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专家:客观看待外资规模波动 吸引外资有诸多有利条件

2023-12-21 20:36: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记者孙阳)今年以来,外媒极力炒作“中国吸引外资下降”等话题,大加渲染外资撤离的悲观情绪,并以此唱衰中国经济。根据商务部12月2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年1-1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078家,同比增长3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0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仍居历史高位。

如何客观看待外资规模波动?多位专家学者表示,外资出现波动系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等多方面原因所致;外资数据显示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部分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增速较快;未来我国吸引外资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外资出现波动有多方面原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表示,应客观看待外资规模波动。外资波动受以下多方面因素影响:

全球跨国投资低迷。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显示,受俄乌冲突、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债务压力攀升、金融领域动荡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外需不振。2022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同比下降12.4%至1.3万亿美元,仅为历史高点(2015年、2016年均突破2万亿美元)的约六成,2023年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地缘政治风险显著上升,一些国家推动产业和资金回流,出台涉华投资限制措施。同时,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大力度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国际竞争愈加激烈。据UNCTAD统计,2022年各国出台的投资激励政策多达102项,同比增加50%以上。

疫情造成的冲击和影响尚未消退。疫情阻断了线下考察交流,造成跨国公司对中国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误读,影响了投资决策。今年以来,新设外资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外商投资特别是绿地投资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其间外资一般按项目建设进度陆续到资,数据波动属于正常。

随着外资规模增长至高位,外资增速早已放缓。改革开放初期,本土企业相对弱小,海外资本大规模流入中国,外资增长较快。2000年之前,外资规模年均增幅超过20%。2000年至2010年,增速依然较快,但随着基数增大,年均增幅已放缓至10%左右。2011年至2022年,基本进入了平缓增长的时期,年均增速只有3.9%。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已达到较高水平,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2022年1-11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到11560.9亿元人民币,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1-11月吸引外资规模虽出现同比下降,但仍是历史高位。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资减少。随着国内发展阶段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弱化,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比较优势变化发生梯度转移,这是经济因素决定的。

同时,随着中国本土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近些年,家用电器、通讯设备、工程机械等多个领域,都有国外公司迫于竞争压力退出中国市场的案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些公司出于风险考量,投资决策相对慎重,但有实力的企业不会轻易放弃中国市场。可以说,中国市场已经成为检验和磨砺企业竞争力的舞台。

外资数据呈现新亮点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表示,最新发布的外资数据呈现以下亮点:

一方面,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从引资结构看,1-11月高技术产业引资3866.5亿元人民币,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2%,较2022年全年提升1.1个百分点。此外,出现不少引资亮点细分领域,比如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7.6%、5.5%,建筑业、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2.8%和9.1%。

另一方面,从来源地看,部分发达经济体对华投资增速较快。英国、法国、荷兰、瑞士、澳大利亚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93.9%、93.2%、34.1%、23.3%、14.3%(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未来吸引外资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表示,展望未来,我国吸引外资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一是超大规模市场的吸引力。中国人均GDP已超过1.2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有4亿多人,全球规模最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些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增长性强的国内市场,将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很多外资企业表示,中国市场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

二是完整产业体系的支撑力。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的国家,产业配套能力和集成优势极强。

三是新发展格局的聚合力。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外资企业在联通国内国际循环、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方面发挥着独特的纽带桥梁作用,大有可为,前景广阔。

同时,利用外资是中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中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一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结合高水平经贸协议谈判,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开放,努力破除影响外资准入的隐性壁垒,保障内外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二是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诉求,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三是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在近期宣布的单方面免签政策、互免签证安排、加快恢复国际航班等基础上,切实打通堵点,提升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的便利化水平。随着中国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中国将始终是全球投资的热土。

  • 相关阅读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许海东:我国汽车业持续向好 政策支持与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发言。人民网记者 栗翘楚摄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许维娜)今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盛典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以“致敬时代 智领未来”为...

    时间:12-24
  • 魏建国:未来五年中国将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杜燕飞)今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盛典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以“致敬时代 智领未来”为主题,邀请政产学研的各界代表在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的时间...

    时间:12-24
  • 倪光南:开源RISC-V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杜燕飞)12月24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盛典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以“致敬时代 智领未来”为主题,邀请政产学研的各界代表在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的...

    时间:12-24
  • 严冯敏: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为契机 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严冯敏发言。人民网 马天翼摄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杜燕飞)今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盛典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以“致敬时代 智领未来”...

    时间:12-24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战静静:2024年我国汽车产业将迎来十大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战静静发言。人民网 马天翼摄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许维娜)12月24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盛典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以“致敬时代 智领未来”为主...

    时间:12-24
  •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携手生态加速智能网联汽车创新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发言。人民网 马天翼摄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许维娜)今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盛典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活动以“致敬时代 智领未来”为主题,邀请政...

    时间:12-24
  • 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揭晓

    人民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孙阳)今日,由人民网主办的2023“人民之选”汽车风云榜盛典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本次盛典活动聚焦“致敬时代 智领未来”的主题,邀请来自相关部委、行业机构、高校智库以及...

    时间:12-24
  • 引绰济辽输水工程隧洞段全线贯通

    原标题:引绰济辽输水工程隧洞段全线贯通  12月23日,随着掘进机巨大的刀盘破岩而出,引绰济辽工程总长173.757公里的输水隧洞全线贯通,向引绰济辽工程全面建成通水迈出关键一步。   据介绍,引绰济辽工程是从嫩...

    时间:12-24
  • “雪龙2”号再度停靠新西兰利特尔顿港

    原标题:“雪龙2”号再度停靠新西兰利特尔顿港 新华社“雪龙2”号12月23日电(记者周圆)北京时间23日凌晨,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再度停靠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开展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替工作。 “雪...

    时间:12-24
  • 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原标题:山西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新华社太原12月23日电(记者梁晓飞)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能源局了解到,经过5年试运行,山西电力现货市场自2023年12月22日起转入正式运行,成为我国首个正式运行的电力现货市场。 ...

    时间:12-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