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中国对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开展数据救援

2024-09-24 08:58: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中国对全球重大自然灾害开展数据救援

科技日报杭州9月23日电 (记者刘垠)23日,2024年GEO(地球观测组织)工作计划项目研讨会和开放数据开放知识研讨会在杭州开幕。围绕“愿景启航,行动筑梦:共绘GEO第三个十年执行计划蓝图”主题,来自68个国家(地区)以及19个国际组织的近400名代表展开交流探讨。

记者了解到,GEO成立于2005年,是目前国际上地球观测领域最大的政府间合作组织,也是开展国际科技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重要的多边合作机制,旨在通过综合、协调和可持续的地球观测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防灾减灾、韧性城市四大优先事项。

中国是GEO创始国及代表亚洲大洋洲地区的联合主席国。自2016年以来,中国GEO已对全球36个国家的53次重大自然灾害进行了灾后观测和数据救援服务,利用30多颗中国高质量遥感卫星,实现数据及时获取、共享和分析,以供灾情实地核查和分析评估。

GEO中国秘书处、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高翔在致辞中总结了中国近20年来为全球地球观测作出的贡献,强调未来GEO将通过加强治理、建立有效的伙伴关系、优化沟通渠道等方式,与各界共同创造用户驱动的地球智能解决方案,绘就“全民地球智能”的美好愿景。就此,高翔代表GEO中国秘书处发出倡议:一是支持制定GEO第三个十年计划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地球观测国际合作,提供实时、高质量的地球观测数据、信息和知识服务;三是携手解决地球观测数据、知识和基础设施相关的紧迫性、共性难题。

作为参与GEO第一个十年计划制定的中方专家,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院士回顾了GEO近20年的发展历程,分享了中国地球观测技术在应对防灾减灾等领域作出的贡献。他指出,中国地球观测的发展离不开GEO这个世界舞台,GEO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力量。未来,地球观测技术将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助力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建设,实现天地网络互联,为应对全球挑战、增进人类福祉贡献更多中国力量。

地球观测事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介绍,2014年,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落户北航校园,十年间,该中心为全球地球观测相关的空间科技领域培养了来自近30个国家的340多名硕士和博士学位的优秀人才,为推动全球地球观测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GEO秘书处主任亚娜·格沃艮看来,本次会议重在探讨GEO第三个十年战略规划,希望与会专家充分碰撞智慧,推动地球观测技术支撑决策行动,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本次会议由GEO秘书处与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GEO中国秘书处)主办,杭州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承办。为期5天的会议,还同期举办地球观测成果展览等活动;同时,聚焦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与碳管理、气候、能源与城市化等议题,召开专题讨论27场。

  • 相关阅读
  • 人民币汇率盘中回到“6”,为2023年5月份以来首次!

    本报记者 韩昱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强势”仍在延续。在美联储实质性转向降息、国内推出一系列重要政策的影响下,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9月25日向上突破“7.0”关键点位,重新回到...

    时间:09-25
  • 1500亿元国债助力以旧换新显成效!

    本报记者 郭冀川9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文华说:“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持续推进,政策效果...

    时间:09-25
  • MLF利率下调了!

    本报记者 刘琪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其网站“中期借贷便利工作信息”专栏中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央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最高投标利率2...

    时间:09-25
  • 央行推出政策组合拳 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本报记者 刘琪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人民银行将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精准性,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

    时间:09-25
  • 人社部: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体系

    本报讯 (记者张芗逸)“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9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人力...

    时间:09-25
  • 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占全球份额11.4%

    本报讯 (记者刘萌)9月24日,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综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存量、中国对...

    时间:09-25
  • 证监会: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充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本报记者 吴晓璐9月24日,为贯彻落实新“国九条”,进一步引导上市公司提高对自身投资价值的关注,切实提升投资者回报水平,证监会研究起草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

    时间:09-25
  • 以旧“焕”新 赢未来 | 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是固本培元的中长期举措

    本报记者 杜雨萌“目前,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已分2批全部安排到项目,共支持了工业、环境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物流、教育、文旅、医疗、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住宅老旧电梯、回收循环利用等领...

    时间:09-25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坚定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本报记者 刘琪9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在2月份、5月份、7月份先后三次...

    时间:09-25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继续支持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本报记者 刘琪9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主动作...

    时间:09-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