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智驱创新 助力中国汽车全面智能化升级

2023-12-27 13:54: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当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正站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正在重塑汽车行业的未来图景。作为这一变革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我国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不仅关乎国内产业升级,也影响着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智能化已经不是一个选择,而是汽车行业的必然。”近日,多位业内人士在做客《人民车友会·致敬汽车创新力量》系列访谈时表示,在这场变革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汽车行业积极拥抱新技术,从智能制造到智能驾驶,一系列创新实践正在加速推进。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 助力汽车智能化创新发展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转型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在技术创新以及国家政策支持下,汽车行业的各个环节都在经历着深刻的智能化变革。

广汽研究院云服务与大数据专业总师黄敬表示,在政策支持的趋势和背景下,人工智能、5G、大模型等诸多新兴技术逐渐应用到汽车产业,并加速与汽车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汽车智能化转型。

黄敬表示,广汽研发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以及正在推进的高速NDA(高级领航辅助)、Robotaxi的示范运营等,除了提升智能化个性化的用户交互、推动产品创新升级之外,对于推进车端交互智能化以及“车路云”协同具有实践意义。

日前,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汽车智能化落地再迎政策催化。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撑及战略规划的引导下,技术创新、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

“我们要走车路云一体化的技术发展路线。”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首席专家、中汽科技(北京)总工程师秦孔建表示,目前大部分车辆还以单车智能为主,未来将通过车车互联、车路协同,逐步推进车路云一体化,最终实现汽车智能化。 

汽车智能化面临数据挑战、安全合规 产业需协同突破关键难题

电动化、智能化加速渗透,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换道超车的变革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全新挑战。在新发展阶段,数据驱动中的“长尾效应”、海量智能汽车集中式接入、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合规等问题,仍待行业破解。

秦孔建认为,想要解决“长尾难题”,需要通过海量的数据训练和研发攻关提升车辆敏捷性,也要推动已经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尽快落地。

针对智能驾驶“长尾难题”,华为公司副总裁、华为云中国区总裁张修征表示,华为云今年面向行业推出了盘古汽车大模型,通过大模型可以自动生成各种复杂、极端场景,让自动驾驶学习新场景的周期从两周以上缩短到2天内,加速自动驾驶的训练。“我们与Momenta共创智能驾驶数据治理新范式,将训练元数据读取速度提升了10倍以上, 实现了算法高效迭代与更新,为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研发提供支撑。”

Momenta公司CEO曹旭东也表示,Momenta创新的“数据飞轮”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应对数据的“长尾问题”,而可靠、稳定的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将极大助力提升产品研发效率,让“数据飞轮”快速、高效转动。

此外,数据安全也成为限制汽车智能化场景应用落地的主要因素。张修征表示,华为云对汽车行业充满敬畏,在“软件定义汽车”的下半场。“构建一个‘攻击不瘫、数据不丢、监管合规’的安全体系至关重要,车企需从架构、工具、流程、制度等方面保证车企业务系统的高可用。”

当前,智能汽车已经进入跨学科、跨领域、跨产业协同发展阶段,需要计算机、信息融合、人工智能、现代传感、网络安全等诸多技术领域协同推进。

智能汽车成发展共识 全面智能化升级未来可期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共识和发展的新方向。而中国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全面智能化升级的新时代。

“中国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布局已经走在全球的前列,这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指引,消费者对创新的开放和包容,我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域的强大技术储备,以及国内汽车人的锐意进取和自我革新。”秦孔建在访谈中如是说。

决胜汽车智能化,尽管需要经历转型“阵痛期”,但中国汽车企业仍充满信心。“中国的电动化、智能化已经在全球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和领先优势。”曹旭东表示。对于汽车智能化的企业发展与建设,他认为,一是要持续深耕用户体验;二是要夯实数字化底座;三是要更加开放,在国际舞台上创造价值。

“汽车本身的智能化、车企数字化以及全业务全球化在未来整个车企在发展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张修征表示。当前,电动化智能化产业链进入了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共研创新、协作共生,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他表示,企业要携手生态伙伴与客户,联合产学研各方,共同发挥产业聚合优势,为中国汽车智能化升级贡献力量。

  • 相关阅读
  • 2023年最“炫”的六大分子

    原标题:2023年最“炫”的六大分子 近日,美国化学会旗下C&EN杂志公布了2023年最“炫”的分子榜单。尽管这些分子很小,但其能量却很大,有些甚至可能改写教科书。 由茂金属弯曲而成的环茂烯 日本冲绳科学技术研...

    时间:12-30
  • 新策略揭示量子退相干复杂性

    原标题:新策略揭示量子退相干复杂性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策略,用于了解在具有完全化学复杂性的溶剂中,分子如何失去量子相干性。这一发现为定制量子相干性分子,以及通过...

    时间:12-30
  • 今冬究竟偏冷还是偏暖?

    原标题:今冬究竟偏冷还是偏暖? 12月以来,我国多地气温上演冷暖大逆转。民众普遍关注,与往年相比,这个冬天究竟偏冷还是偏暖? 12月29日,在中国气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对此进行...

    时间:12-30
  • 中国科学院与黑龙江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与黑龙江  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12月27日,黑龙江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哈尔滨举行科技合作会谈,并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汪克强表...

    时间:12-30
  • 我国首部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导则发布

    原标题:我国首部220千伏及以下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导则发布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华凌 通讯员杨臻)记者29日从中国电科院获悉,近日,由该院牵头编制的中电联标准《220kV及以下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

    时间:12-30
  •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竣工

    原标题: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  一号发射工位竣工 科技日报海口12月29日电 (记者王祝华)29日,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以下简称“一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作为国内新一代中型CZ-8火箭专用...

    时间:12-30
  • 多措并举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原标题:多措并举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科技日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崔爽)记者29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

    时间:12-30
  • 生态养海 绘就蓝色画卷

    原标题:生态养海 绘就蓝色画卷 12月29日下午,刘树杰的渔船带着渔获和垃圾,返航回到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玡镇西杨家洼码头。 “出海打渔时,一网下去经常捞上来塑料瓶等垃圾。我们会把垃圾挑拣出来,带上岸交给环卫...

    时间:12-30
  • 低碳生活推动绿色发展

    原标题:低碳生活推动绿色发展 前不久,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一场低碳阅读主题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积极参加。活动由成都“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举办,旨在引导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儿童了解并实...

    时间:12-30
  • 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原标题: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本报北京12月29日电 记者张翼29日从商务部获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加拉瓜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生效。 协定于2023年8月3...

    时间:12-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