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加速本土化进程 这家医疗企业因何与上海同频共振?

2023-12-30 18:42: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45载砥砺奋进,改革开放45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在对外开放中不断加速发展。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医疗行业继续驶入“快车道”。

在此期间,以GE医疗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坚持扎根中国,为中国带来了技术、管理、人才、设备等全方位的新鲜血液,为我国医疗行业融合创新发展贡献智慧。

2023年11月16日,GE医疗中国第三家“创中心”在上海浦东张江正式揭幕。

“上海有着非常好的营商环境。”GE医疗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在人才、营商环境、整个医疗生态体系等都具备优势的情况下,GE医疗决定在北京和无锡之后,把第三个“创中心”放在上海浦东张江。

作为浦东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GOI)成员,初期占地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上海“创中心”,将聚焦数字医疗技术和应用创新,打造赋能GE医疗中国研发的“智慧大脑”。中心成立伊始,就吸引了4家生态产业链伙伴入驻。

首批入驻合作伙伴,北京医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吕晨翀表示,“创中心”能够把医生的需求和设备厂商在医疗智能化过程中的需求聚合,快速找到与市场结合最紧密的研发目标。“正因为有GE医疗这样的企业,我们才可以提供更多的医疗使用场景。”他说。

当前,国产化已成为跨国企业在华布局的关键词,使其加速“本地化”发展的方式越发多元。GE医疗基于其对中国医疗需求的多年洞察,也开启了全系产品供应链本土化的进程。

在张轶昊看来,GE医疗是站在中国看中国。跨国企业必须能够生产真正的中国产品去满足客户需求,GE医疗也要从一个外来者变成了一个扎根中国、为中国服务的真正的中国公司。

据了解,2023年4月,GE医疗正式宣布企业战略升级为“全面国产、无界创新、合作共赢”,旨在进一步深耕中国。数据显示,近年来,GE医疗国产化率由30%上升至80%。

GE医疗中国首席技术官孙旭光表示:“我们做产品不应该是闭门造车,而是整合内部资源,建立外部资源,从而消除国别产业和行业的界限。”

GE医疗在全面国产化的进程中,以开放拥抱合作共赢,其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能近距离感知创新温度。

瑞龙诺赋(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长征认为,GE医疗有很强的创新基因,他的影像产品尤其是三维图像的重建,对于公司发展来说有重要意义。

“时刻要记住你为谁服务,能够为谁提供价值,这是GE医疗在中国扎根那么多年,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马长征说。

随着新一轮数字浪潮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医疗产业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超声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会长何文看来,医疗器械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精准诊疗。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无论是在精准性还是安全性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在张轶昊看来,未来10年全世界医疗行业的变化会远超过去百年医疗行业的变化,而真正推动这些变化的核心是数字化、人工智能、云计算。

“要让外企在中国种下‘种子’,让它们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最终成长为一棵大树。”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表示,当前全社会对开放、吸引外资已经达成了共识。外企面对中国这样的“热土”,是愿意在这生根开花的。

对于未来,张轶昊充满信心,他表示:“中国医疗市场现在是全世界的第二大医疗市场,我们相信中国医疗市场一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疗市场,我们也很希望在这里生根。”(实习生王琦、高荣对本文亦有贡献)

相关链接:

双向奔赴 激发新动能 苏州与高通为何相互青睐?

惺惺相伴30载 这个国际品牌为何坚持扎根广州?

以开放拥抱竞争 这家跨国车企加码中国低碳未来

  • 相关阅读
  • 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 看五家银行机构如何做好“五篇大文章”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把绿色金融融入各类金融服务”“运用金融科技扩大小微企业服务覆...

    时间:01-03
  • “一种一策”阻击“不速之客”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取得积极进展

    人民网北京1月3日电 (记者李栋)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3年,各级各部门坚持遏增量与清存量相结合,强化源头预防、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扎实推进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违法放生...

    时间:01-03
  • 元旦旅游市场迎 “开门红” 假日消费热潮涌动

    “这个元旦东北太火爆了,洗浴中心等位150号起步。”来东北旅游的上海游客王女士说。 2024年元旦假期,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假日经济热度不断升温。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元旦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

    时间:01-03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能源车重塑产业生态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黄盛)2023年前三季度GDP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2023年1—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4.3%,较2022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较2022年...

    时间:01-02
  • 特色农产品借电商“出山” 兴趣消费激发更多乡村关注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许维娜)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创新农货销售模式、开展电商技能培训……近年来,我国农村电商在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等方面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今年...

    时间:01-02
  • 打好水土保持“组合拳” 绘就美丽生态新画卷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2023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水土保持领域人民最...

    时间:01-02
  • 业界:筑牢互联网基础资源 推动中文网址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界携手加大力度筑牢互联网基础资源,推动中文网址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正在为广大网友提供更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提升中文互联网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创新。在近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时间:01-02
  • 王巍:汇聚各方力量 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夏晓伦 )“绿色不仅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必须更加坚定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微博COO、新浪移动CEO、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巍在新浪新...

    时间:01-02
  • 夯实血液生态产业链 海尔集团入股上海莱士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焦磊)随着“十四五”时期各地血浆站计划持续落地,血液制品行业正吸引更多资本进入。日前,海尔集团宣布,其已与医疗健康企业及血浆制品生产商基立福达成战略合作,海尔集团将以总价125亿人...

    时间:01-02
  • 突破1.7亿吨 2023年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创历史新高

    人民网北京1月2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3年三峡枢纽航运通过量达1.74亿吨,同比增长8.77%,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1066闸次,通过量1.69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614厢次,通过量478...

    时间:0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