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好内容拥抱新技术 网络视听为更多行业赋能——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观察

2024-03-31 08:31:0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好内容拥抱新技术 网络视听为更多行业赋能——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观察

新华社记者李倩薇、张海磊、周以航

2023年,我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在3月28日至3月30日于成都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2000余家业内企业和机构、近万名嘉宾齐聚,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与新变革。

行业规模创新高 新机会不断涌现

本届大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网民使用率98.3%,网络视听“第一大互联网应用”地位愈加稳固。2023年,包括长视频、短视频、直播、音频等在内的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万亿元。

在本届大会上,微短剧成为热议的话题。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说,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规范+引导”双护航下,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数据显示,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占比达39.9%,2023年其市场规模近400亿元。

3月28日,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新技术与精品节目展”现场,参展商给参会者介绍VR虚拟现实产品。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

网络视听也成为国际传播新主力。爱奇艺创始人龚宇介绍,2023年,我国国产剧已成为泰国最受欢迎的娱乐内容,爱奇艺国际版华语剧集的播放时长也大比例增长。“精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是微短剧未来的发展方向。”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王娟说,2023年,腾讯视频海外微短剧用户规模同比增长49%。

5G+、AI+等新技术正与网络视听产品不断融合。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颜忠伟说,咪咕通过技术、媒介与场景融合,将视频彩铃升级为移动融媒形态,不断打造新质内容,加速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

赋能文旅产业发展 多维度助力乡村振兴

从淄博、哈尔滨到天水,去年以来,线上短视频的火热带来线下文旅消费的热潮。

“我们用沉浸度强的短视频和直播内容传播城市形象,吸引了大量游客线下打卡。”哈尔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兰峰说,在这个冰雪季,哈尔滨的相关阅读量达1350亿次,哈尔滨的机场游客吞吐量同比增长80.03%,铁路游客量同比增长107.5%,春节假期哈尔滨日均文旅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30.2%。

在网络视听的助力下,东北的“冷资源”成为了热经济,2024年春节假期,吉林长春、辽宁沈阳、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文旅消费也大幅度增长。

短视频、直播等形态不仅在助力农产品销售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也推动了乡村文旅。2023年,乡村篮球赛事“村BA”在快手火爆出圈,贵州站、宁夏站、广东站三场“村BA”赛事直播总观看人次均超过3亿,促进了当地乡村旅游的火爆。

3月28日,“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文旅—广电合作启动仪式在第十一届网络视听大会上举行。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作为新业态的微短剧也成为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力量。今年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旨在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交融,推动文旅与广电融合发展。

“每一座城市都是一个宝藏IP。”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汪文斌说,微短剧与文旅的融合,将有助于微短剧的精品化发展,也有助于为文旅产业创造新的增长点。

新技术带来行业新变革

本届大会上,AIGC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在网络视听行业中的应用成为热议的话题。

龙年春晚用AI技术实现李白与西安市梦幻联动,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开播,数字人参演电视剧并与真人演员搭戏,使用AI技术的综艺节目、动画片、纪录片不断涌现……技术的变革正加速推动视听产业迭代升级。

3月28日,人们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新技术与精品节目展”展厅参观。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工夫影业总经理陶昆表示,虚拟拍摄技术为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降本增效,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法。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认为,影像生产的逻辑和制作方式都在被大模型改变,面对迅速变革,创作者要充分做好对大模型的提示和训练,同时,审美也成为选择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技术不可取代人类之处。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必不可少的规范与引导。本届大会上,举行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数字人身份标识规范》行业标准制定启动仪式。《规范》旨在通过明确身份标识保障技术和内容的安全可控,维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促进数字人产业健康发展。

新技术也正被运用到公益事业发展中。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付海钲说,中国传媒大学正利用AIGC技术创作无障碍电影,用700部无障碍电影和讲述稿建立起无障碍电影大模型,助力公益事业发展。

  • 相关阅读
  • 超1100亿元材料化工项目将落地四川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 (单鹏)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材料与化工产业专题对接活动31日下午在成都举行。在现场签约环节,高纯钛、光伏、锂电等材料化工领域共47个产业化项目签约落地,签约金额达1105亿...

    时间:03-31
  •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开幕 签约逾千亿元

      中新网成都3月31日电 (单鹏) 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31日在成都开幕。开幕式现场共签约项目22个,其中21个产业投资项目,协议投资1048亿元。  开幕式上,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晓晖在致...

    时间:03-31
  • 新增三大赛道 2024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启动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赵明) “北京银行杯”2024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31日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大赛设置六大赛道,新设乐游中轴、中轴纹样和美好生活赛道。2024北京中轴线...

    时间:03-31
  • 2024夏秋航季东航在广东多座机场新增及加密航线

      中新网广州3月31日电 (郭军 唐珩 陶涛)3月31日,民航2024夏秋航季开启。东航在广东多座机场优化航线布局,为大湾区旅客出行提供新助力。  记者从东航了解到,在新航季,东航(含旗下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一...

    时间:03-31
  • 福建召开春季农业生产暨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

      中新网福州3月31日电 (刘文标 郑江洛)31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在宁德福鼎市召开全省春季农业生产暨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展示智慧农业发展最新成果,对全省春季农业生产作了强调部署。  会议现场发布“福农优品”...

    时间:03-31
  • 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业界在沪热议国产算力产业如何崛起

      中新网上海3月31日电 (记者 郑莹莹) 当人工智能的发展来到一个新的“升级路口”,算力成为其加速的一大关键。31日,无问芯穹在上海发布能支持20多个模型和10余种计算卡的“无穹Infini-AI”大模型开发与服务平台,...

    时间:03-31
  • 报告: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 (曾玥)“新质生产力学术研讨会暨图书发布会”30日在北京举办,会上发布了图书《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生产力指数研究报告(2012-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呈现...

    时间:03-31
  • 春秋航空2024“沈沪甬兰”四地联动包机首航桂林

      中新网桂林3月31日电(欧惠兰) 3月31日,来自沈阳、宁波、兰州等地的近600位游客,乘坐春秋航空旅游包机落地桂林两江国际机场,开启他们畅游桂林的旅程,拉开了春秋航空2024“沈沪甬兰”四地联动970架次包机来桂活...

    时间:03-31
  • 诗韵赋橙香 重庆奉节脐橙借《中国诗词大会》扬帆出海

      中新网重庆3月31日电 (马佳欣)“咱们家橙子熟了,马上就要坐上国际航班,远销到东南亚了。”30日晚,《2024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第4集播出。重庆奉节“新果农”栗少林通过诗词短片,将自家智慧果园的丰收景象呈现在...

    时间:03-31
  • 河北崇礼后冬奥首个完整雪季接待游客逾440万人次

      中新社张家口3月31日电 (李晓伟 肖光明)据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3月31日消息,2023-2024年雪季(2023年11月8日至2024年3月30日),崇礼已接待游客441.2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43亿元人民币。...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