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首届中国民族地区人才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04 14:55: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6月4日电 (记者孙阳)近年来,在政策助力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民族地区根据各自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人才培养和发展进程加快。日前,多位专家学者在首届中国民族地区人才发展大会上表示,通过搭建平台,开发民族地区人才资源,探索建设人才数据库,有助于为民族地区的青年提供更多的成长和就业机会。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在会上表示,青年人才对数智的敏捷性有独特优势,数智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将有更好的成长性。新技术革命影响下,民族地区人才发展出现三个趋势性变化: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劳动力供给由无限供给向有限供给转变;一大批新生代劳动者投身现代服务新业态。

杨志明认为,构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双循环新发展,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新基建投入等,更要注重对高技能人才的人力资本投入。同时,要充分释放新职业的劳动魅力,激发新生代的劳动兴趣,适应人工智能的技术迭代,以高技能人才增量带动高技能人才占比的提升,从而以“智”变带动“质”变。

未来科学城中以合作创新中心主任郭永红表示,民族地区人才发展面临人才供给不平衡、学历结构相对单一、高技能人才供应不足等挑战。对此,要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优化人才流动机制、加强国际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人才服务与支持体系等方面着手,推动民族地区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