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柔性执法营造宽松营商环境

2024-04-27 09:04:00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四川宜宾一家从卖菜转行的采耳店,开业三天即被认定“无证诊疗”,合计被罚款22万元。执法机关如何确保“过罚相当,法理相容”、避免“小过重罚”,成为舆论热点。宜宾市翠屏区卫生健康局随后发布通报,称已撤回强制执行申请,并启动内部复查,将根据复查情况作出妥善处理。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行政执法处在与市场主体打交道的第一线,市场主体对行政执法的感受最为真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必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柔性执法注重教育指导为先,体现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相统一、法理相容的法治温度。柔性执法这一制度探索最初从上海起步,近年来,多地纷纷跟进探索和创新柔性执法,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1年7月实施的修订后的行政处罚法,首次引入“首违不罚”条款,对于行政相对人首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规定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同年8月,《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印发,在总结各地柔性执法工作方法基础上,提出“全面推行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清单”“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方式,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规范,进一步明确从轻、减轻处罚和不予处罚的具体适用情节。

  传统行政执法模式难以有效满足多元利益诉求的表达,柔性执法是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持续深化推进依法行政的新作为。柔性执法结合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优化行政处罚方式,推动执法行为的改进,成为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的有益实践。

  市场有活力,发展才有动力。近年来,广东深圳大力实施包容柔性执法,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2023年至今年2月,深圳已在66个领域形成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免予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不予强制四张清单,合计2021项,近1.1万家企业因此受益,减免处罚金额约为3.5亿元。

  以罚代管的“一刀切”属于压制型执法模式,往往会破坏营商环境,压抑市场活力。行政执法须注重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多样化等,这样才能破解治理难题。柔性执法属于回应型执法模式,强调将行政相对人作为核心,注重行政相对人的主体地位,关注其需求,充分运用商谈、对话、协调、参与等非强制性手段,倾听并回应市场主体的利益诉求,引导市场主体及时自我纠错、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后果,从执法权单向度运行向权力与权利持续有效互动转变。

  做好柔性执法和规范执法的“双向奔赴”,提升柔性执法制度化和专业化水平,需要推进执法清单区域一体化,建立柔性案例指导制度,统一执法标准,完善执法动态调整和评估机制,以高水平行政执法促进高质量法治政府建设。

  推进柔性执法清单区域一体化。柔性执法具有行政裁量属性,虽有助于实现执法的个案正义,但也可能因滥用而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要强化对柔性执法的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要求,完善柔性执法具体构成要件;关注同级政府备案柔性清单的内容和利害关系人异议监督;健全行政系统自我纠错机制,加强法院司法审查,畅通柔性执法的救济途径。

  建立柔性执法案例指导制度。“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案例指导制度能够有效降低执法成本。统一法律适用标准,不断提升柔性执法指导案例的适用性,增强实践指导能力,需要重点关注优化指导案例生成和推动案例应用于柔性执法实践两个环节。持续更新案例筛选标准和质量评判依据,将执法过程中容易混淆的标准问题、难以把握的尺度问题,通过柔性执法案例指导,科学明确标准,统一执法思路。

  健全柔性执法动态调整与评估机制。制定执法评估标准、原则、框架结构,动态调整回应社会经济变革的内生需求,持续提高柔性执法质量和实践效能;建立多维度、多层面的指标体系,对执法人员的考核评价不仅要看工作实绩,还要考核其是否能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实现评估结论科学性和公正性;完善精细化、专业化程序机制,加强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和评查、行政执法机关处理投诉举报、行政执法考核评议以及第三方评估等制度建设,确保执法评估效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李晓、廖卫华,分别系中国政法大学法硕学院实践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 相关阅读
  • 中国经济传媒协会换届 壮大经济宣传主流舆论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夏晓伦)4月27日,中国经济传媒协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行。选举产生了第八届理事会,133家会员媒体的负责人当选为理事。八届一次理事会会议选举赵健连任会长。大会决议表示,进一步...

    时间:04-27
  • 立足创新发展 多方加快建设高质量知识产权生态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许维娜)数智时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给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举办期间,“知识产权”成嘉宾热议的高频词。 4月25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

    时间:04-27
  • 黑龙江干流全线开江 省内主要江河防凌工作顺利结束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4月25日20时,黑龙江上游干流呼玛江段开江。至此,嫩江、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干流均已全线开江,开江期间凌情平稳,没有发生大的险情灾情,防凌工作顺利结束。...

    时间:04-27
  • 2024年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举办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欧阳易佳)4月26日,2024年水资源领域“澜湄周”活动在京举办。与会代表就深化澜湄水资源合作等话题深入交流。 水利部国科司司长金海表示,澜湄六国“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有着先天的合...

    时间:04-27
  • 2024 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在珠海开幕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孙阳)4月26日,2024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以下简称2024珠海海洋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办。2024珠海海洋展以“智汇海洋,科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近200家涉海企业及院校携1000余...

    时间:04-27
  • 寻找新质生产力 中外企业竞“技”北京车展

    氢燃料增程汽车、超充特性磷酸铁锂电池、飞行汽车……作为世界了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2024北京车展)吸引众多来自全球各地的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参展,中外车企围绕新兴产...

    时间:04-27
  • 进一步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

    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成为各领域的热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时间:04-27
  • 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 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向全球

    “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18%……在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简称2024北京车展)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驻足中国品牌展台,...

    时间:04-27
  • 用电服务再升级 “获得电力”助力保障民生用能

    一键申请、零证办电、一网通办……近年来,我国“获得电力”服务水平不断巩固提升,用电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政企协同、便民利企、高压办电、可靠供电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供电营业规则》(以...

    时间:04-27
  • 不超过5万元无需公证 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更便利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 (记者杜燕飞)为提升存款继承便利度,便利群众办理小额存款继承,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时间:04-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