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稀土管理条例》10月1日起施行 助力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6-30 23:37: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钊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稀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0月1日起施行。

《条例》明确,国家对稀土产业发展实行统一规划,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

“稀土作为战略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稀土行业首部法规,《条例》的正式施行有望进一步规范稀土行业管理,保障稀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更有助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安全。

稀土重要性与日俱增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及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目前,我国的稀土加工和提炼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业链优势明显。

尽管我国稀土资源优势显著,但我国稀土产业在产业集中度、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存在私挖盗采、破坏性开采、无计划超计划生产、非法买卖稀土产品、破坏生态环境、扰乱生产经营秩序等问题,行业迫切需要制定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法规,加强行业管理,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此外,稀土行业涵盖开采、冶炼分离、产品流通等诸多环节,亟须依法建立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的管理体制。

对于构建稀土全产业链监管体系,《条例》提出五项举措,一是明确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管理要求。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确定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

二是建立总量调控制度。国家根据稀土资源储量和种类差异、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市场需求等因素,对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实行总量调控,并优化动态管理。

三是规范稀土综合利用。稀土综合利用企业不得以稀土矿产品为原料从事生产活动。

四是建立产品追溯制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综合利用和稀土产品出口的企业应当如实记录稀土产品流向信息并录入稀土产品追溯信息系统。

五是严格流通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收购、加工、销售、出口非法开采或者非法冶炼分离的稀土产品。稀土产品及相关技术、工艺、装备的进出口,应当遵守有关对外贸易、进出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国金证券金属材料首席分析师李超表示,根据《条例》,“对违反总量调控管理规定的稀土开采企业和稀土冶炼分离企业……没收违法生产的稀土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此项处罚力度较2021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有所加大,反映出国家对于打击稀土资源私挖盗采的决心和力度。

司法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日前在回答关于《条例》提问时表示,国家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对稀土二次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从事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综合利用的企业应当遵守有关矿产资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消防的法律法规。

此外,中国稀土、盛和资源等稀土行业上市公司此前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均表示,《条例》的落地将为行业带来显著机会,利好行业发展。

行业整合提速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稀土行业发展,不断推进行业整合,以加强对这一国家战略资源的市场话语权。

截至目前,我国稀土行业已进行过多次整合。早在2016年,国内稀土行业就完成了第一次整合,形成了包括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铝业公司、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稀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六大国有稀土集团的格局。2021年12月份,中国稀土集团正式成立,由五矿稀土、南方稀土、中国稀有稀土等整合而成。相比于第一阶段整合的地域特点,在中国稀土集团成立后,我国的稀土整合在围绕产业链重点环节和关键要素开展的专业化整合,正成为新一轮整合的侧重点。

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践行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责任,推动中国稀土集团对广东区域稀土资源开展专业化整合工作。2024年1月份,广晟集团将持有的广东稀土集团100%股权整体划转至中国稀土集团。随着中国稀土集团逐渐完成南方稀土市场的整合,我国稀土行业一南一北(“中国稀土集团”与“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行业格局已经显现。

“中国稀土行业的集中度在不断提升,对产量、价格的控制力也相应有所上升。同时,产业整合也是对国有资本的优化布局,提升稀土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力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条例》的出台有望进一步加快行业整合进程,行业集中度提高的同时也有助于推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林伯强说。

  • 相关阅读
  • 线上购药医保支付城市持续扩容 医药O2O市场日趋火热

    本报记者 张敏近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自7月1日起,北京参保人员可在美团、京东两家购药平台,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线上购买非处方药品。据记者梳理,上海等地已实行互联网药店医...

    时间:07-02
  • 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 覆盖面和精准度有望持续提升

    本报记者 毛艺融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

    时间:07-02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7月1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涉及定位导航、海洋观测、新能源、医疗健...

    时间:07-01
  • 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 央行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本报记者 刘琪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Wind数据显示,6月28日...

    时间:07-01
  • 央行昨日公开市场净回笼480亿元 三季度或存降准可能

    本报记者 刘琪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操作利率维持1.8%不变。鉴于当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

    时间:07-01
  •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8 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

    本报记者 孟珂7月1日公布的2024年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51.8,较5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为2021年6月份以来最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速。从财新中国制造业...

    时间:07-01
  • 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启动会在上海举行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7月1日,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启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认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电力负荷中心。在...

    时间:07-0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7月1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涉及定位导航、海洋观测、新能源、医疗健康等多个...

    时间:07-01
  • 央行:6月份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5.5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6月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显示,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6月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5.5亿元,其中隔夜期20亿元,7天期5...

    时间:07-01
  • 央行:6月份三大政策性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1274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6月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显示,6月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1274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8245亿元。...

    时间:07-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