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好品中国丨吉地林泉,白山黑耳 

2024-05-31 19:04:00

来源:人民网

今天吃什么

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的大事

人均消费136.8公斤粮食

34.6公斤肉类

13.5公斤蛋类

12.4公斤奶类

54.7公斤鲜瓜果

108.2公斤蔬菜及食用菌

则是我们一年(2022年)的战斗力

除了粮食

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

样样都是美食

与草木共生的美味珍馐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

认识食用菌

人工栽培食用菌的国家之一

依草木而生的菌类

自古就被视为美味珍馐

《礼记·内则》中

记载的“芝栭”

指的便是灵芝与木耳等

生于木上的菌类

2022年

全国食用菌总产量

4222.54万吨(鲜品,下同)

其中黑木耳749万吨(折鲜)

仅次于香菇

产区主要分布在

黑龙江、吉林

福建、浙江、陕西等

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地处吉林省东部的

长白山区

冬季漫长凛冽

夏季短暂温凉

昼夜温差大

同时还是

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

三大水系的发源地

有“黄金水源”之称

生态环境优良

盛产人参、黑木耳

等山珍山货

位于长白山腹地的汪清县

便是全国重要的

食用菌主产基地

汪清县属图们江

和绥芬河两大流域

境内山川密布、河网纵横

森林覆盖率高达92%

“八山一水半草半田”

的特殊地貌

制约了农业规模化发展

却为培育黑木耳产业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还赠汪清人

另一座天然“宝库”

从“靠天生耳”到“黑牡丹”朵朵开

因为形似人耳

单片呈现牡丹瓣状

汪清人都管木耳叫“黑牡丹”

汪清黑木耳种植历史悠久

初始阶段

主要是“靠天生耳”

耳农在隆冬时节

采伐中龄柞树

并为其接种自然孢子

等候木耳生发

经过技术不断革新

木耳栽培主要采用

地栽、吊袋方式

2005年以来

全县范围内开始推广

黑木耳小孔单片生产技术

时至今日

新技术已经应用于

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

小孔出耳方法

生长出的黑木耳

呈单个片状

耳型好、没有根、杂质少

采摘省工

吃起来也更方便

目前

汪清县黑木耳年栽培总量

基本稳定在6.5亿袋

产量达3.5万吨(干品)

走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不时便可见一栋栋木耳地棚

当地通过发展木耳产业

累计带动就业超3.6万人

人均年增收3万元左右

“哏啾”山珍,餐桌上的“百搭王者”

根据采收时间的不同

汪清黑木耳分为

春耳和秋耳

春耳一般在

12月至次年3月生产菌袋

5月至7月采收

秋耳一般在

3月至6月生产菌袋

8月至10月采收

由于生长期昼夜温差更大

有利于营养元素累积

秋耳相对于春耳

肉更厚、色更黑、口感更佳

在黑木耳的品质评价上

感官特点是一项重要指标

一级黑木耳

要求耳片完整均匀

耳瓣舒展或自然卷曲

耳正面纯黑褐色、有光泽

耳背面略呈灰白色

正背面分明

耳最大直径在

0.8厘米至2.5厘米之间

厚度大于1毫米

源自长白山的黑木耳

干品耳型较小

耳片较厚、颜色深黑

硬度较高、声音清脆、耳质纯净

泡发后

叶片厚、颜色黑

耳质富有弹性

口感顺滑、爽脆

当得了主角,做得了配菜

入得了家常,上得了宴席

在“味蕾经济”的推动下

曾经生长于大山深处的珍宝

正奔向全国各地

变成餐桌上的“百搭王者”

全国特产“大摸底”

你还有哪些地域好物推荐?

人民网《好品中国》栏目

与你一起

发现更多“中国好品”!

来源|人民网“行进中国”吉林调研团

总策划|宋丽云

监制|李娜 谢龙 刘云 刘凡

策划|翟巧红 赵雯

记者|董丝雨 马俊华 李洋

字体|万祥生

设计|王远希

海报图片|视觉中国

支持|中共汪清县委宣传部

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 《吉林统计年鉴2023》 《2022年度全国食用菌统计调查结果分析》

  • 相关阅读
  • 神禾塬上覆陇黄——陕西“三夏”全面展开

      6月1日,收割机在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塬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进行作业(无人机照片)。   眼下,陕西“三夏”麦收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记者从陕西省农业部门了解到,2024年陕西全省小麦种植面积超1400万亩...

    时间:06-02
  • 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首个站房正式启用

      记者从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涪陵车务段获悉,6月1日,随着首批近百名旅客从黔江站(新站房)乘坐K202次列车前往重庆,标志着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以下简称“渝湘高铁重黔段”)首个站房正式投用。   图为...

    时间:06-02
  • 西藏拉萨出台8条政策 包括购房购车补贴等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6月1日公布8条促经济惠民生助企业政策,其中明确,将提高青稞商品化率,向企业或合作社一次性出售200斤及以上自产青稞原粮的农户,给予每斤0.3元(人民币,下同)的补贴。个人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给...

    时间:06-02
  •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速绿色变革

      中国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的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比重的70%以上……作为全球纺织产业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在积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业内权威人士指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绿色转型已走入关键攻坚...

    时间:06-02
  • 贸易便利化措施推动江苏外贸展现新机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1至4月,外贸大省江苏实现进出口值1.76万亿元人民币,创该省外贸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9.3%,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2.7%。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一系列跨境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实施,助力江苏外...

    时间:06-02
  • 业内探索以创新研发提升数据边际价值

    人民网北京6月2日电 (焦磊、实习生张泊洋)当前,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数据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数据使用效率不断提升,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

    时间:06-02
  • 开放提速 创新潮涌——来自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的观察

      “感觉大家都在铆足了劲搞创新。”正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上,来自安徽的参展商尹路星说,这是他这次来参会的最大感受。   “创新”也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5...

    时间:06-02
  • 网联公益守护行检测结果公布 人民网提供内容安全检测技术支持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孙阳) 5月28日至30日,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指导下,由中国中检所属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4汽车软件与通信大会在江苏苏州召开。大会...

    时间:06-01
  • 注册会计师行业探索以服务国家建设助力诚信建设走深走实

    人民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孙阳)当前,聚焦服务国家建设和加强诚信建设两个专题,如何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服务数字中国、金融强国、京津冀协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新质生产力等国家重点领域做出应有贡献,成为...

    时间:06-01
  • 十五年历程,锦华月饼锚定“100%香港制造”全新启航!

      近日,深耕食品行业多年的香港锦华集团宣布,旗下香港锦华月饼品牌2024年将以新形象、新思维、新目标全新启航。  5月20日,香港锦华月饼以“势启新篇章,月满香江礼”为主题的中秋逐梦启航活动在香港...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