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书写“水文章”念活“治水经”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2024-03-28 09:48: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今年,“推进国家水网建设”“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抓好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防治”“支持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发展”等系列措施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为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指明路径。

近日,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陈敏做客人民网访谈间。陈敏表示,今年,水利部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充分发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安全效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春回大地,踔厉奋发开新局。多地水利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在福建泉州,白濑水利枢纽工程抢抓进度,力争在汛期来临前完成施工;在甘肃省,186个水利项目集中开工复工,包括增发国债、省政府为民实事等项目;在湖南,各地落实资金近1.3亿元,基本完成574处水毁工程修复任务,2处工程险情正在抓紧处置……

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实施水利项目4.1万个,其中新开工水利项目2.79万个,同比增长11.5%;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同比增长10.1%,创历史最高纪录;吸纳就业273.9万人,同比增长8.9%,充分发挥了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作用。

据有关机构研究成果显示,重大水利工程每投资1000亿元,可以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49万个。

陈敏表示,水利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创造就业机会多的特点,在稳增长、促就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今年,我们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推进国家水网建设。”

陈敏介绍,今年将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推进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东线后续工程前期工作。同时,推进骨干输排水通道建设,新开工四川引大济岷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推进甘肃白龙江引水、青海引黄济宁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在建的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滇中引水、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重大工程建设进度,完善区域水资源配置体系,提升区域供水保障能力。

陈敏表示,力争开工建设贵州花滩子、广西洋溪和福建上白石等一批大型水库,推进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前期论证。同时,开工建设江西峡江、湖南梅山、云南潞江坝等大型灌区,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

推进灌区现代化建设 兜牢粮食安全底线

一年之计在于春。进入三月,我国春耕备耕由南向北展开,全国大中型灌区也陆续开闸春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大中型灌区已成为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阵地。“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建成耕地灌溉面积10.55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5%,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陈敏说。

粮食生产的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今年,水利部在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对此,陈敏表示,水利部将持续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兜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一是做好农田灌溉顶层设计。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做好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衔接,加快完善印发《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

二是加快灌区建设改造。依托国家和地方水网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通过新增国债和“两手发力”等途径,支持1000多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完善灌排工程体系,合理增加灌溉面积。

三是加强灌区骨干与田间工程衔接。指导督促地方强化大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衔接,优先将大中型灌区耕地灌溉面积建成高标准农田,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等问题。

四是加强灌区用水管理。强化大中型灌区取水许可、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持续推进49处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持续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做好作物时令灌溉供水保障,实现应灌尽灌。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88条(个)母亲河(湖)复苏行动;保持永定河全年全线有水;实现漳河等26条河流全线贯通;稳定白洋淀等9个湖泊生态水位……一组组数据,谱写出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新篇章。

陈敏认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水利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护治理江河流域生态,促进人水和谐共生?

“我们将不断强化河湖生态用水保障。”陈敏表示,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统一配置。严格取用水总量控制和生态流量泄放管理,健全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响应机制,保障171条跨省、546条省内重点河湖基本生态用水,有序推进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流量核定与保障。

同时,强化江河湖库保护治理。陈敏表示,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加强重要江河源头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开展7400条(个)河湖健康评价。推进幸福河湖建设。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强化涉河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加强乡村河湖库管护和山区河道管理。

地下水是最大的可利用淡水资源,是全球水循环的活跃组成部分。地下水超采治理是国家水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

陈敏介绍,水利部将公布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指导地方加快地下水禁采区、限采区划定。实施地下水超采动态预警,强化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继续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华北地区深层地下水人工回补试点。全面推进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

“最后,要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陈敏表示,通过完成流域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加快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等措施,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水土流失预防保护,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陈敏表示,下一步,水利部门将持续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强化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加快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治理,着力解决部分流域区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问题,使有限的水资源有效支撑和保障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 国家邮政局发布2023年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国家邮政局网站消息,3月28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邮政快递业服务现代农业品牌项目情况。国家邮政局新闻发言人、市场监管司司长林虎表示,2023年,国家邮政局在原有快递...

    时间:03-28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起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典型案例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28日消息,为持续推进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根据工作安排,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现公布第四批20起典型案例。具体如下:  1.河北省广宗县市场监管局查处广宗县茗悦轩...

    时间:03-28
  • 中国终止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

      中新网3月28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发布关于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所适用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复审裁定的公告,公告自2024年3月29日起执行。  公告显示,商务部裁定,鉴于中国相关葡萄酒市场...

    时间:03-28
  • 《一路生花的云南》 鲜花经济:彩云之南用繁花绘就时代新画卷

      中国日报网3月28日电 2023年,云南省全省鲜切花生产面积和产量均稳居全球第一位,被誉为“亚洲花都”的昆明斗南全年鲜切花交易额更是高达135.7亿元。  云南鲜花产业的繁荣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时间:03-28
  • 市场监管总局:清理4218件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

      中新网3月28日电 28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4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全面总结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成效,加快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介绍...

    时间:03-28
  • 谁来为防伪码“防伪”?“国”字头查询网站也不可靠

      调查| 谁来为防伪码“防伪”?“国”字头查询网站也不可靠  扫描商品防伪二维码显示为正品,包装和使用感受却有出入。有消费者反映,购买商品后遭遇虚假防伪码和“自制”防伪查询网站,联系官方渠道查询才让虚...

    时间:03-28
  • 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 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上午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介绍,上海持续推进“五个中心”建设,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  据介绍,2023年,上海GDP总量达到4.72万...

    时间:03-28
  • 培育劳务品牌 带动就业增收(两会后探落实)

      “赵州梨农”“赞皇枣农”……河北石家庄持续创建42个特色品牌  培育劳务品牌 带动就业增收(两会后探落实)  核心阅读  打造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强业务培训,帮助村民提升职业技能;构建服务...

    时间:03-28
  • 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部署今年重点任务 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能

      本报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王珂)2024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近日在浙江宁波召开。会议提出,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要进一步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在稳增长、扩内需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

    时间:03-28
  • 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为发展蓄势赋能

      1—2月,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6.7万公顷,同比增长4.8%  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为发展蓄势赋能(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今年以来,自然资源系统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1—2月,我...

    时间:03-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