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多“全长三角造”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手记

2024-05-25 09:57:00

12分钟,温州的轴承、上海的控制器、宣城的外壳、苏州的谐波减速机等,精准集成为一台“全长三角造”工业机器人,走下产线。上海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的这一幕场景,向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媒体记者展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制造业跨区域协同的生动变化。

产业跨区域协同,一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难点。为何?因为涉及地方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行业技术壁垒等深层次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需要以市场化思维设计出各方利益共享的协作机制。采访中,“全长三角造”计划“链主”企业、新时达机器人总裁梁锐坦言,市场竞争下,国产机器人要能吸引客户,除了“国货”情怀,更在于品质、服务及价格竞争力。

如何设计出各方共赢的协作机制?应该看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多来,三省一市已合力蹚出新路子,涌现出不少成功案例。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各地打破区域间科技和产业合作壁垒,各扬所长,握指成拳,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格局,长三角全域的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今年1月底发布的《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提高到262.48分,自2018年以来年均增长11.17%。

产业协同也让长三角地区创新活动的“密度”和“产出”不断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结构加速迈向中高端,产业“新成色”越来越重,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的产业规模已分别占全国的3/5、1/3和1/3;科创板上市企业超270家,占全国48%。

新时达机器人超级工厂。资料图片

2022年由上海牵头发起、苏浙皖共同参与的“全长三角造”计划,正是在总结长三角推动产业协同成功经验后实施的又一次有益探索。面对新变局新挑战,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必然要求。

链主企业是整个产业生态体系的枢纽,形成自主可控、稳定畅通、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首先要抓好链主企业。作为“出题人”,链主企业要敏锐感知重大行业问题,及时提出技术需求,联合上下游企业“同题共答”、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从而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跨区域串联,让创新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推动长三角为国家关键产业链共性技术作出贡献,服务全国发展大局。

上海作为众多外资企业和区域总部、研发总部的首选地,集聚着大批链主企业。面向广阔的长三角,上海的链主企业与周边城市的产业深度关联、互为支撑,链主企业发起的产业链动能泛起产业协同的涟漪,更大范围激发经济能动。为此,上海发挥龙头作用,主动发起“加速国产替代进程”的产业协同计划,得到了长三角城市的积极响应。

首款“全长三角造”工业机器人。黄晓慧摄

在产业方面,上海选取了前沿创新资源富集和产业集群效能较高的机器人产业,带动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海工业机器人产值为249.02亿元、产量约6.6万台,位居全国前列。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评选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中,上海入围了11家示范工厂和22个优秀场景,拿下全国“双料冠军”。在上海产业政策支持下,更多、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提供给敢于创新、敢挑大梁的链主企业,让上下游企业有机会、有条件、有支撑地进行新技术试错、新产品迭代,国产品牌得以在持续的迭代中提升性能品质,整个产业也更具市场竞争优势。该计划实施一年多来,已生产“全长三角造”工业机器人4700多台,有些已进入汽车产线服务领域。

应该看到,重要产业链共性的关键材料、关键设备等环节的突破,需要更多的同行企业、上下游生态参与联合攻关。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市场潜力大的长三角地区,还需要在更多的产业领域提升协同效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全长三角造”持续涌现。(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 相关阅读
  • 大藤峡水利枢纽建成首台测雨雷达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大藤峡水利枢纽首台测雨雷达于近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测雨雷达的建成将有力提升枢纽雨水情监测预报能力,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服务地方经...

    时间:05-26
  • 国家数据局: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总体发展呈现四方面特点

    人民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许维娜)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单位系统总结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重要进展和工作成效,编写完成《数字中国发展报...

    时间:05-26
  • 银行为何调整通知存款产品

    原标题:银行为何调整通知存款产品  近日,渤海银行、广发银行等银行机构发布公告表示,取消通知存款产品自动转存功能。渤海银行公告称,自动转存个人通知存款产品于2024年5月1日起自动终止,终止后存量自动转存个...

    时间:05-26
  • 北交所上市后备军再扩容

    原标题:北交所上市后备军再扩容日前,226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公司正式调入新三板创新层,至此,新三板创新层公司数量超过2000家,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备军”再扩容。 据全国股转数据,新进...

    时间:05-26
  • 西藏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原标题:西藏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本报北京5月25日讯(记者姚亚宁)国新办近日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发布会。西藏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围绕“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介绍相关情况。  ...

    时间:05-26
  • 前4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8.7%

    原标题:前4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长18.7%  本报北京5月25日讯(记者冯其予)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434.7亿元,同比增长18.7%。其中,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

    时间:05-26
  • 智慧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智慧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

    时间:05-26
  • 北京首次开放高铁站自动驾驶测试

    原标题:北京首次开放高铁站自动驾驶测试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记者丁静、郭宇靖)手不碰方向盘,脚不踩油门刹车,车子自动选择最优路线,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上高速、下匝道,车辆应对自如、毫无差池,安全停泊在...

    时间:05-26
  • 我国管辖海域水质总体稳中趋好

    原标题:我国管辖海域水质总体稳中趋好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记者张蕾)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2023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监测结果表明:2023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总体稳中趋好,夏季符合...

    时间:05-26
  • 中欧班列“东通道”实施智能升级改造

    原标题:中欧班列“东通道”  实施智能升级改造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丽云 朱虹)5月23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拉开了今年中欧班列“东通道”扩能改造序幕。中国铁路哈尔滨...

    时间:05-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