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木耳产业里的增收致富路(经济聚焦)

2023-11-28 06:09:00

来源: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经过5年发展,山西省中阳县木耳种植从无到有,助农增收能力从弱到强,产业链条从短到长,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2023年,中阳县干木耳产量480万斤,年产值1.5亿元,带动8000余人增收。

  

  地处吕梁山区的山西省中阳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人口13.89万人,80%以上是农业人口。2018年脱贫后,仍需加快发展能帮助群众增收的特色农业。

  “中阳县海拔八九百米、昼夜温差大、冷凉干燥,森林覆盖率49%,适合栽培黑木耳等食用菌。”中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伟介绍,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发展木耳产业被提上日程。

  自2018年试种4万棒木耳,5年来,中阳木耳种植从无到有,助农增收能力从弱到强,产业链条从短到长,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2023年,中阳县种植木耳4835万棒,干木耳产量480万斤,年产值1.5亿元,带动8000余人增收,其中脱贫户近4000人,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

  政策扶持,产业渐成规模

  吕梁山深处的暖泉镇,一个个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在田间地头。

  晚上8点,暖泉镇关上村村民郭保平还忙碌着。他拿起一朵朵木耳,仔细观察是否发霉、是否晒干。

  自从进入木耳采摘季,郭保平就吃住在地头的库房里,“每天要翻四五次,晒后的干木耳一斤能卖到25元。这几年,种木耳真是种对了!”

  郭保平是关上村第一批“吃螃蟹”的人。2018年,中阳县组织全县30个种植大户去东北学习木耳种植经验,时任关上村党支部书记的郭保平就是其中一员。

  回来后,大家从东北买来菌棒开始试种。但由于种植经验不足,半年下来,收益并不高,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

  一开始,郭保平也摸不着头脑。“县里从山西农业大学邀请了技术专家,技术员就住在我家里。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剪木耳,他们手把手地教。”后来,自家种的木耳迎来了丰收,赚了钱的郭保平逢人就宣传。在他的带动下,从2020年开始,村里十几个村民开始种木耳。

  为了鼓励种植,中阳县成立了黑木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支持木耳产业发展。

  种木耳收益大,投资也大。“头两年,产业底子薄,我们支持力度大。建一个大棚补贴2万元,地栽木耳一亩地补贴3000元。”中阳县现代农业服务发展中心副主任李海荣介绍。

  不少人想扩大规模,本钱不够怎么办?中阳推出“木耳贷”,政府贴息50%,8个月期限,木耳采完后再还。

  木耳受灾风险大,中阳又联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阳县支公司推出“木耳险”,政府补贴80%保费,今年菌棒的参保率达99%。

  李海荣进一步解释,种植户、保险公司、银行签订三方协议,种植户种植风险和银行的信贷风险大大降低。

  去年,包括王建军在内的不少种植户遭了水灾。“我是地栽木耳,地势低的地方基本没有收成,多亏保险理赔了11万多元。”王建军说。

  “木耳险”给种植户吃下“定心丸”。2021年至2023年,人保财险中阳县支公司为当地木耳种植产业提供风险保障3.2亿元,理赔2115万元。

  能人带动,政策扶持。5年时间,中阳木耳种植量从4万棒发展到4835万棒,吸纳越来越多的村民就近务工。

  龙头带动,完善产业链条

  中阳木耳产业起步晚、底子薄,菌种、菌棒和种植技术都靠引进。随着木耳种植规模越来越大,一些问题凸显出来。就拿菌棒来说,没有本地企业生产,种植户只能去辽宁、黑龙江等地采购,路途遥远,可能会出现菌棒发热污染等情况,影响产量。

  “必须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足功夫,做好木耳生产、分级包装、产品加工、废弃菌棒循环利用的链条式发展大文章。”中阳县县长孙燕飞介绍,为了把木耳产业做大做强,他们在全县民营企业中筛选牵头企业。

  2019年,中阳县首家菌棒生产企业山西腾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建设。2020年正式投产,目前年产量2000万棒。

  “我们当地有大量核桃木、刺槐木、枣树枝丫,能满足菌棒制作需要。”山西腾宇经理许慧宇说,“菌棒生产并不难,关键是菌种,但目前的菌种还不够理想。”为此,山西腾宇建设了菌种研发中心,与来自中国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的专家学者合作研发,还采集当地野生菌种驯化。

  经过3年建设,一个集木耳菌种研发、菌棒生产、基地种植、包装销售、文旅观光、技术培训、菌糠回收利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已初具规模。走在园区中,处处能感受到中阳木耳产业的新气象——

