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我国货币总量突破300万亿元意味着什么?专家解读→

2024-04-13 10:57:1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广义货币也就是常说的M2的余额突破了300万亿元。针对300万亿元的货币总量,有一些观点认为,这是中国货币超发的结果,未来还可能引发通货膨胀,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记者采访了多家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来看看他们的观点。

  300万亿元货币总量怎么看?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我国并不存在货币超发问题。一些人仍然将货币等同于现金,简单地认为货币是央行印发的,是央行的负债,并不准确。在我国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直接影响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而不是中央银行的现金投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我们始终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大水漫灌,所以这些年我们看到,整体的货币供应和经济增长的需求,实体经济的需求还是相匹配的。

  要看货币是否存在“超发”,还要看通货膨胀率,也就是看物价水平。过去10年,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常年徘徊在2%~3%之间,尤其是最近3年,已经持续在2%以下的水平。从未来的趋势看,也不会引发通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王青:尽管300万亿的M2(广义货币)规模很大,但在我国不会因此引发高通胀的现象。我们宏观调控一个重点就是要管住货币总闸门,严防货币超发引发高通胀。当前物价水平偏低的背景下,政策面的重点是在强调将M2(广义货币)增速控制在实际经济增速和目标物价涨幅之和的附近,推动物价水平温和回升。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 连平:这种状况(通货膨胀)在中国显然没有出现,我们目前的物价水平还是属于是比较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目前总体向好,估计全年可能也不过就是1%多一点,明显低于国家所确定的3%的目标。

  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在采访中,这些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的一致认为,中国货币没有超发、没有大水漫灌。那这300万亿元的规模意味着什么呢?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呢?

  要想读懂这300万亿元,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广义货币M2。简单说,广义货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以及居民和企业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供应量。而这其中,居民和企业的各类存款占到了绝大多数。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鲁政委:占比最大的是老百姓,是居民的存款,占整个M2的比例(约)47%。在过去的30年里,这一部分出现了数个百分点的上升。那这表明,其实在我们的发展的过程当中,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惠及老百姓,老百姓的财富有明显增长。

  广义货币中占大头的是存款,而存款和贷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货币总量增加的背后是经济规模的扩张。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王青:比如一个企业在银行取得了贷款,它或者拿这个贷款进行经营,最终会转化成企业职工收入,转化成存款。如果它进行投资,这些钱转成其他企业,也就是销售设备(材料)的企业的存款。因此各类贷款的增加就会推动存款的同步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因此在整个信贷投放、信用扩大过程中,肯定会在支持实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导致货币总量规模的扩大。这个也反映出了整个经济,还是更加聚焦在实体经济领域。

  归根到底,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应的是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126万亿元,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广义货币M2突破300万亿,只是M2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基础上,突破了某一个整数点,并不表明货币政策发生转向,也不是货币供应量过多,无需过度关注。

  如何用好这300万亿元?

  300万亿元的货币总量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撑,未来,如何更好地用好新增的货币供应和提升存量货币的使用质效呢?大家一致的答案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 王青:要把新增的货币供应量,或者新增的贷款重点引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国民经济重点环节和薄弱领域,可以看到央行近期设立5000亿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就是引导商业银行把资金更多流向这些领域。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明明:广义货币会通过各类资产去发挥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可以看到,特别是跟新质生产力相关的,比如说小微、绿色、科创相关的贷款增速是比较高的。普惠贷款的余额是在持续上升的,同比增速在25%以上,是比较高的。

  专家表示,确实过去一段时间存在着一些贷款效率比较低,沉淀的现象。接下来要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引导下,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更好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温彬:进一步盘活信贷的资源,特别是过去对于一些房地产、融资平台信贷资源,我们可以通过进一步的优化信贷的投放结构,把这个资源盘活以后,投到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更好提高信贷的质效。(央视新闻客户端)

  • 相关阅读
  • 二手交易商机多

    原标题:二手交易商机多  从玩具、书籍等日常小件,到家电、家具等生活大件,再到滑雪板、登山杖等小众商品,二手交易品类日渐丰富,越来越多的闲置物品实现了“旧物成资源,浪费变消费”。   穿了几次就失去新鲜...

    时间:04-14
  • 科学规划智慧监管促产业升级

    原标题:科学规划智慧监管促产业升级300兆瓦光伏及480兆瓦时储能绿色供电项目加快建设,锂电池组装工厂即将进行设备安装调试……走进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低碳产业园的乌海国轩金动历新能源股份有...

    时间:04-14
  • 新技术描绘现代春耕图

    原标题:新技术描绘现代春耕图  记者近日在河南省滑县白道口镇蔡胡村种粮大户白学杰的麦田里看到,自走式喷灌机与翠绿的麦苗勾画出一幅现代化春耕图。“这种喷灌机可调整喷头、控制喷水量,非常节水。有高科技帮忙...

    时间:04-14
  • 职业“国标”规范新业态

    原标题:职业“国标”规范新业态  近年来,“考证热”不断升温。一张有含金量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为很多人求职就业、岗位晋升的“敲门砖”。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社团会员管理员、秘书(商务...

    时间:04-14
  • “东数西算”工程稳步推进

    原标题:“东数西算”工程稳步推进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支持。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两年多来,随着一系列政策出台落地,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取得阶...

    时间:04-14
  • 多地持续提升支付便利性

    原标题:多地持续提升支付便利性聚焦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获取支付服务上存在的短板弱项,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各银行机构、支付平台、重点商圈商户纷纷立足...

    时间:04-14
  • 英国国家馆首次亮相消博会

      中新社海口4月13日电 (记者 张茜翼)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英国国家馆13日开馆。  本届消博会上,共有27家企业、30个品牌代表英国参展,展品涵盖服装、酒水、食品保健品、美妆、汽车等重要...

    时间:04-13
  • 一季度开局良好 汽车产销创2019年以来新高

      人民车视——  一季度开局良好 汽车产销创2019年以来新高  任妍 栗翘楚 实习生张泊洋   随着2024年3月份数据的公布,中国汽车市场的复苏迹象愈发明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增长和自主品牌的崛起,为整...

    时间:04-13
  • 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用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  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多地推出一系列接地气、切合实际的硬招实招,以火热生动...

    时间:04-13
  • 首发首秀不断档 消博会折射中国消费热力

      中新社海口4月13日电 题:首发首秀不断档  消博会折射中国消费热力  中新社记者 陈溯 庞无忌  13日启动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各种消费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接连亮相,折射中国消费市场热力。 ...

    时间:04-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