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设立 更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2024-04-08 09:56: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黄盛)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为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据介绍,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人民币,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对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政策接续,在总结两项工具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完善,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更好满足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领域的融资需求。

落实政策部署 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已经提出要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一季度例会指出,适当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用足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加大对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支持。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正式设立实施并明确了发放对象及额度、利率等细则,是对此前表态以及2023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据了解,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科技创新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两次。202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支持制造业等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向人民网财经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在整合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是调整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服务的有力措施。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向人民网财经表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设立是对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的精准支持。同时也是对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的有力支撑,将助力银行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满足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等科技创新领域,以及工业、农业、建筑、教育、交通、文旅、医疗等设备更新改造领域的融资需求。推动其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我国实体经济整体企稳向好。

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此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保持了1.75%的利率,低于当前MLF利率2.5%,以及国有六大银行和招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95%,将直接有助于支持范围内的21家银行降低负债成本。

温彬表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一方面可以将存量的相关领域贷款进行申报,获取低沉本再贷款;另一方面可以为新发放的相关领域贷款降低成本。他说,考虑到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五篇大文章”的发展方向,也将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贷款投向,有助于银行的可持续稳健经营。

董希淼认为,1.75%的利率向金融机构提供了成本较低的稳定资金,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的支持服务,更好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1.75%的利率,相较于1年期LPR最新报价3.45%,有明显降低。与现有的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利率一致,充分说明了货币政策引导结构优化的导向,表明了对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充分支持,以及加快重点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

“先贷后借”放大杠杆效应 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效应

对于此次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的发放,中国人民银行表示,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参考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备选企业名单和项目清单,按照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决策是否发放贷款及发放贷款条件。金融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对贷款台账进行审核,对于在备选企业名单或项目清单内符合要求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给予金融机构低成本资金,有助于激励金融机构放贷意愿,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周茂华对此表示,“先贷后借”,按贷款本金的60%向金融机构发放再贷款,会产生一定杠杆放大效应,撬动商业资金的进入,拓展了总量货币政策空间,提升了政策实施质效。

董希淼表示,按照“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将市场化原则与政策支持有机结合起来,这将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积极性。

另据了解,从规模上看,截至2023年末,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7.5万亿元。其中,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为6562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约1.7万亿元。此外,原有科技创新再贷款和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已到期,余额分别为2556亿元和1567亿元,合计约4123亿元。

 

  • 相关阅读
  • 中国A股贵金属板块持续走强 实现“六连涨”

      中新社北京4月8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A股8日遭遇调整,主要股指悉数下跌,但以黄金为代表的贵金属板块逆势上涨,已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  据金融数据服务商同花顺数据,当天贵金属板块上涨7.68%,涨幅居前,该...

    时间:04-08
  • 深圳福田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

      中新网深圳4月8日电 (记者 陈文)4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国际创新中心(岗厦)举行。深圳市福田区委副书记、区长周江涛对外发布,深圳福田区到2025年要建成具有全球影...

    时间:04-08
  • 培育新质生产力 重庆构建“1+1+N”产业大脑构架体系

      中新网重庆4月8日电 (张旭)作为“工业重镇”,重庆在抓工业经济过程中,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大脑为总抓手,构建“1+1+N”产业大脑构架体系。  4月8日,重庆举行数字重庆建设一周年成果...

    时间:04-08
  • 乡村小院迎城市客人 青海湟中田间地头发展庭院经济

      中新网西宁4月8日电 题:乡村小院迎城市客人 青海湟中田间地头发展庭院经济  作者 俞惠珍 李隽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沉浸式体验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这样的乡村旅游你喜欢吗?”“欢迎您来‘俊...

    时间:04-08
  • 山东以产品更新换代为牵引 促进供给优化升级

      中新网济南4月8日电 (记者 沙见龙)“山东将设立‘高品质供给升级’部分,聚焦工业母机、农机装备、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等优势产业,以产品更新换代为牵引,促进供给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4月8日,山...

    时间:04-08
  • 市场监管总局鼓励食品企业优化包装标签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杨曦)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鼓励食品企业进一步清晰显著标注预包装食品生...

    时间:04-08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雄安总部项目开工建设

      中新社雄安4月8日电 (记者 崔涛)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雄安总部项目4月8日在河北雄安新区开工建设。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7月,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家授权投资机构。中国矿...

    时间:04-08
  • 花旗: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可实现

      中新社上海4月8日电 (记者 姜煜)花旗集团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余向荣8日发布分析报告称,花旗近期已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测从原来的4.6%上调至5%,预计今年中国全年增长目标可以实现。  据余向荣分析,今年中国...

    时间:04-08
  • 2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赴吉林拓展商业圈

      中新网吉林4月8日电 (记者 石洪宇)“这是我第5次来到吉林开拓市场,我家乡的特产在这里特别受欢迎。”来自伊朗的商人Firuz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展示着波斯地毯的质地。  正在举行的吉林市第五届进口商品展销...

    时间:04-08
  • 东航新开上海直飞沙特利雅得航线

      中新社上海4月8日电 (记者 李佳佳)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8日宣布,将从4月27日起新开“上海-利雅得”往返直飞航线。目前,该航班机票已开启销售。  据悉,东航“上海-利雅得”航线每周执行3班。去程航班周一...

    时间:04-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