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深耕绿色金融赛道

2024-05-20 08:56:00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深耕绿色金融赛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绿色贷款保持高速增长,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专家表示,去年以来,绿色信贷保持增量态势,今年一季度绿色信贷再次大增,为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强大的金融动能。

信贷供给加大

业内专家表示,绿色金融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从今年一季度绿色金融数据看,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33.77万亿元,同比增长35.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5.9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3.7万亿元,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11.21万亿元和11.3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8%。

商业银行持续提高绿色贷款占比,扩大绿色金融市场份额,助力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今年一季度,多家商业银行披露绿色金融数据显示,绿色金融供给继续保持增长。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8万亿元,增速18.9%;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超67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6%;建设银行绿色贷款余额为4.4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56%。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表示,一季度绿色信贷的增速与当前的信贷政策、市场经济环境、产业提质升级进程等均有密切联系。从整体信贷情况来看,2023年以来央行两次降准、两次降息,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同时,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均衡投放信贷加强引导,我国贷款整体保持了适度增长的趋势。从市场环境来看,2024年一季度,我国实体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叠加近年来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水平与能力不断提升,产业提质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加快向纵深推进,持续扩大的绿色经济规模也带来了绿色融资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市场趋势与绿色金融的政策引导形成良性互动,带动绿色贷款季度增量创历史新高。

强化监管引领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出台举措,推动银保行业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李明肖表示,通过组织召开绿色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引导银行保险机构从战略高度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

金融监管部门优化激励举措,引导银行机构深耕绿色赛道。李明肖表示,金融监管总局组织21家主要银行开展绿色信贷自评价,督促其对照相关监管制度和标准自查绿色信贷工作情况并及时整改;指导银行业协会开展绿色银行评价工作;将绿色金融发展情况作为对银行保险机构日常监管、现场检查和公司治理要求的重要参考,强化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约束。

记者了解到,各地金融监管部门积极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比如,天津监管部门印发《关于规范和促进天津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的通知》,围绕规范绿色金融业务管理,建立绿色金融管理责任制。安徽监管部门联合环保等部门搭建绿色金融服务平台,引导信贷资源向绿色低碳项目倾斜。

今年4月份,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主要目标方面,《指导意见》提出,未来5年,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基本构建;到2035年,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更加成熟,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功能更好发挥。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钱立华表示,从内容来看,《指导意见》是人民银行提出的“三大功能”和“五大支柱”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的进一步丰富与落实,形成了我国下一阶段绿色金融发展的顶层指引。在促进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发展方面,《指导意见》在绿色信贷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侧重方向,如加大对重点领域低碳转型的信贷支持。同时围绕碳市场、绿色信贷、资本市场、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部署,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在绿色信贷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逐渐走向绿色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丰富金融产品

近期,商业银行一季报显示,绿色金融发展成效显著。绿色信贷“工具箱”愈加丰富,多元绿色产品体系逐渐确立。

专家表示,商业银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种类,有助于打通多元绿色投融资渠道,从而推动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李明肖表示,鼓励银行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和商业可持续基础上,根据绿色低碳项目融资和风险管理需要,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开发气候友好型绿色金融产品,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成绩亮眼,细分领域绿色信贷产品不断扩容增效,多角度满足低碳转型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丰富绿色信贷产品,有助于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绿色低碳发展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杜阳认为,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节能降碳、生态环保等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金融市场向绿色、低碳、可持续方向发展,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目前来看,多地也在出台配套绿色金融落地的有关举措,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当地金融机构成立生态支行、生态营业部,创新麻鸡生态养殖贷、生态农园贷等产品,深化生态信贷通、财园信贷通等绿色金融服务,探索污水处理经营权、采砂权、水电质押权等生态权益质押融资模式,为崇仁县第二污水厂及污水管网项目等投放近5亿元贷款。此外,政银企协同创新运用绿色私募可转债、基金等绿色直接融资工具,加快实现绿色信贷增规模、稳续贷、降成本。

