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

2023-12-19 08:44: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光明论坛】 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会议提出了九大重点工作任务部署,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内生动力提供了方向指引。

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一方面,创新会带来增长和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创新也可能面临风险和挑战,要在发展与稳定两大目标之间实现平衡。把科技创新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有利于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重塑新优势。回看历史,没有一次次重大的科技创新,就不会有近现代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创造出的巨大物质成就。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持续时间约为七八十年,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距今已有约70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红利逐渐消逝,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增量财富创造变难,这是当今国际社会矛盾冲突加剧的深层次原因之一。破解国际社会面临的难题,发展是硬道理,人类社会期盼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凭借后发优势,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世界十几代人走过的路。在新一轮工业革命将要到来的背景下,中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者和学习者,应当且有能力充当引领者和推动者,也必将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作出原创的、颠覆性的贡献。

此次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本质上看,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更是摆脱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芯片等短板取得长足进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新能源等科技新赛道处在世界第一梯队。在新技术的支撑下,我国产业创新亮点频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未来,我国科技创新的关键着力点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瞄准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为更好实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发力。首先是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近年来,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产业结构布局深度调整,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产业体系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需要奋起直追,努力实现与发达国家并跑甚至领跑。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其次是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布局重点产业,即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深刻改变了产业发展模式,数智化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元素。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新赛道上不掉队,在传统赛道上有升级,是巩固提升我国产业整体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保证。

再次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应用基础研究是指方向已经比较明确、可在较短期间内取得应用层面技术突破的基础性研究,前沿研究是指对某一领域最新或最具挑战性问题的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才能催生适用于产业创新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其中,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目标导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最后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科技金融要在科技创新中发挥重要支持作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监管部门要各司其职,设计推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科创型企业特征的融资机制,为科技企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通过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直接融资手段,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探索投贷联动,建立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多元化融资支持体系,多措并举服务科技型企业成长。

(作者:罗煜,系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 相关阅读
  • 智能芯片如何选型?“智越计划”举办首次全体会议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赵竹青)12月19日,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智能芯片应用场景及选型需求技术交流会暨“智越计划”首次全体会议,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成功举办...

    时间:12-21
  • 388个品牌拟认定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红丽)商务部12月21日公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共有388个品牌。 据悉,根据《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和《商务部等5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开展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工作的通...

    时间:12-21
  • 2023中国(宜兴)新能源产业科技提升服务行动成功召开

    人民网宜兴12月21日电 (记者王震)12月19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补短板、锻长板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3中国(宜兴)新能源产业科技提升服务行动”在江苏宜兴召开。 活动邀请院士...

    时间:12-21
  • 商务部:11月消费市场呈现加快回升态势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21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谈2023年11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时表示,11月份,各级商务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组织开展“2023消费提...

    时间:12-21
  • 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消费“主引擎”作用凸显

    今年以来,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商品零售和服务零售保持较快恢复态势。随着居民外出、餐饮、娱乐、旅游等接触性消费快速增长,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作用也明显加强。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各项政策效应...

    时间:12-21
  • 截至10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98万人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以来,全国脱贫人口就业形势保持稳定,截至10月底,全国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98.25万人,超目标任务279.08万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 就业是巩...

    时间:12-21
  • 应对严寒打好能源保供“组合拳” 让千家万户“暖洋洋”“亮堂堂”

    12月20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低温黄色预警,预计20日20时至23日20时,最低气温0摄氏度线将位于贵州南部至华南北部一带。为应对大范围寒潮和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当前,各地加大煤炭增产保供,发电机组应发尽发,...

    时间:12-21
  • 这里,是5G被寄予厚望的主战场

    原标题:这里,是5G被寄予厚望的主战场2019年6月6日,我国发放第一张5G牌照。如今,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覆盖广泛、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智能家居、刷脸支付、VR/AR设备、4K/8K高清显示……除了在消费领域带...

    时间:12-21
  • 夯实“中国制造”质量基础

    原标题:夯实“中国制造”质量基础  质量是制造业的生命,卓越质量是高端制造的标准。   我国长期致力于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今年初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开展先进标准研制、推广卓越质量管理实践...

    时间:12-21
  • 力争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原标题:力争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0日电 (记者崔爽)记者20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

    时间:1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