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宠物“免费领养”还是“强制销售”?宠物消费面临维权难

2024-03-29 16:04:40

来源:羊城晚报

消费者在店里看宠物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詹淑真

  “免费领养宠物”“30天内猫瘟猫传腹包治包换”“终身免费护理”“多家宠物合作医疗机构护航”……一些宠物店打出类似的宣传信息,让不少消费者颇为心动。

  免费领养并不一定都是骗局。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免费领养”宠物的背后,往往带有各种附加条件,如签订领养协议、定期充钱到指定商城购买宠物用品。甚至有些商家涉嫌利用“病宠”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在签订捆绑协议后,面临售后差乃至解约难、维权难等问题。在社交媒体和多个消费平台,可以看到大量的相关投诉。

  免费领养,还是贷款买宠物?

  “免费领养”似乎正成为宠物消费的热门模式。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广州天河区的一家宠物领养馆,门口标语写着“领养不是终止,服务刚刚开始”。走进店里,可以看到英短、加菲、美短卷耳、布偶等品种的猫咪,并标有相应的领养价格。

  “我们有两种领养猫咪的模式:一种是按照市场价直接购买;还有一种是领养价,是免费或者较低价格就能领养的,但要签订一份领养协议,保证领养人有能力照顾宠物。”店员介绍。领养条件要求:1.领养人满18周岁 2.芝麻信用分550分以上 3.能够承担猫咪日常消耗的生活费。免费领养或者小偿领养的猫咪是根据品种每个月的基本开销定一个生活费(正常是200-600元)。钱从支付宝里扣,保障计划是24个月。

  店员表示,签协议的目的是防止转卖、弃养、虐待等行为。他还提到,店铺提供售后保障,30天内猫瘟猫传腹包治包换、15天内猫咪小毛病免费提供药护、包三针疫苗、终身免费护理、终身免费养护协助等。

  “每个月的钱不是买猫分期,而是在商城给买猫粮猫砂等吃用的。”店员解释,“也是给‘家长们’降低前期购入猫咪的成本,把购买的费用换成饲养的费用。”

  也就是说,某些“免费领养”宠物的实质,是把买猫的成本转移到其他成本上。根据200元—600元一个月的生活费,两年支出的费用在4800元—14400元。“如果领养人在14天内弃养动物,需要付违约金1500元;如果在14天之后弃养,需要付违约金大概是3000元。”店员说。记者查询发现,如果消费者直接买猫,小程序上猫的标价为2800元-12800元。因此,有消费者质疑“免费领养”不过是一个幌子,实质上是以分期的方式贷款买宠物。

  记者注意到,在广州乃至全国各地,采取类似方式推出“免费领养”模式的宠物店不在少数。

  为什么商家喜欢用“免费领养”的口号?有业内人士认为,“免费”这个词本身就会吸引人们的注意,降低了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和消费预期,让人们更容易迈出领养宠物的一步。此外,尽管宠物领养本身可能是免费的,但宠物主人需要为宠物购买食物或者其他用品等,也能带动宠物店相关产品和服务的销量增加。

  “病猫病狗”投诉多

  需要指出的是,领养宠物的本意是救助流浪动物,却成为一些商家赚钱的商业模式。

  在“免费领养”之外,领养者与商家签订的领养协议,往往因为中断购买产品、宠物生病、死亡等原因,产生大量纠纷。在“宠物领养”相关话题下,不少用户发帖提到“免费领养骗局”“猫咪生病”“维权”等内容。

  在广州海珠区江南西路某品牌猫咪领养馆领养了一只猫的曾女士,日前跟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2月14日晚把猫带回家,它就有点生病的样子,15日一直流鼻涕,16日开始食欲不振。这种现象非常反常,像是猫本身就有问题”。为此,她在17日中午就把猫还给领养馆。“谁家健康的小猫带回家第二天就开始生病?”曾女士提出解除领养协议。此前,在签订领养协议时,她通过支付宝的“微分呗”开通了分期协议,如果每月没有固定还上钱款,就会影响信用。

