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聚焦续航和补能焦虑 极氪发布金砖电池

2023-12-15 17:51: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车柯蒙)在新能源汽车市占率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的当下,续航和补能焦虑依然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痛点。近日,极氪智能科技正式发布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电池——金砖电池。据介绍,金砖电池体积利用率达83.7%,是目前全球体积利用率最高的动力电池,全球量产充电速度最快的800V磷酸铁锂电池,以及全球最安全的动力电池,将在安全、体验和成本上引领800V时代。

同时,金砖电池的生产效率提升超过40%,较同等性能的三元锂电池,金砖电池每度电可以降低14.8%的成本。据悉,目前金砖电池已经正式量产下线,将会在极氪007上首发搭载。

据介绍,为了能在电池包内放置更多电芯,极氪工程团队对电池包结构进行了彻底改造:在电池底部使用一体化液冷托盘替代传统水管结构,减少结构件对电芯空间的挤压;采用电芯、上盖、底板的“紧凑三明治结构”,释放电芯仓纵向空间;在电芯之间采用航空级超薄热阻隔材料,充分提升体积利用率。相较传统设计,金砖电池的采样线路总长度也缩短了157m,核心零部件数量减少35%,电池质量能量密度也提升10%以上。

对于不少新能源车主而言,续航焦虑主要是充电时间过长、补能体验不够方便快捷所致。普通的磷酸铁锂电池,即便在30%至80%的快充区间,充电时间仍然需要30分钟以上。更高效地补能,则需要电池的高充电倍率与超快充补能设施的双向进化。

据了解,得益于极氪自研的全域800V架构,匹配800V极充技术,金砖电池最高充电功率可达500kW,最大充电倍率达到4.5C;在10%至80%快充区间内,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增加500km以上。同时,其3秒脉冲放电倍率最高可达16C,搭载金砖电池的极氪007,可以实现3秒级的零百加速表现。

在安全方面,在累计交付超18万台电池零自燃的基础之上,金砖电池将极芯电池包的6大安全措施升级为8项,以创新的笼式结构,实现电池包全域安全的实时防护。金砖电池在电芯表面设计了专属的金色耐高压绝缘膜,可承受4000V直流高压,耐高压能力提升27%,为电池带来固若金汤的安全品质。

极氪方面介绍,截至11月30日,极氪累计建成401座极充站,覆盖全国100座城市,提供2261个极充桩,每个极充桩的充电功率都在360kW以上。2024年,极氪极充站总数预计将达到1000站;到2026年,极充桩总数预计将达到10000根,实现“千站万桩”的创想。

  • 相关阅读
  • 从“加法”转向“乘法”,长三角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

    原标题:从“加法”转向“乘法”,长三角加快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2月16日电(记者 董雪)2023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论坛15日在上海青浦举行,在当日举行的“科创引领 产业赋能”长三角科创产业更...

    时间:12-17
  • 曾从钦:文化是企业百年屹立、基业长青的能量源泉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1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企业文化年会(2023)在四川宜宾举行,专家、学者和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家聚集一堂,就企业文...

    时间:12-17
  • 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在四川宜宾召开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1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企联”)主办的全国企业文化年会(2023)在四川宜宾举行。会议以“塑造优秀企业...

    时间:12-17
  •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释放出诸多有关改革与开放的重要信息。...

    时间:12-17
  • “以进促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以进取的姿态解决问题

    【观点摘要】 “以进促稳”是对宏观经济治理理论的重大创新。 “立”和“破”本质上是把握政策和改革的节奏、调整增量和存量的关系。 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成果,积极打通从创新到产业之间的通道。...

    时间:12-17
  • 全国市场监管优秀公益广告遴选暨展示活动成果在京发布

    人民网北京12月17日电 (记者许维娜)公益广告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市场监管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15日下午,全国市场监管优秀公益广告遴选暨展示活动评审结果在北京揭晓。此次活动共评选出视...

    时间:12-17
  • 人工智能辅助科研要从可用走向可信

    原标题:人工智能辅助科研要从可用走向可信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检索、阅读文献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在大模型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以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渗透进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角落,科研领域也不例外。 ...

    时间:12-17
  • 机器与类器官混合计算系统诞生

    原标题:机器与类器官混合计算系统诞生《自然·电子学》12日报告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可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这一研究凸显出一种方法,或可克服现有计算硬件的一...

    时间:12-17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创新推进能源电力科技自立自强

    原标题: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创新推进能源电力科技自立自强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经研院”)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工作要求,奋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时间:12-17
  • “加长版”火箭可容纳更大载荷

    原标题:“加长版”火箭可容纳更大载荷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张蕾 通讯员桑茜)时隔3年,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再次披挂上阵。15日晚间,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一号卫星顺利...

    时间:12-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