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共享机遇,同绘蓝图

2024-06-20 06:16: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
  新华社记者 梁 旭摄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5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内软硬联通正不断拓展,科创产业加速发展,青年英才齐聚共创,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正在形成。

  5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增长了3.2万亿元,2023年突破14万亿元,成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广东以珠三角为主阵地,举全省之力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鼓励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大湾区这一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和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不断取得丰硕成果。

  

  圆梦桥绘出同心圆

  2018年10月,“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这座“圆梦桥”创下多项世界之最,同时将粤港澳三地紧紧相连。

  近6年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交通枢纽深中通道建成在即,其中主跨达1666米的深中大桥再次创下多项世界纪录。建成通车后,深圳与中山间的通行时间将由目前的约2小时缩减到30分钟左右。广深港、广汕高速铁路和汕汕高速铁路汕尾至汕头南段相继建成通车,广东高铁运营里程达2838公里,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已基本成为现实。

  8个月,50万辆次,这是“港车北上”正式实施以来的“成绩单”。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澳车北上”和同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港车北上”,让港珠澳大桥变得更加繁忙,见证着内地与港澳的“双向奔赴”。数据显示,今年内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旅客在5月21日正式突破1000万人次,同比增长达127.7%,较2023年提前4个月,刷新大桥通车以来的最快纪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货币、三个关税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国际上没有先例。过去5年来,大湾区实现了粤港澳跨境信用报告标准互认、质量认证规则衔接,深入实施“湾区通”工程,“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运行良好,“互换通”政策落地实施。“湾区标准”已覆盖32个领域的183项,“湾区认证”首批15个项目已经落地。

  前海创新跨境商事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横琴打造琴澳跨境法律服务新模式,南沙创新与港澳教育衔接机制,河套率先试点数据跨境交易……粤港澳大湾区的8600万居民,正在用自己的生活轨迹,在这5.6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级湾区,绘出最大的同心圆。

  科创湾区协同发展

  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将人工智能、计算机辅助药物研发方法与云计算有效结合完成药物设计,让人工智能辅助药物研发方法的效率、精确度和适用性得以提升。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面积3.02平方公里,已聚集了160余个科创项目推进和落地。机器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企业选址落户,深港澳芯片联合研究院、澳门大学集成电路微电子研究院、鲲云科技等科研院所、科创企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成果斐然。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版全球创新指数“科技集群”排名榜上,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已连续第四年排名居全球第二位。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深港河套、粤澳横琴为结合点,广深港、广珠澳作为主骨架的大湾区科创协同框架已逐步形成。

  2023年,大湾区内地9市进出口7.95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是突出亮点。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专利能力已位居全球四大湾区之首,成为电子信息、软件、医药等领域的全球科技竞争前沿,也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载体。

  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孵化和加速行动已在大湾区布局推进。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相关负责人说,广东正与香港创新科技署、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组织实施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支持粤港澳三地创新主体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技术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合作。

  青年共画湾区蓝图

  日前,来自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专注干细胞、脑机结合、生物传感等前沿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来到东莞松山湖,与大湾区企业技术需求对接,为未来的行业发展埋下一颗颗种子。

  在广东,包括松山湖在内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已搭建完成,累计孵化港澳项目超4800个,吸纳港澳青年就业近5500人。

  大湾区内地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已获批准,杰出人才、科研人才、文教人才等6类内地人才可申办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截至去年底,近1万名内地人才通过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来港。北上方面,已有约9000宗申请获批。

  在广东坚持“制造业当家”和香港推动“新型工业化”的背景下,粤港澳三地融合加速,背靠广东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和港澳的创新优势,大湾区的“半小时科研圈”为青年的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

  对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来说,在香港产生科幻的“灵光一闪和冲动”,可以在三四十分钟的车程后,在深圳得到验证。

  自2018年起,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深圳显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丁克带领团队,实现了产品“香港研发、深圳落地、佛山生产、销往全国”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径。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说,期待更多青年人才到大湾区来、在大湾区流动起来,让粤港澳大湾区从人才高地向创新高地不断发展。

  (据新华社广州电  记者洪泽华)

  • 相关阅读
  • 五部门发文推动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本报记者 杜雨萌6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提出,围绕居民吃穿住用行...

    时间:06-25
  • 多地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加速落地

    本报记者 张芗逸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后,多地密集出台地方版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方案,细化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

    时间:06-25
  • 央行开展500亿元逆回购呵护半年末流动性

    受访专家表示,本周逆回购投放规模或进一步放量,确保资金面平稳跨季本报记者 刘琪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6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时间:06-25
  • 外资巨头乐观预期中国经济 持续做多中国股票

    本报记者 孟珂2024年上半年进入尾声,瑞银、高盛、景顺等知名国际机构在近期的研究报告或策略会中一致认为,随着中国宏观政策的逐步落地生效,经济环境有望显著改善,将为A股市场带来上行空间。国家统计局公...

    时间:06-25
  • lifespace益倍适冷泡茶益生菌:补充益生菌新方式

    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得人们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益生菌作为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们逐渐有意识地补充益生菌。然而,传统的胶囊和粉剂益生菌虽然有效,却缺少口感上的体验。另一方面,因为冷泡茶特殊的口感...

    时间:06-24
  • 深圳、中山公积金互认互通

    本报讯 (记者李昱丞)据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官方公众号6月24日消息,日前,广东省深圳市、中山市两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签署《推动深圳市中山市住房公积金融合发展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时间:06-24
  • 最高法发布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 7月1日起施行

    本报记者 吴晓璐6月24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修正两周年,当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垄断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新的反垄断民事...

    时间:06-24
  • 财政部:今年前5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3.1%

    本报讯 (记者张芗逸)财政部6月24日发布的《2024年1—5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1月份至5月份,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增长3.1%,...

    时间:06-24
  • 合肥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本报讯 (记者黄群)近日,《合肥市支持低空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正式印发。《若干政策》包括支持引进低空经济头部企业及机构;支持做强低空经济企业及机构;支持低空经济关键技术研...

    时间:06-24
  • 生态环境部:上海合作组织国家绿色发展论坛下月举办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6月24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透露,7月8日至9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上海合作组织...

    时间:06-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