  智慧大棚里,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光照等参数实时显示,工人们穿梭在菌棒之间,忙着采摘、搬运、装车;产品中心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木耳经过分拣灭菌后装袋冷藏;展销中心里,木耳醋、木耳酱、木耳挂面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博览馆里,不同种类的食用菌千奇百态,带来妙趣横生的科普体验。

  国庆节过后,中阳木耳已经采摘完,大量废弃菌棒待处理。在山西心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菌糠循环利用厂,废弃菌棒经破碎、烘干、混合搅拌等流程,最终形成生物质颗粒,实现回收再利用。每年可处理废弃菌棒7000余万棒,生产生物质颗粒1.5万吨,目前能够满足全县废弃菌棒处理需要。“未来,我们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将中阳木耳产业做精做优。”企业负责人雷星星满怀信心。

  做强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发展木耳产业以来,中阳县财政累计奖补产业发展资金达2.4亿元,将一个脱贫县发展成为“全国黑木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县”“全国木耳十大主产基地县”。

  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政府补贴也在逐步减少。“中阳木耳产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必须打开市场。”刘伟介绍。

  但这几年来,中阳木耳销售一直“受制于人”,弓阳村种植户郭年生对此感触颇深。“就拿今年来说,一斤干木耳最高价卖到27元,但有些客商压价,不少农户沉不住气,不到23元就卖了。”郭年生今年收了3.8万多斤干木耳,一直放在仓库里,“客商出的价格舍不得卖,最近我打算出去跑跑市场。”

  刘伟算了一笔账,“一斤干木耳,外地客商25元收走,转手能卖35元。如果我们能拓展出一级市场,按照现在的产量,这10元的差价能多出4800万元的利润。”

  今年,中阳县下发文件,出台《中阳县黑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建设“高科研、大基地、优品质、深加工、活流通、响品牌”的发展格局。

  做强品牌,拓宽木耳销售渠道,是中阳木耳产业现阶段发展的重中之重。

  今年8月,2023中国食用菌协会木耳特色专业镇发展大会暨中阳木耳文化节举行。来自食用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客商等代表500余人齐聚中阳。在此次大会上,中阳县与全国各地客商签订了2000万元的采购订单。

  “目前,中阳黑木耳已获区域特色品牌认证,下一步要将‘中阳木耳’打造成全国标志性知名品牌。”中阳县委书记王峰说。

  “天赋中阳美,地道黑木耳”,行走中阳,这句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它道出中阳木耳的自然生长优势,更寄托着当地对黑木耳产业品牌化发展的希望。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8日 10 版)

  • 相关阅读
  • 推动绿色农业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原标题:推动绿色农业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11月底的北京,寒风凛冽,北京顺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内人流如织,热闹非凡。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正式开幕。 “这是全球首...

    时间:11-29
  •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在京举办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栗翘楚)11月28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乌拉圭总统拉卡列,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联合国贸易和...

    时间:11-28
  • 全国首张生态井矿盐产品认证证书发出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焦磊 韩鑫)11月27日,在由中国轻工业质量认证中心和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举办的中国“生态井矿盐”认证发布会上,全国首张“生态井矿盐”认证证书发出,标志着我国生态矿井盐正式诞生。 作...

    时间:11-28
  • 创新模式 多方协同帮扶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近年来,我国社会救助项目日益增多,保障标准逐年提高。社会救助责任主体不断拓展,各地政府和慈善公益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深入合作,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救助水平的提高。 在近日举办的“关爱地贫·为生命续航——地...

    时间:11-28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以创新技术提升产业链韧性

    技术创新成果加速转化、数字化运营与产业链核心业务增值融合、智能设备赋能生产场景、新型劳动者加速培育……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组合拳”落地,我国工业制造业恢复稳定发展势头,产业提质增效成...

    时间:11-28
  •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用处理器在京发布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许维娜)CPU(中央处理器)作为计算机的核心组件,扮演着类似于“大脑”的角色,负责指挥各个部件的运行。日前,新一代国产CPU——龙芯3A6000在北京发布。据介绍,该款处理器完全由我...

    时间:11-28
  • 技术创新加速迭代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今年以来,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保持韧性、稳步回升,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频频出新。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1月至9月,我国手机产量10.9亿台,同比增长0.8%,特别是9月同比增长11.8%。 11月22日,中国信通院公布了...

    时间:11-28
  • 央企智库联盟第43次智库沙龙在京召开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王天乐)由中央企业智库联盟指导,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总院”)主办的首届中央企业智库党建论坛暨央企智库联盟第43次智库沙龙于11月24日在京召开。 本届论坛主题是“以高质量...

    时间:11-28
  • 首届链博会开幕 外国参展商组团寻更多商机

    人民网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许维娜)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于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举办。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展会共有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