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这个码头,比洋山四期还有看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2024-05-27 09:15:0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原标题:这个码头,比洋山四期还有看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5月26日,当记者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进入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采访时,心里有些疑惑:上海的自动化码头最有名的当属洋山四期无人码头,罗泾港区这里有什么过人之处?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和新建工程,设计年吞吐能力260万标准箱,业务以内贸箱为主。码头平面呈反“F”形深入长江,分前、后、内三档布置:前档建设1个10万吨级泊位,后档和内档分别建设2个1万吨级泊位。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上港集团供图

在港区穿行,记者的疑问很快被打消了。

“洋山四期投入运行时,被人们赞叹为‘无人码头’。它大量运用了‘自动导引车’搬运集装箱,码头上看不到人。”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副总经理石岩边行进边指着窗外的无人车介绍,“你们别看我们码头的车长得跟洋山港AGV‘自动导引车’一样,其实根本不同,它叫AIV,‘一字之差’,内涵有很大的不同。”

他解释,洋山四期码头在地面布置了6万个磁钉,无人车通过磁力循迹引导进行作业。而罗泾码头采用的AIV通过北斗导航,做到了全场无循迹的自动引导,自动驾驶级别达到L4,从而实现更低成本、更高效率。

在罗泾集装箱码头,还有不少亮点。

“码头改造一期工程2022年12月26日开工,2023年12月28日交付,仅用了一年时间,速度之快,创造了全世界码头建设的奇迹。”石岩说,一般而言,年吞吐300万标准箱的集装箱码头,建设周期都要在3年左右。

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上港集团供图

上港集团响应绿色、低碳、智能航运发展新趋势,主动适应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实施了我国首个系统化旧码头改造项目,将罗泾港区这个传统散货码头,改造成为智慧码头、绿色码头。

上港集团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秦涛介绍,相较于在开阔水面造一个新码头,旧码头改造更为复杂。他们一改集装箱码头常用的环形路线,创新采用了反“F”形布局。锚定绿色、低碳、环保要求,改造中最大限度利用旧结构和旧材料,而不是全部推倒重来。最终,旧结构资源利用率达到70%,而拆除下来的30%如混凝土、钢筋等都被再次利用,没有向外运出过一方废料,让工程对环境的压力降到最低,在码头转型和工程建设中用实际行动落实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求。

在智慧化港口建设中,工程采用“自动化单小车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化AIV+自动化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ARMG)”装卸工艺方案,使用以全栈自主可控的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操作系统、计算芯片、存储及数据库系统等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管控系统NEO-TOS,全面应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实现生产计划、任务调度、交互控制的智能化运转。

此外,全新研发的水平运输管控调度系统HTMS,实现了AIV的任务调度、路径规划及交通控制、作业交互等核心功能,创新性地实现了不同自动化水平运输设备在同一港区的全自动化混合运转。

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采购的45台主要设备已全部到齐,已经形成14条作业路、24个自动化箱区的生产规模,将于2024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它的建成投用,可有效缓解上海港“十四五”期间集装箱能力瓶颈压力。上港集团罗东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周伟说,要打造新一代智慧绿色港口,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主线,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为上海港“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贡献智慧和力量。(作者:谢卫群 刘温馨)

  • 相关阅读
  • 仿真技术如何创新发展?院士专家展望未来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赵竹青)“蛟龙”潜海、“嫦娥”揽月、“北斗”组网、C919大型客机问世,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发全都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支持。5月24日至26日,第四届中国仿真技术产业高峰论坛在宁波举行,院...

    时间:05-27
  • 《大先生》百校百场校园活动在京启动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赵竹青)为迎接5月30日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到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27日共同启动以“科学传承 共话未来”为主题的《大先生》百校百场校园活动,旨在进一步提...

    时间:05-27
  • 科学与艺术如何融合发展?专家这样说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赵竹青)科学与艺术如何融合发展?由中国科学报社主办的首届“唤梦”科学艺术研讨会近日在京举办,多位院士专家围绕“科学与艺术”这一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感悟。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

    时间:05-27
  •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业界探索生态治理新路径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许维娜)绿色低碳发展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关乎生态环境保护的本色,也关乎普惠的民生福祉。 创新绿色低碳技术、培育绿色低碳产业、传播绿色低碳理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绿...

    时间:05-27
  • 强化创新主导地位 业界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许维娜)潜在消费的市场、消费者增长的健康需求、国家政策支持……当前,这些因素推动着大健康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对行业企业综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业界人士表示,相关企业需强化创新主导...

    时间:05-27
  • 聚焦专业人才培养 业界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许维娜)作为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本届峰会主题为“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探讨数字技术加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作为本届峰会的重要...

    时间:05-27
  •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建设成果丰硕 开启法治化新阶段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许维娜)作为我国生态保护补偿领域首部法律法规,《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此举标志着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迈入了法治化新阶段。 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已经...

    时间:05-27
  • 江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之困:“顽疾”为何久拖不治?

    生活污水处理,关乎着城市建设功能完善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今年5月,人民网记者跟随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实地采访发现,江西省部分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改造短板明显,收集处理率低,...

    时间:05-27
  • 2024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杨曦)据国家林草局消息,5月26日,2024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在江苏南京正式启动,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林草创新活力”。 据介绍,举办林草科技活动周,旨在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

    时间:05-27
  • 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正式列装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杨曦)据自然资源部消息,5月24日,我国首艘海岛(礁)综合地质调查船“海洋地质二十六号”在海南省正式列装,交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使用,将有力补充我国海洋地质综合调...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