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服务贸易引擎更强劲 我国经济释放澎湃活力

2023-12-10 09:09: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跨境电商“买卖全球”,推动全球贸易物联网形成;“一带一路”服务贸易插上“数字”翅膀,服务贸易合作面临新机遇;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效明显,基本形成覆盖东南西北中、引领产业发展的开放布局......当前,服务贸易已成为推动外贸增长、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力量。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多位专家表示,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已成为构建全球共同繁荣新格局的重要领域和不可或缺的力量。

量质齐增 我国服务贸易保持升势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445.3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21826.7亿元,下降7.4%;进口31618.6亿元,增长23.5%;服务贸易逆差9791.9亿元。

我国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展现较强韧性,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表示,服务贸易具有绿色低碳、知识密集、附加价值高、外溢性强等特点,关乎一个国家的高质量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和共享繁荣的重要驱动力。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引擎。近年来,从增设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到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我国不断以高水平开放吸引全球要素资源,服务贸易实现快速发展。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朱冰在会上介绍,2015年至今,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以“开放”为主题、以“产业”为主线,先后推出7轮15份试点方案、1300多项试点任务。试点示范历经一次升级、两次扩围,现在已经拓展到11个地区;陆续推动开放科技、电信、文旅、金融等13个重点行业领域,培育了数字经济、绿色循环经济等多种新模式新业态;提炼形成190多项创新成果,先后9次向全国推广。

今年前三季度,11个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地区服务业增加值达13.2万亿元,占当地地区生产总值的69.7%;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508.5亿美元,占全国服务业引资的55.6%;高技术服务业占当地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的43%,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

提质增效 数字技术赋能服务贸易高效发展

近年来,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我国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电商平台和企业持续创新,有效探索了服务新模式、新业态。拼多多启动“农云行动”助力数字农业服务、美团的无人配送服务加速跑进居民生活……数字技术着力促进企业朝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强服务贸易活力与韧性。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进出口规模同比增长12.3%,高出服务进出口总体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出口增长16%,高出服务出口总体增速21.9个百分点。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服务贸易迎来数字化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等重大机遇,推动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发展,将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新活力,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同时也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拓展新空间。

我国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不断加快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推动数字服务贸易逆势增长,为贸易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是观察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窗口。今年服贸会上,一批批新产品、新场景、新应用集中亮相,应用5G和AI技术的咖啡机器人、24小时智慧药房服务场景、搭载AI技术的磁共振设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激发服务贸易潜力释放。以数字技术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服务贸易创新变革的重要突破口。

《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3》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服务进出口总值3710.8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服务进出口比重41.7%。其中,数字服务出口2089.1亿美元,同比增长7.2%,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数字服务进口1621.6亿美元,同比下降1.6%。

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型服务贸易正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增长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趋势正不断拓宽服务经济发展空间。

结构优化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成为新引擎

今年1月至10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引擎。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至10月,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22308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12696.1亿元,增长10.4%;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9611.9亿元,增长7.1%。

知识密集型服务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体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陈建伟表示,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比重上升,显示中国服务贸易正在向价值链中高端环节进军,服务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得益于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一批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服务贸易产业基地加速成长,发挥集聚带动效应。截至目前,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总数已达112家,覆盖文化、中医药、数字服务、人力资源、地理信息、知识产权和语言服务等7个领域。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有助于破解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人力成本瓶颈。随着技术进步,金融、电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大规模应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的应用和普及将加速替代简单重复性劳动,推动服务业效率提升。

“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加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等举措取得实效,确保了服务贸易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不断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有效助推了中国贸易强国目标的实现。”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宋思源说。

  • 相关阅读
  • “物流之都”抢抓新机遇 多方探索国际商城转型新路径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许维娜)今年5月,一列装载着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饲料用小麦粉的中欧班列“齐鲁号”顺利抵达临沂朱保站。这标志着临沂市首次通过“齐鲁号”进口小麦粉。 自2015年临沂开通中欧班列以来,经过...

    时间:12-11
  • 国家数据局:让公共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许维娜)记者日前从国家数据局获悉,国家数据局将深化数据赋能,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全面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让公共数据“供得出”流...

    时间:12-11
  • 报告显示房地产市场调整优化措施初见成效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许维娜)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多地市纷纷宣布跟进“认房不认贷”政策,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以及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整优化措施。 专家表示,这些举措旨在促...

    时间:12-11
  •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3)在深圳召开

    原标题:中国信通院主办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3)在深圳召开12月7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3)在深圳市龙岗区拉开帷幕。 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部分省...

    时间:12-11
  • 明年起新能源车购置税减免政策调整技术要求:纯电续驶里程不低于200km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申佳平)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结合新能源汽车技术进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

    时间:12-11
  • 1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 企业发展信心有所提振

    12月10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1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数据显示,11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3,比上月回升0.2点,高于2021年和2022年同期水平。 具体来看,11月份,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社...

    时间:12-11
  • 前11个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407亿元 多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王连香)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获悉,今年1至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15.55万公里...

    时间:12-11
  • 中汽协:我国汽车出口形势平稳 11月汽车出口同比增长46.3%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分析,11月,我国汽车出口48.2万辆,环比下降1.1%,同比增长46.3%;1至11月,汽车出口441.2万辆,同比增长58.4%。 11月,乘用车出口40...

    时间:12-11
  • 中汽协: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首次双双突破百万辆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王连香)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分析,11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9.3万辆和29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7%和4.1%,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 1至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时间:12-11
  • 大模型如何落地金融业 业界:多方共建新生态 安全合规是关键

    人民网北京12月11日电 (记者杜燕飞)“从数字化到数智化,一字之差展现出人工智能在金融业的渗透深度。”“大模型有望提升金融机构客户营销、贷前风控、贷后管理的效率。”在近日举办的2023年(第九届)北京金融论...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