“商业银行绿色贷款以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的传统业务为主,同时,围绕资金用途、还款来源、增信手段、合同条款或结构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地区性、试点性创新。”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接下来,商业银行应持续创新和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健全和完善创新产品体系。一是环境权益类产品创新,如对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等权利的管理和激励,有效帮助企业盘活绿色资产,激励企业加快绿色转型;二是用途类产品创新,如面向各类特定绿色客户群体,针对新模式、新业态、新需求、新场景,特色化制订融资方案;三是结构化融资产品创新,在实现绩效目标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利率优惠,激励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碳市场也是未来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专家表示,在碳市场发展初期,要大力发展开户、登记、结算、清算等碳金融中介服务,做实客户基础,积累交易经验,为深度参与碳市场做准备。

钱立华表示,目前很多商业银行基于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开展了一定的碳金融创新应用,如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回购等,但相关金融产品仍然面临可推广性、可复制性较差的实际问题。如果由于外部环境不完备导致业务存在一定缺陷,例如碳排放权等能否作为合格的质押品,若出现风险,银行还未获准进入全国碳市场交易,那么如何有效处置碳排放权这一质押品则面临很大挑战。但随着我国碳市场的不断发展成熟,我国碳市场发展的交易主体范围有望逐步扩大,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商业银行进行碳市场创新的空间也将被打开。(记者 王宝会)

  • 相关阅读
  • 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 国际及地区旅客量突破500万人次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首都机场获悉,今年以来,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增长,截至5月19日已达到2505万人次,日均旅客量达到17.9万人次。 其中,国内旅客吞吐量1992万人次,日均14.2万人次;国际...

    时间:05-20
  • 多方共议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质生产力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在第一届能源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二届能源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表示,要加快技术创新,推动规模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体系智能化,助力新型能源...

    时间:05-20
  • 西安发放以旧换新消费补贴 来京东买家电至高立减20%

      为推动西安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消费增长,《西安市消费品以旧换新和促进消费实施方案》日前发布。京东率先响应号召,积极落实以旧换新惠民政策,于5月20日晚8点上线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活动专场。实时定位、收...

    时间:05-20
  • 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印发出口信用保险支持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近日,商务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信保公司)联合印发《关于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 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通知》(以下...

    时间:05-20
  • 西部陆海新通道助推经济大发展 更加强调六大功能

    来自阿联酋的聚乙烯、斯里兰卡的椰糖、越南的休闲鞋……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陆海连接点——广西钦州港,铁海联运班列接驳运转十分繁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日,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集装箱货物已突破...

    时间:05-20
  • 业界: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推进水泥行业绿色智能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杜燕飞)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在“双碳”目标下,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是推动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打好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 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水泥绿色智能...

    时间:05-20
  • 金台圆桌:向“新”提质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健康中国视野下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现场。 人民网 黄盛摄 “健康”一头牵系着人民群众的“幸福之根”,一头连接着经济社会的“稳定之源”。健康中国理念提出以来,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特别是公立医...

    时间:05-20
  • 良种良机良法护航夏粮丰收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三夏”之际,麦浪滚滚,丰收在望。今年,我国冬小麦面积稳中略增,长势总体好于常年、好于上年。连日来,各地抢抓农时,全力抓好夏收工作,良种良机良法全力护航夏粮丰收,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开好头、起好步。 良种...

    时间:05-20
  • 提供差异化服务 宝马摩托车加速深耕中国市场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车柯蒙)5月17日至20日,2024北京国际摩托车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行,展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20多家企业和众多骑行爱好者参与。 在2024北京国际摩托车展现场,宝马摩托车六...

    时间:05-20
  • 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落幕

    人民网北京5月20日电 (记者赵竹青)中国自动化学会获悉,2024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5月19日在福建落幕。在大学组20个项目和青少年组26个项目中,共产生42支冠军队伍、42支亚军队伍、38支季军队...

    时间:05-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