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数字中国建设新气象: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2024-05-27 13:50: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努力实现“只跑一次”、构建“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确保“最后一公里”更加顺畅无阻……如今,数字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分展现了数字中国的新气象。

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重点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

“城市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表示,新时期的智慧城市建设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建设人民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整体性重塑城市发展新动能、新格局、新优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有力促进数字中国建设。

可以预见,随着传统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逐渐减弱,新质生产力将引领经济发展实现质量、效率、动力方面的深层次变革。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的主线就是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单志广看来,在动能层面,应大力整合城市科技创新资源,推动数字科技研发和应用实现革命性突破;在要素层面,应加快城市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突破数据要素市场化制度难点和技术瓶颈;在载体层面,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转型升级,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

“新质生产力同时也是绿色生产力,需加快推动城市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转型。”单志广进一步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结合各城市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路径。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作为支撑,因此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适数化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数字中国建设的“2522”整体框架,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明确数字中国建设至2025年和2035年的阶段性目标,为数字中国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

单志广表示,智慧城市作为数字中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创造性地落实“2522”架构。

一方面,需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发展,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安全保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应结合各城市区域特征、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补齐发展短板,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宜居宜业、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据了解,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城市数字化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各项业务从线下到线上、从单点应用到全面贯通的重大突破,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对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随着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领域铺开深入,各地适数化制度创新改革探索更加活跃,通过建章立制、标准规范、立法立规、机构改革等举措,着力破除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制度性藩篱,破解“技术一日千里、管理一日十里”困境。

当前,数字经济正凭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及提高产业附加值,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字经济作为当前发展最为迅速、创新最为活跃、辐射范围最为广泛的经济活动新形态,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王志勤表示,智慧城市是释放数字经济活力、促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载体。应深刻把握两者的互促共进发展逻辑,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协同转型的重要前提。

“新时期深化智慧城市发展、加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更加关注人、城、产三元协同互促的核心逻辑。”王志勤还表示,应坚持深化城市场景开放开发,推动城市街区、商圈等微单元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培育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应用场景,建设数字科创园区,促进数字技术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以城促产、以产兴城,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 相关阅读
  • 推进兴粮兴储 全国已建成55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人民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李栋)27日,主题为“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兴粮兴储”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江西南昌开幕。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5500多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推广使用1000万套农户科学...

    时间:05-28
  • 2024年1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3%

    原标题:2024年1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4.3% 3月12日,在山东腾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智能化纺纱设备前忙碌。 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

    时间:05-28
  • 文化产业向新而兴

    原标题:文化产业向新而兴为期5天的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7日在深圳落下帷幕。本届文博会进一步扩大展会规模,彰显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走...

    时间:05-28
  • 这座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资源型城市如何探索转型发展新路径?在山西晋城,当地立足自身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深耕光机电产业,不断加强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改善产业生态。近3年,当地光机电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2%,成为...

    时间:05-28
  • 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

      本报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丁怡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

    时间:05-28
  • 我国服务业开放向纵深推进(经济新方位)

      5月15日起,我国在沿海省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这是继我国扩大免签入境“朋友圈”...

    时间:05-28
  • “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朱隽、郁静娴)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机收全面展开,当前麦收进度已近两成,其中西南地区及湖北麦收进入尾声,河南进度约两成,江苏、安徽、陕西已开机。截至2...

    时间:05-28
  • 数字人才“养成记”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微纳公共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在对企业提出的课题进行实验研究。  受访者供图   在浙江省杭州市,考生在参加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考试。  受访者供图   3月21日,...

    时间:05-28
  • 通信行业整体运行平稳(锐财经)

      徐 骏作(新华社发)  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行业,信息通信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新动能。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1至4月份,电信业务量收平稳增长,5G、...

    时间:05-28
  • 仿真技术如何创新发展?院士专家展望未来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赵竹青)“蛟龙”潜海、“嫦娥”揽月、“北斗”组网、C919大型客机问世,这些“大国重器”的研发全都离不开仿真技术的支持。5月24日至26日,第四届中国仿真技术产业高峰论坛在宁波举行,院...

    时间:05-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