“金牛奖”,他是嘉兴市助力乡村振兴人才中的标志性人物,揽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近70项,成为国家级农函大讲师、高级农艺师、浙江省第一批乡村振兴实践导师。这位初中还没毕业的专家感叹,自己创业过程中历经了多次失败,是各级政府部门从政策、资金、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给了他大量支持,助他迅速成长。

  同是土生土长农业人才的石胜荣,把多样性综合种植园区“神润斋”打造成了南湖区美丽乡村经典线路中不容错过的一站,还建起一所农民田间学校,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现在,永红村花卉种植户已达300余户。

  沈福良的福良蜗牛养殖合作社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蜗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蜗牛产量达2860吨,带动全国500余名养殖户开展养殖,拉动养殖户户均年增收10万元至30万元。

  目前,南湖区已经形成了立体式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不仅有“土专家”,还有海归人才、外乡创业人才也加入到这支队伍中,助力该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

  留英硕士水晶晶,建起了全市唯一的鲜食玉米育繁育推广省级种业创新平台,与各大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引种近200个蔬菜品种,请种植户们上门感受品种优劣,引进推广。目前,他的公司销售区域从“长三角”向中部地区延伸,去年企业营收达到了2000余万元。

  甜瓜种植能手褚富宝、胡鹏,种植并销售水蜜桃的陈慧春,带动村民一起销售农产品的高磊燕,潜心乡村旅游业运营的高金蝉、许慧……日益壮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奉献力量,让这片热土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

  (朱弼瑜  张  苗  陈长青)

  • 相关阅读
  • 数实融合持续破题 “5G+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

    人民网武汉11月21日电 (记者申佳平)在武汉,机器人“跨”上桥梁拉索,边移动边进行检测、评估和维护;在上海,工人戴上AR(增强现实)眼镜,准确地将手中的飞机线缆装配完成;在青岛,依照消费者需求打造的洗衣机从...

    时间:11-21
  •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据中央气象台消息,受寒潮影响,11月21日至24日,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6-10℃,其中,内蒙古、东北地区、华北西部和北部、黄淮东部等地降温12-16℃,内蒙...

    时间:11-21
  • 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黄色预警

    人民网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杨虞波罗)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1月21日08时至11月23日08时,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中东部、吉林长白山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累积降雪量将有8-20毫米,局地可达20-30毫米...

    时间:11-21
  • 我国首条高温超导低压直流电缆并网投运

      科技日报苏州11月20日电 (记者张晔)20日,国内首条高温超导低压直流电缆在江苏苏州并网投运,填补了我国在超导电缆低压直流系统的应用空白,与交流超导电缆相比,其电网线损降低约70%。直流超导输电技术的应用...

    时间:11-21
  • 福建“科创20条”按下产业高质量发展快进键

      ◎本报记者 谢开飞 通 讯 员 高 凌 许晓凤 李玉莲  研发国内首套“氨—氢”燃料发电站、打造全国首辆“氨—氢”燃料电池客车……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是世界绿色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刚刚闭幕的第二十五届...

    时间:11-21
  • 促进风力发电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高。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大力提升风力发电规...

    时间:11-21
  • OpenAI前首席执行官及前总裁将加入微软AI团队

      中新社旧金山11月20日电 美国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CEO)萨蒂亚·纳德拉19日深夜在社交平台宣布,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前CEO山姆·阿尔特曼、前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及其前同事们将加入微软,领导一个新的高级...

    时间:11-21
  • 技能人才前景广阔!这些领域人才缺口将达近3000万人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5G、虚拟现实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应领域的技能人才需求也不断增长。近期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就专门面向产业需求和行业热点设置了相应赛项,选拔高技能人才。 ...

    时间:11-21
  • 我国海洋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本报北京11月20日电 (记者刘诗瑶)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前三季度,全国海洋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初步核算,前三季度海洋生产总值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GDP增速0.6个百分点。  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态...

    时间:11-21
  • 发展旅游助增收(乡村行 看振兴)

      初冬午后,阳光铺满了湖北省丹江口市杏花村的山野,山间一家民宿酒店的白色屋顶像镀上了一层银,酒店里里外外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不仅要让客人来了愿意住,更要让他们今后想来住。”这家民宿酒店名叫“早春...

    时间:11-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