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违规改装、充电困难 电动车治理难题何解?

2024-04-22 07:37:03

来源:人民日报

  让电动自行车便民又安全(金台视线)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等也呈增长态势。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较2022年上升17.4%。为了杜绝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出台政策举措,要求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不过,也有读者反映,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可以理解,但也应同步做好配套设施建设,让居民有地方充电、安全充电。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的出行刚需,一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如何兼顾民生与安全,探寻电动自行车治理最优解决方案?

  既要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也要杜绝私自改装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年来多次对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进行抽查。其中,2022年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显示,电动自行车电池抽查不合格率为22%;2023年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中,广东、上海、山东等15个省份171家销售单位抽查电动自行车229批次产品,发现45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有17批次产品充电器与蓄电池不合格。

  据了解,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大多和电池有关。个别生产企业为了牟利,产品质量把关不严,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还有的企业则是片面追求电池的高能量和行驶里程,忽视了电池的安全性。

  此外,有的消费者擅自改装电动自行车,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赵先生是一名从事外卖服务的“骑手”,大部分工作时间都靠电动自行车配送。他表示,由于外卖、快递等配送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当蓄电池续航能力变差、速度提升有限时,部分从业人员就会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以提升续航能力、提高车速。“有的公司为了安全,统一配发了符合标准的电动自行车和电池,但‘骑手’普遍反映续航能力较差、车速较慢。”赵先生说。

  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教授冯旭宁表示,导致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私自改装电池、使用不相匹配的充电器和电池老化上。违规改装或加装大容量电池,技术门槛较低,消费者自己就能改装,但安全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要消除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一方面需要强化国家标准,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要求企业提升安全意识,从源头端管好电池出厂;另一方面,在严把电池安全关的基础上,杜绝私自改装。”冯旭宁建议。

  河北井陉县读者孙建国建议,有关部门应严查不合格电池,对制造和售卖劣质、不符合国家标准电池的电动自行车商家严惩不贷。同时,充电桩和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也要采取更加先进而安全的技防措施,加强技术创新,从源头上减少充电爆燃隐患。

  建设足够数量的充电设备,满足居民需求

  我国《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不少小区都在醒目位置张贴宣传画,采取多种举措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或者居民携带电瓶上楼充电。不过,记者走访一些小区后发现,违规现象仍有不少。有的小区单元门上张贴着“禁止非机动车停放”的标识,然而单元楼一层大厅内就停放着电动自行车,楼梯间里也停有电动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上楼现象难以杜绝,还是因为居民有迫切的停车和充电需求。山西太原市马女士反映,小区内许多居民都是骑电动自行车出行,但小区一直没有建设公共充电桩。“入住的居民逐步增多,有充电需求的车多了起来,现有的充电设备完全不够用。有的小区居民就偷偷将电瓶拿回家充电。物业发现这种行为一般会及时制止,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建设足够数量的充电设备,满足居民的充电需求。”马女士说。

  没有集中的电动自行车停车棚,或者停车位、充电桩不够用,是眼下不少小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老旧小区,空间本来就有限,基础设施又陈旧老化,电动自行车停放和充电问题更加突出。

  山东潍坊市王先生反映,小区内部分充电桩损坏长期得不到维修,车棚内的充电桩又未安装齐全,难以满足居民充电需求。“还有的车棚里停放了不少无人认领使用的废弃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挤占了本就不宽裕的充电区域。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重建轻管,应该想办法让车棚、充电桩物尽其用,真正服务于民。”王先生说。

  而在一些有集中停放和充电位置的小区,有居民反映停放和充电费用太高,增加了居民的负担。有小区物业曾张贴通告,表示充电桩充电费由电费加服务费构成,电费采用阶梯电价,服务费则为电费的20%。有小区居民表示:“这样算下来,电费比自己回家充要高出不少,而且电池容量越大、充电时间越长,收费越高。有的居民因此不愿意使用充电桩充电。”还有居民反映,部分停车棚还要收取年费,“而且停车一年收费并不便宜”。

  疏堵结合,消除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

  加强管理和巡查是禁止电动自行车上楼、规范电动自行车停放的有效办法。对此,专家建议探索建立物业引导、业委会约束、职能部门执法的综合管理模式,督促、指导物业服务企业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巡查、值班值守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发现不规范停放和充电行为;做好消防设施日常维护,及时发现和整改消防安全隐患,并按规定向主管部门报告。