  但店员表示需要赔偿违约费才能停止协议,理由是“现在是你自身原因不想养了,你把猫咪扔在我们店里也是不能解约的,而且猫咪寄养每天会有90元费用,是按天算的。”根据合同,曾女士(乙方)在协议签订7天内因个人原因退宠物,需要赔偿甲方2500元。

  “我是不会赔偿的。这是我的错吗?”曾女士对此有诸多不解,“难道因为是活体售卖,就能给我不健康的猫咪吗?”此外,她认为该宠物店的检查并不正规。回想带走小猫时的场景,“就是单纯的体格检查,甚至不是医生,只是饲养员。”

  记者查询发现,在广州,该品牌连锁宠物馆就有4间分店。在社交媒体上,曾女士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令她意外的是,得知她的经历后,有9个同样是在广州这家品牌不同分店遇到糟心事的领养人向她倾诉了类似的烦恼。其中一个在天河区体育东店领养猫的人告诉她,从2月13日领养猫,到2月22日猫死亡,仅经过9天的时间。

  记者注意到,在大众点评,不少网友质疑该体育东店的卫生环境和宠物的健康状态。有人直言:“第一次进入一家宠物店如此气愤的,我没消费就不讨论领养价格问题,但看到这么多只猫猫的精神状态以及生存环境,真的很心寒~这些人像是借些‘爱心领养’来圈爱宠人士的钱……”还有人提到,商城里的产品很贵,价格虚高,还是很少听到的品牌,质疑该店销售的是劣质猫粮。

  记者根据网上的地址来到这家门店,刚走进店内,就闻到浓重的宠物粪便的味道,有些猫咪看起来精神萎靡,几只小狗被关在笼子里,底下有不少未清理的粪便。

  难解除的合同成矛盾焦点

  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免费领养、每月扣费购买商家指定产品、宠物实际购买价虚高、宠物健康等问题,已成为宠物行业纠纷的高发。据公开报道,不少领养人遭遇宠物突然死亡、但还要分期支付领养费的困境。情况各有差异,但难以解除的领养合同成为矛盾的关键点。

  “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曾女士对记者坦言,自己尝试了多种办法维权,但并没有太多效果。“我向12315投诉了,对方说协商不成功,建议上诉。”曾女士向记者展示的广州政务回复显示:江南中消委会收到投诉联系商家和投诉人协商,经协商,商家反馈店内有提供免费治疗方案,不接受无偿解决,拒绝和解。调解失败,终止调解。建议投诉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曾女士还表示,自己还曾向当地派出所报警,但警察说之前因类似的事情已出警多次。但因为签了合同,警察也没办法解决。

  有业内人士表示,活体动物的销售,在缺乏具体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市场监管部门难以认定商家具有违法行为,其中会有不少商家打“擦边球”,例如和商家签的是领养协议,这并不属于销售行为,而是赠与行为,这某种程度上就规避了市场监管。

  “上诉也不行,因为合同里约定,要先上诉,得先去仲裁。去哪里呢?这家店的老板的老家江西赣州。”曾女士十分气愤,认为协议里一环套着一环,消费者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金钱成本才能维权。她签订的合同中,确实有一条:“由本协议所发生的一切纠纷,双方应友好协商。若协商未果,双方可提请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按照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仲裁。”

  那么,如果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能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对此,上海秦兵(北京)律师事务所刘馨远律师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合同里约定仲裁条款,是可以的。仲裁和诉讼是维权的两种途径,选择仲裁就不能选择法院诉讼,除非约定仲裁不明或无效。

  好消息是,曾女士日前告诉记者,其已通过扣款平台顺利解约。“我找了个律师,请他起草了律师函。整理好相关资料和图片之后,联系了微分呗平台。工作人员在了解了具体情况之后,就帮我解约了。”

  “免费领养”如何规避风险?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关于签订领养协议的“免费领养”纠纷不断。为何频繁出现此类情况?若要签订类似条款,消费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刘馨远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领养人法律意识不足,警惕性不高,容易被“免费领养”所迷惑, 同时,对于宠物消费市场的法律监管,在惩戒落实上并不是很严格,造成监管缺失。

