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政策分析 | 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 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2024-09-28 00:04: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韩昱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的会议提出,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二者当前的发行情况如何?超长期特别国债方面,今年我国拟发行1万亿元,记者根据财政部数据梳理发现,截至9月27日,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发行7520亿元,待发行额度为2480亿元。10月份至11月份,还有6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待发行,将于11月中旬发行完毕。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接下来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的额度或还有上调空间,这是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今年7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两新”工作。其中,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赵长胜在9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财政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时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和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资金,切实做好资金保障和监管工作。包括分批次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及时下达大规模设备更新专项资金,收到国家发展改革委转来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设备更新项目清单后,财政部第一时间启动预算下达程序,下达相关资金,并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资金,保障相关项目有序实施;拨付第一笔设备更新贷款贴息资金。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两新”的政策体系已经构建完成,为今年乃至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从专项债角度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下同),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达到约34933亿元,占全年限额(39000亿元)约为89.6%。8月份以来,新增专项债发行显著放量,其中8月份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约达到7965亿元,9月份至今发行规模约达到9219亿元,预计将刷新年内单月发行量最高纪录。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地方政府专项债上半年发行进度相对滞后,但从8月份开始提速,月度新增规模接近8000亿元,预计9月份至11月份也将继续保持较高发行规模。

前述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提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从短期看,可以从多方面储备财政增量政策,其中包括研究增发国债,提高财政支出增速,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一方面放宽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考虑将部分专项债额度调整为一般债等。

冯琳表示,继货币政策“全面发力”后,财政增量政策或将出台,可能包括增发国债、再发行一定规模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债等措施。

  • 相关阅读
  • 国务院国资委:围绕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开展更多高质量并购

    本报记者 杜雨萌“距离年底只有三个月时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整体进度已过半程。”9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王宏志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三次专题推进...

    时间:09-28
  • 证监会:进一步谋划并适时推出更多务实管用政策措施

    本报讯 (记者吴晓璐)据证监会网站9月27日消息,近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吴清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

    时间:09-28
  • 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保持增长

    国家统计局表示,工业企业效益恢复基础仍需继续巩固本报记者 孟珂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0.5%。从营业收入扣减营业成本计算的毛利润角度看,前8个...

    时间:09-28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加快推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本报讯 (记者刘琪)9月27日下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召开系统电视电话会议,传达学习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加快推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会议指出,中共中央政...

    时间:09-28
  • 国家数据局:完善企业数据权益形成机制 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郭冀川为充分释放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9月27日,国家数据局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时间:09-28
  • 政策分析 | 打通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提升资本市场活力

    本报记者 田鹏 毛艺融加快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行动纲领”正式落地后,迅速引发市场各方关注。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的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

    时间:09-28
  • 政策分析 | 中央定调“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楼市信心得以提振

    本报记者 张芗逸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rdq...

    时间:09-28
  • 多家外资机构发声 唱多做多中国资产

    本报记者 毛艺融近日,中国连续释放超预期的逆周期调节政策。对此,资本市场已经作出积极反应,上证指数9月26日站上3000点,9月24日至27日四个交易日累计上涨12.32%。同时,北向资金成交额放量明显。摩根大...

    时间:09-28
  • A股连续三日成交破万亿元 投资者跑步入场

    本报记者 吴晓璐在降准、降息以及中长期资金入市等诸多利好影响下,A股再度上涨。Wind数据显示,9月27日,上证指数收涨2.88%,深证成指收涨6.71%,创业板指大涨10%,北证50涨幅达11.14%。当日,A股成交额达...

    时间:09-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