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五大首席经济学家展望四季度: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 资本市场重要性愈发突出

2024-09-29 23:55:00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刘琪 韩昱

三季度即将结束,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看,今年前8个月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新动能加快成长、外需持续增长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平稳的态势没有改变。

更值得一提的是,9月24日“一行一局一会”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推出政策“组合拳”;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一系列积极信号集中释放。

步入四季度,我国经济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加大发力?就这一问题,《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

增量货币与财政政策

有望加快推出形成合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接受采访的首席经济学家看来,这也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经济重要发力点。

“展望四季度,预计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增量政策有望进一步发力,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保驾护航。”陈雳分析,整体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的态势并未发生改变,面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挑战,会议释放增量政策将进一步发力稳增长的积极信号,与近期央行等宣布的降准、降存量房贷利率、创设新货币政策工具等重磅政策指向一致。从政策端来看,财政、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稳地产相关政策有望继续发力。

董忠云预计,会议明确释放出稳增长政策将大幅加力的信号,这为四季度经济运行带来增量利好因素。货币政策端的降准、降息已经落地,后续或还有进一步的下调空间。目前已落地政策多集中于货币政策方向,后续特别是财政政策值得期待。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连平认为,财政政策加力主要体现为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目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保持稳步推进,同时有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支持“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从8月份开始提速,预计9月份至11月份也将继续保持较高发行规模。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不排除四季度增发国债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可能,同时进一步放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的用途。

温彬表示,在发力稳增长的总体思路下,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加快推出,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增量财政政策将重点支持促消费、惠民生和保基层运转,在增量政策工具箱中,加大结构性减税降费力度、新增特殊再融资债额度等推出的概率相对较高。

同时,章俊认为,货币政策也有望持续发力,与财政政策形成合力,年内仍有25个基点至50个基点的降准空间,10个基点至20个基点的降息可能性,以及通过国债买卖实现增量财政工具的顺利投放。

促消费仍是主要抓手

普遍看好资本市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

在章俊看来,促消费是目前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相关政策有望持续加力。其中,一定规模体量的消费券值得期待,尤其注重对于服务类消费的支持。近期,上海面向餐饮、住宿、电影、体育等领域发放5亿元服务消费券,未来更多城市有望跟进,后续关注中央财政是否会对地方发放消费券进行资金支持。

“消费可能是未来经济最重要的抓手。”温彬也认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守住兜牢民生底线,从而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部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以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的发布,体现出政府部门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此外,董忠云表示,产业方面,高科技、新经济仍将是政策扶持的重要主线。会议提到“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也值得重点关注,相关产业利好政策有望加速落地。

对于后续资本市场表现,受访首席经济学家普遍看好。在近期一系列政策出台的背景下,Wind数据显示,9月24日至9月27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幅度已达到12.32%。

连平表示,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提振资本市场,这在过往历史中并不常见,可见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在三季度末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针对资本市场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和热切期盼,以及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对于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意义。

章俊表示,股市方面,基于本轮政策的出台,市场信心得到有效提振,A股市场迎来修复行情,后续重点关注宏观基本面的修复斜率。

  • 相关阅读
  • 文化和旅游部:前三季度预计入境旅游人次0.95亿,同比增长55.4%

    本报记者 寇佳丽“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9月30日下午,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政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文化和旅游部党组落...

    时间:09-30
  • PMI,回升!

    本报记者 孟珂9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0%,比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4%,比上月...

    时间:09-30
  • 住建部最新发声:支持一线城市用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自主权

    本报讯 (记者张芗逸)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9月30日消息,9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主持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

    时间:09-30
  • 十月新规来了!

    本报记者 张芗逸加强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减免企业改制重组以及事业单位改制有关印花税、加强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10月起,一批新规将开始实施,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强证券市场程...

    时间:09-30
  • 外汇局:进一步加大外汇管理政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本报讯 (记者刘琪)9月3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消息,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鹤新主持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中央政...

    时间:09-30
  • 存量房贷利率将批量调整 不同借款人利率有差异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黄盛)中国人民银行29日发布公告,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存量房贷重新约定加点幅度,促进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公告调整优化的...

    时间:09-30
  • 业界热议地热产业发展:加大技术创新 拓展应用场景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杜燕飞)实现“双碳”目标,要求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日前,在第十四届全国地热大会上,与会嘉宾表示,地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量大、能源利用效率高、节能减排效果好...

    时间:09-30
  • 业界聚焦热电行业发展:加大协同创新 推进低碳技术应用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杜燕飞)日前,在第十七届热电行业发展论坛暨2024热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 与会嘉宾表示,实现“双碳”目标,热电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进可再生能...

    时间:09-30
  • 财政部:1至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4%

    人民网北京9月30日电 (记者王震)财政部29日公布2024年1至8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数据显示,1至8月,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538122.3亿元,同比增长1.4%;利润总额28836.8亿元,同...

    时间:09-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