  他建议,消费者在决定之前,最好在网络和媒体上查看相关案例,分析是否容易产生纠纷以及产生什么纠纷。此外,在签订类似合同条款时,首先要细看全文,尤其是领养规则和发生疾病或死亡等突发事件的处理规则,若感觉超出正常承受范围,就需要认真考虑是否决定“免费领养”。

  如果宠物店以“免费领养”名义,实际却高价出售病宠,属于什么行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对此,刘馨远表示:“这属于严重的欺诈行为。如果‘免费领养’之前,就属于病宠,这就相当于重大隐瞒,属于可撤销或无效的合同,宠物店不仅要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严重,还可能触发刑事责任。”

  当消费者遇到不平等的领养合同时,有哪些方式可以解约?业内人士建议,可以先和商家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12315平台投诉。若商家行为涉嫌违法,消费者也可以请市场监管部门介入。此外,还可以选择在媒体或投诉平台上曝光、仲裁或诉讼等方式。

  在具体的实践中,消费者应查看保障计划中的解约条款,了解解约的具体条件和流程;如果发现计划中有任何违反消费者权益的条款或行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协议内容、支付凭证等,并与宠物领养馆进行协商,表达解约的意愿,并提出合理的申诉要求。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宠物行业标准缺失,缺少监管或成为宠物经济发展的硬伤。破解宠物消费维权难,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违法违规惩罚力度,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以及提高消费者认知,可以有效促进宠物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进而推动宠物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相关阅读
  • 青海“海南州故事”彰显绿色算力发展优势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赵凛松 李隽)“青海有一个地方叫海南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靠挖矿卖资源,不仅没有让群众增收,反而破坏了生态环境。进入新时代,海南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戈壁滩上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

    时间:03-29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助力2400多万户经营主体以承诺方式取得许可或修复信用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国璇)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改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29日在北京表示,市场监管总局强化信用助企服务,2023年助力...

    时间:03-29
  • 杨伟民:“中国见顶论”实属荒谬 一季度经济或迎开门红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李金磊)前两月中国多项经济数据超出预期,如何判断全年经济走势?如何进一步稳定房地产行业和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又怎样看待“中国见顶论”?  围绕上述经济热点问题,十三届...

    时间:03-29
  • 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关注日本小林制药有关产品风险

      中新网3月29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29日晚间,中消协发布消费提示:关注日本小林制药有关产品风险。  中消协称,近日,根据媒体报道,服用日本小林制药公司(以下简称小林制药)生产的红曲胆固醇颗粒、纳豆激...

    时间:03-29
  •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成上海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抓手

      中新网上海3月29日电 (记者 缪璐)2024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投资促进会29日举行,本次促进会以“链接世界 智享未来”为主题。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宏韬在会上指出,汽车是上海制造...

    时间:03-29
  • 中国央行与北京市联合召开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推进会

      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夏宾)近日,中国央行与北京市联合召开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强化协同合作,指导督促各部门、各区及在京金融机构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优化支付服务工作。  会议强调,3月...

    时间:03-29
  • (经济观察)小米造车,前景几何?

      中新社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经过几个月的价格猜想之后,小米汽车终于正式发布。尽管拥有诸多优势,市场空间也足够大,但在电动车纷纷降价的背景下,小米汽车遇到的挑战也可谓不小。  小米28日晚的发布...

    时间:03-29
  • (申城风景线)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花经济”拉动乡村振兴

      中新社上海3月29日电 题:生态颜值变经济产值 “花经济”拉动乡村振兴  中新社记者 李姝征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又逢申城赏花时,在上海浦东,朵朵桃花化生态颜值为经济产值,“花经济”正拉动乡村振兴...

    时间:03-29
  • 报告:中国高端消费市场规模达1.66万亿元

      中新社上海3月29日电 (记者 缪璐 谢梦圆)胡润研究院29日发布的《2024胡润至尚优品—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中国高端消费市场规模达1.6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微升,主要来...

    时间:03-29
  • 青海“六个中国第一”助推绿色算力

      中新社北京3月29日电 (赵凛松 李隽 刘洋)“实践中我们实现了‘六个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占比全国第一,绿色金融覆盖率全国第一,电网碳排放因子水平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制定绿色算力地方标准,建成全国第一个...

    时间:03-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