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基本面回升向好持续 股市、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可期——2024年下半年宏观政策、股市、房地产展望

2024-07-01 00:01:00

来源:证券日报

编者按:2024年上半年已经过去。回看上半年,一系列政策不断推出,效果正在显现,这为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无疑打下了良好基础;资本市场一系列改革持续推进,深化改革正在进入新阶段,这对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有利;楼市政策也是逐渐发力,市场正在回暖。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外部因素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有挑战,更有动力。展望下半年,宏观经济、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仍有许多有力因素的支撑。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资本市场获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可期;房地产市场企稳恢复有望加快。

资本市场改革深化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正在见效

本报记者 毛艺融

今年上半年,新“国九条”落地,“1+N”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勾勒出中长期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新蓝图。此次改革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重新定位市场投融资功能,重塑市场生态,目前已初见成效。

新“国九条”的出台为A股市场带来长远影响。随着政策陆续落地见效,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下半年,宏观经济修复力度有望持续加强,A股上市公司业绩有望企稳回升。

政策加快落地显效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举措的推进蹄疾步稳,加速形成新生态。

广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陈福认为,新“国九条”发布后,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加快形成,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三方面的制度体系进一步优化。

以分红为例,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不断提升。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截至5月2日,有3859家上市公司公布或实施2023年现金分红方案,合计现金分红金额达2.24万亿元。2024年以来,A股公司分红可预期性强。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记者发稿,年内A股公司区间现金分红总额已超8698亿元。

陈福表示,监管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分红、回购、减持等,相关政策快速落地,有利于引导长期投资,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但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我国上市公司在回购、分红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增量资金积极入市

随着政策落地显效,各路增量资金积极入市。

股票型ETF持续获得大资金“逆势加仓”。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收盘,今年以来股票型ETF资金净流入超4026亿元。其中,易方达沪深300ETF净流入超869亿元,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约776亿元,嘉实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净流入均超576亿元。

外资持续流入A股。截至一季度末,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现身72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其中,巴克莱银行、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瑞银联合银行、淡马锡富敦投资等机构加仓动作频频。同时,中东资本“真金白银”配置中国资产。截至一季度末,阿布扎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在57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现身,合计持仓市值超158亿元。

华泰证券研究所策略首席研究员王以表示,随着宏观经济、企业盈利的温和持续修复等,A股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对于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企业,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源头活水,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要紧紧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今年以来,多项政策举措出台,推进落实“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要紧紧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这一要求。

4月12日,新“国九条”提出,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国资国企改革等国家战略实施和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的沃土。以科创板为例,截至6月28日,累计573家企业登陆科创板,首发募资总额约9108亿元。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往往需要持续迭代核心技术,研发投入高、融资需求大且周期长。Wind数据显示,注册制改革以来,有5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7家红筹企业、20家第五套上市标准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多层次市场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的提升,资本市场的工具、产品和服务也将更加丰富,更加契合科技型企业的发展需求。

展望下半年,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揽子举措备受各方关注。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近日表示,证监会正在深入开展注册制等资本市场改革综合评估,在此基础上将抓紧研究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一揽子举措。

  • 相关阅读
  • 线上购药医保支付城市持续扩容 医药O2O市场日趋火热

    本报记者 张敏近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消息,自7月1日起,北京参保人员可在美团、京东两家购药平台,使用医保个人账户,在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线上购买非处方药品。据记者梳理,上海等地已实行互联网药店医...

    时间:07-02
  • 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 覆盖面和精准度有望持续提升

    本报记者 毛艺融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提出,“强化股票、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等服务科技创新功能,加强对科技型企业...

    时间:07-02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7月1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涉及定位导航、海洋观测、新能源、医疗健...

    时间:07-01
  • 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 央行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

    本报记者 刘琪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健运行,在对当前市场形势审慎观察、评估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于近期面向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开展国债借入操作。Wind数据显示,6月28日...

    时间:07-01
  • 央行昨日公开市场净回笼480亿元 三季度或存降准可能

    本报记者 刘琪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操作利率维持1.8%不变。鉴于当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央...

    时间:07-01
  •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升至51.8 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

    本报记者 孟珂7月1日公布的2024年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51.8,较5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8个月高于荣枯线,为2021年6月份以来最高,显示制造业生产经营活动扩张加速。从财新中国制造业...

    时间:07-01
  • 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启动会在上海举行

    本报讯 (记者杜雨萌)7月1日,长三角电力市场暨省市间电力互济交易启动会在上海举行。会议认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电力负荷中心。在...

    时间:07-0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本报讯 (记者寇佳丽)7月1日,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一批重要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涉及定位导航、海洋观测、新能源、医疗健康等多个...

    时间:07-01
  • 央行:6月份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5.5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6月常备借贷便利开展情况显示,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6月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25.5亿元,其中隔夜期20亿元,7天期5...

    时间:07-01
  • 央行:6月份三大政策性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1274亿元

    本报讯 (记者刘琪)7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年6月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显示,6月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归还抵押补充贷款1274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8245亿元。...

    时间:07-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