  有读者表示,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宜疏不宜堵,既要消除电动自行车上楼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又要给小区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充电环境,这更需要管理者的精细考量。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沙头街道天安社区快递、外卖等蓬勃发展,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旺盛。该社区党委书记黄鸿江介绍,社区现已建成充换电设备40处、充电位2167个,形成2分钟充电圈。充换电设备布局于符合楼宇安全距离规范的空旷区域,附近也配备了消防设施,充分满足了社区充电需求。“社区一方面联合交警对新业态企业进行安全宣教,联合街道应急办定期开展安全排查,另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宣传,进一步规范居民行为,同时认真检查整改快递员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居民飞线充电等,确保安全。”黄鸿江说。

  针对电动自行车停车位、充电桩不足的问题,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表示,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小区应当保障建设户外集中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可以将一些公共区域优先用于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对于日益增长的电动自行车出行需求,下一步应该推动小区建设公共充电桩,规划沿街的电动自行车停车位,补充建设公共充电设施。”胡小武说。

  山西盂县读者程瑜表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市场化运行模式,推进老旧小区充电设施改建。对已经投入使用的住宅小区摸清底数、分步实施,分批增建、改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棚;选择小区分布较多的公共场所,建设小型集中临时充电点,满足群众充电需求。

  “城市内有大量的电动自行车使用者,但街边的充电桩极少,大部分充电桩设置于小区内,非本小区人员不让进,给电动自行车使用者造成极大不便。”四川成都市读者何勇海建议在商场、公园等公共区域补充设置电动自行车充电点位,且开发全城统一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线上检索渠道。

  此外,还有地方提出电动自行车的换电模式。浙江有关部门提出,率先在快递、外卖等电动自行车集中使用行业探索推广“以换代充”模式,推动换电市场有序发展。在未来,规范电动自行车电瓶规格和形态,方便换电站统一供给电池服务,能够以安全、便利的方式,更好地保障电动自行车的使用。

  • 相关阅读
  • 第四届中国人才势能大会举行 共探人力资源新趋势

      中新网上海4月22日电(记者 范宇斌)近日,第四届中国人才势能大会在上海“模速空间”举行,百余家全球领先企业、高校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力资源人才汇聚一堂,共探中国人才势能的沿袭、发展与变革。  新技术、...

    时间:04-22
  • 辽宁一季度建设项目达8701个 央地合作成果再上新高

      中新网沈阳4月22日电 (记者 韩宏)记者22日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辽宁省建设项目达到8701个,数量增长5.9%。  2024年,辽宁省进一步健全完善重大项目省级推进机制,突出抓好项目谋划储备...

    时间:04-22
  • 一季度山西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18.7%

      中新网太原4月22日电 (杨静)太原海关22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山西省对RCEP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46.4亿元,比去年同期(同比,下同)增长18.7%,占同期山西省进出口总值的31.9%。  对印度尼西亚...

    时间:04-22
  • 财政部:持续抓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 确保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中新网4月22日电 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地方加快推进项目实施,持续抓好增发国债资金监管,确保将宝贵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

    时间:04-22
  • 广铁受粤北等地暴雨影响的线路运输秩序全部恢复

      中新网长沙4月22日电 (董剑锋 章凌)广铁集团4月22日对外发布,自当日6时起,受广东北部等地暴雨影响的铁路线路运输秩序全部恢复,高铁列车和普速列车均正常开行。图为郴州站搭建临时雨棚,发放雨衣、矿泉水、面包...

    时间:04-22
  • 五部门:到2025年实现农房质量安全全过程闭环监管

    人民网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王仁宏)近期,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农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适应农村特点的农房建...

    时间:04-22
  • 世界地球日 |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答卷

    资料来源:自然资源部、人民日报 文案/设计:杨曦...

    时间:04-22
  • 财政部:增发国债资金已于年初全部下达

      中新网4月22日电 国新办22日就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会上表示,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的1万亿元资金,大部分于今年使用。今年2月底前,财政部将1万亿元增发国债资金全部下...

    时间:04-22
  • 财政部: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2.9%

      中新网4月22日电 22日下午,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一季度财政收支数据。王东伟称,一季度,财政收支运行平稳,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快预算下达和增发国债资...

    时间:04-22
  • (经济观察)市场是裁判员 中国新能源产品受国际青睐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题:市场是裁判员  中国新能源产品受国际青睐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为全球能源转型注入强大动力。然而最近一段时间,部分西方国家不断渲染所谓“中国...

    时间:04-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