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多地点燃低空经济新引擎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4-06-08 10:52: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从现代城市的外卖配送、观光旅游,到广袤乡村的电力巡检、农业植保。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赛道,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朝着低空经济赛道,多地纷纷发力,近期更是动作频频。

“低空经济与新型生产力的本质高度契合,它代表了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突出体现。”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未来产业研究中心空天信息研究室副主任周钰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不仅涵盖了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包含了智能绿色制造技术、低空飞行技术、感知和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作为一个典型的技术驱动型产业,低空经济具有高科技、多融合、强带动等鲜明的产业属性。

记者注意到,类似的案例正在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不断上演。

以广州为例,近日,《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根据《方案》,广州将建设第一个跑道型通用机场,新建5个以上枢纽型垂直起降场、100个以上常态化使用起降点。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规模达到1500亿元左右,推动广州成为国内首个载人飞行商业化运营城市。

周钰哲表示,地方政府在推动低空经济发展方面的创新举措,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深化改革,驱动低空经济持续发展。如海南、湖南等地,通过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等方式,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有力的发展动力。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低空经济稳定运行。四川、海南等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为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是依托产业链优势,推动低空经济协同发展。江西、深圳等地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链优势,通过产业联动、协同发展等方式,促进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增长。

四是拓展应用场景,牵引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云南、黑龙江等地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的新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低空经济热,侧面反映出各方对于开辟新赛道、培育新动能的强烈期待。一组数据印证着未来产业的吸引力: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在江苏,随着多个应用场景的成功实施,低空经济形态逐渐显现。长江巡检、江上物流、农林植保等活动日益频繁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海南,随着低空业态的不断丰富,当地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加快培育以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新型生产力。诸如低空旅游、航空运动、应急救援等领域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海南空中游览和跳伞飞行均居全国第一,空中游览飞行小时数、起降架次和载客量分别达到约1.37万小时、15.2万架次和36.48万人次,占全国比重分别约45.9%、63.2%和61.1%;跳伞飞行小时数、起降架次和载客量分别达到约0.42万小时、1.07万架次和4.53万人次,占全国比重分别为37.7%、42.8%和39.6%。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基础设施发展处处长郭尧表示,未来,海南将充分发挥陆海空条件和旅游资源优势,围绕热带海岛特色,在商业化短途运输、低空旅游消费、海洋经济开发等方面进行产业布局,将海南打造成为低空经济试点示范区,为高质量建设海南自贸港注入发展新动力。

可以预见,这一新兴经济领域的蓬勃发展不仅将成为充满活力的创新引擎,而且将成为加速新型生产力形成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支撑。

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目前,我国的低空经济总体上仍处于早期阶段,面临着“小少难散”的挑战。

周钰哲认为,低空经济对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的有效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发展低空经济能够推动现有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并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在低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促进生产要素的高效优化配置,这将进一步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作为未来产业,低空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周钰哲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低空经济有望在未来在各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

  • 相关阅读
  • 群众出行热情高 端午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亿人次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端午节假期首日(6月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20867.1万人次,环比增长10.8%,比2019年同期增长9%,比2023年同期下降1.1%。 公路方面,公路跨区域人员...

    时间:06-09
  • 业界:加速合成生物技术创新 打造生物制造新增长引擎

    从“人工”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到“人工”抗癌药物长春花碱,从透明质酸量产到胶原蛋白产业化,在一项项成果突破中,合成生物技术正在“重构”人们的生活。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合成生物学被视为继“DNA双螺旋结构的发...

    时间:06-09
  • 证监会拟出台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 (记者黄盛)为进一步规范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裁量,统一执法尺度,增强裁量公开性,实现裁量公正,证监会于日前研究制定了《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裁量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下称...

    时间:06-09
  •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和双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

    人民网北京6月9日电 (欧阳易佳)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保护世界遗产,建设美丽中国”。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7项,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

    时间:06-09
  • 以“零容忍”态度严惩监测数据弄虚作假

    “外挂”电子作弊设备、肆意篡改检测数据;检测采样不规范、监测行为弄虚作假;检测机构无序发展、干扰正常数据传输并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多地生态环境部门公布案例显示,环保监测数据造假现象仍有出现,现代版“掩...

    时间:06-09
  • “小龙舟”撬动“大市场” 端午假日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

    佛山叠滘乡看龙舟、西安沉浸式“新中式游”、青岛“小阿勒泰”微度假游……随着端午假期临近,各地节日气氛渐浓,文旅服务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新业态涌现、新场景频出,不断释放“假日经济”的消费活力。 今年端午假期...

    时间:06-09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交通发展:通衢畅达连四方

    原标题: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中部篇|交通发展:通衢畅达连四方 船舶在湖北武汉阳逻港区水域行驶(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中部各省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着力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

    时间:06-09
  • 我国已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千米

    原标题:我国已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15万平方千米从8日召开的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上获悉,由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我国已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

    时间:06-09
  • 首批《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发布

    原标题:首批《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发布8日,在第16个世界海洋日暨第17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上,自然资源部公开发布了首批《海洋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和全国首个国家海洋大数据服务平台海洋云。 据介绍,国家海洋观测调...

    时间:06-09
  • 房地产新政策对楼市影响几何

    原标题:房地产新政策对楼市影响几何  近期,多地陆续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从金融、土地、存量商品住房消化等方面综合施策,包括取消房贷利率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在政策带动下,房地产市...

    时间:06-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