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深度融合带动创新 人工智能赋能行业转型升级

2024-03-27 09:40: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如约而至,一年一度的“博鳌时间”再次开启。

论坛发布的《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报告》(下称《报告》)显示,伴随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技术加速迭代,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创新技术群体突破、行业应用融合发展等新特点,不仅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在持续改善人类福祉方面潜力巨大。

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现场。人民网 王绍绍摄

凝聚博鳌共识,贡献博鳌智慧,提出博鳌方案。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效提升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效率,深度赋能产业升级,为亚洲乃至世界各国经济合作共赢提供了新的机遇。

科技创新助力技术突破

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技术创新驱动人工智能产业蓬勃发展,以原创算法、开源系统等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助力人工智能发展迭代。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13.9%,相关企业数量达4482家,人工智能产业链已覆盖芯片、算法、数据、平台、应用等上下游关键环节。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和各个行业深度融合。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开发更多领域,助力人们研究新材料和新环境。”首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主编Kyoung Mu Lee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挖掘更大的潜力,数据、算力、芯片、能源等方面的创新正在加速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在博鳌亚洲论坛咨委、芬兰前总理阿霍看来,人工智能的出现让人们有信心很好地解决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创新性技术的应用和实施将惠及千家万户。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人类对空间的探索更加强有力和深入。人类能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改善固有的环境条件,打造出更适合居住的生存空间。”澳门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澳门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院院长张可可说。

多位与会嘉宾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开展科技创新、夯实技术底座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要推动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础性原创性技术突破,提升智能芯片算力水平。

“在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创新浪潮带动下,预计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应用等各环节将迎来快速迭代演进和探索突破的关键时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中长期看,大模型将与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交通等诸多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并可能成为科学发现的新范式,不断提升创新效率、拓展应用领域、提高生产效率,有望成为各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赋能工具,带动更大范围创新。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助力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无人驾驶、VR体验、智慧家居、智能制造……随着技术发展与成熟,人工智能正在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影响着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报告》提到,人工智能不仅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医疗等领域持续赋能,更在科学研究领域表现出突破传统科学研究能力瓶颈的巨大潜力。

业内专家介绍,“人工智能+”指的是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础性、驱动性的技术力量,与制造、医疗、教育、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从而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

依托铁路大模型,高铁巡检机器人实现了多模态融合诊断技术的精准应用,极大提升了铁路检修的安全性和效率;矿山大模型推进了人工智能大规模“下井”;气象大模型通过AI推理的方式解决气象的预测难题,使用一张卡就可以预测出来7天的天气……

“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将推动人工智能有序赋能重点领域,加快重塑产业生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余晓晖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将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多位与会嘉宾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量,应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技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构建统一规范标准

引导技术“智能向善”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取得突破,在科技赋能的同时,先进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也逐步显现。例如,人工智能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可能导致个人隐私泄露、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可以通过生成虚假照片或视频等,助长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还可能带来伦理问题、军事安全风险等。

针对人工智能失控或被恶意滥用所导致的风险,《报告》指出,要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可能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建制度、立规矩,研究制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服务、标准、安全等规制,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在建构统一的规范标准、保障人工智能领域安全健康发展方面,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2023年8月15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施行。作为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法律文件,这一办法从技术发展与治理、服务规范、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规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

2024年1月17日,工信部发布《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了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以更好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健康发展。

如何防范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风险,保障人工智能为人类福祉服务?与会嘉宾认为,想要利用好和管理好人工智能,需要用“非人工智能”的方式,充分发挥制度和规章的力量,预防人工智能无序发展。

就促进人工智能有序向善发展等问题,专家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加速发展,不断催生新行业、新赛道、新模式,是布局未来产业的重要抓手。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复杂性,要将安全措施贯穿于全生命周期之中,助力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内容生态,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行业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 相关阅读
  • 我国首次完成全国683个城市城区范围确定

    人民网北京3月27日电 (黄盛)据自然资源部27日消息,目前,我国首次完成了全国683个城市城区范围确定。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空间标准和相应监测手段,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主要依靠地方填报,各地对于‘城区’统计口...

    时间:03-27
  • 凌汛期历时135天 黄河封冻河段全线开通

    人民网北京3月27日电(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3月27日,黄河内蒙古河段全线开河,凌汛期历时135天,标志着黄河2023—2024年度防凌工作顺利结束。本年度黄河凌情总体平稳,未发生凌汛灾害。 水利部发布的凌情通...

    时间:03-27
  • 自然资源部:统筹安排全年土地利用计划

      中新网3月27日电 自然资源部27日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副司长李亮在会上表示,土地利用计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专项计划,其年度规模和配置方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时间:03-27
  • 我国首次完成全国683个城市城区范围确定

      中新网3月27日电 自然资源部27日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二级巡视员王伟在会上介绍了我国首次完成全国683个城市城区范围确定有关情况。  王伟介绍,按照国务院要求,自2019年7月起,自...

    时间:03-27
  • 新华·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发布 一季度油松苗涨幅居高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最新发布的“新华·中国(合肥)苗木价格指数”2024年第一季度运行情况显示,截至2024年3月,全国油茶苗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6.34%,环比上涨4.41%;全国油松苗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28%,环比上涨...

    时间:03-27
  • 潘功胜:亚洲国家应合作推动IMF份额改革,实现份额占比调整

      中新网3月27日电(尹倩芸)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上表示,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以份额为基础的国际金融机构,当前IMF份额占比难以反映成员国在全球经济的相对地位。亚洲国家应...

    时间:03-27
  • 自然资源部:1-2月全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面积37591.70公顷

      中新网3月27日电 自然资源部27日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副司长李亮在会上介绍了2024年1-2月用地审批相关情况。他透露,2024年1-2月,全国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准面积37591.70公顷...

    时间:03-27
  • 张亚勤称无人驾驶安全性比人类高N倍

      中新网3月27日电(记者 王晓斌)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期间举办的“AIGC改变世界”分论坛上表示,这些年他过半的时间都在开展无人驾驶、无人车相关的科研工作...

    时间:03-27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

      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3月2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京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就全球和中国经济形势、支持自由贸易、加强多边合作等深入交换意见。图自商务部网站  王文涛表示,2...

    时间:03-27
  • 产业焕新,点“发”成金

      产业焕新,点“发”成金(现场评论)   ——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⑮  时刻捕捉市场变化,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传统产业就能“强筋健骨”,在市场中保持竞争力  黑色垫发片、金色空气刘海、彩色...

    时间:03-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