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行进中国|中国品牌 “新”欣向荣

2024-10-02 11:07:00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一个钢笔尖,历经30多道工序,“起、顿、撇、捺”间尽显风骨。 一块玻璃,解决“卡脖子”难题后,可以是遮光板、移动电源、ETC卡槽。 一片片太阳能光伏板,铺满3000亩场地,可以让闲置尾矿库“发电”。 一束鲜花,晚间搭上列车,次日便可抵达老挝万象。 在中国,小商品闯出大市场、做成大产业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诞生的品牌故事,亦是车载斗量……从“中国造”到“国潮热”,从绿色发展到扬帆出海,人民网“行进中国”大型融媒体系列调研行前往全国多地,探寻品牌里“新”欣向荣的中国故事。

创新驱动,锻造中国“新”

什么是“中国速度”?是高速磁浮列车时速600公里“贴地飞行”,是“基建能手”屡屡缔造世界之最的名场面,还是煤矿采掘重器“煤海蛟龙”掘出新纪录?

艾杰尔-飞诺美中国总经理兰俊日前在“CEO:与中国共成长”中外CEO对接活动上表示,过去提到“中国速度”,可能人们更多想到的是中国制造业,但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极大的投入,发展非常迅速。“中国速度”这四个字其实是永不过时的。

智能工厂生产线上的玻璃。受访者供图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福耀占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4%。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黄贤前给出答案:“福耀打造一支超过4500人的研发团队,并将年营收的4%以上用于研发。”

历时3年,中车长客自主研制出可满足时速400公里动车组运行所需的高速内置转向架。中车长客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周殿买给出答案:“这款高速内置转向架减重20%,能耗减少15%,轮轨噪声降低约2分贝,列车可以跑得更快、更稳、更安静。”

从五彩斑斓的物料堆中准确无误地抓取目标货物、将零散的快递箱盒有条不紊地码放整齐、搭载电池模组在汽车组装生产线上游刃有余地实现装配……梅卡曼德实验室里的机器人AI“眼睛”也给出答案。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一路走,一路看,所观所感均是锻造中国品牌的“新”意。

国货潮品,引领中国“风”

国产首款3A(高成本、高体量、高质量)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发售,相关词条迅速登顶海内外多个社交媒体热搜榜单,让不少外国网友开始打听“齐天大圣”的故事;

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德化白瓷,原本计划的三个月展期一延再延,致使前后近一年的白瓷展累计吸引近300万观众;

“今生簪花,来世漂亮”,一句期许,让“簪花围”和蟳埔民俗文化强势“出圈”,为此,福建泉州丰泽区2023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旅游收入112亿元;

……

这些“国货潮品”,扎根深厚的中华文化,融合了中国特色元素与现代时尚潮流的审美,凸显了中国品牌在产品品质上的持续提升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这背后,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刘根敏调试笔尖七道连冲设备。人民网记者 葛俊俊摄

“笔尖制作共有30多道工序,除了落料成型,还有点铱磨削、开缝、并缝以及将近20道清洁、检验等辅助工序。”已有37年笔尖制造经验的上海工匠刘根敏在有着40岁“高龄”、油光泛亮的七道连冲机床前,对一个钢笔尖的故事娓娓道来。

“1991年,我父亲袁旭培创立华美食品厂,以独特的广式月饼糕点‘出圈’,两年后,他带领团队将月饼生产从全手工转向半自动化,在行业内率先将月饼的保质期延长到60天。”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非遗传承人袁瀚钊向记者讲述一块双黄莲蓉月饼的故事。

中华老字号,是中国品牌的骄傲。今年2月,商务部等五部门公布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正式认定382个品牌为中华老字号,全国老字号数量达到1455个。一个个老字号在“国潮热”的推动下正焕发新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

低碳转型,厚植中国“绿”

站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太阳能光伏板前,中电建首钢矿业100兆瓦光伏发电矿山治理清洁能源示范项目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里曾经是一个堆满废泥废砂的闲置尾矿库,如今,近3000亩的场地铺设了22万余块光伏发电板,成为当地在闲置尾矿库上建设的面积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该项目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尹庄乡,是打造“光伏+矿山治理”的标杆项目,对于实现京津冀能源设施一体化,推动区域能源合作模式创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具有示范意义。

中电建首钢矿业公司100兆瓦光伏矿山治理清洁能源示范项目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兆民摄

“安图天然矿泉水水龄在41年—50年之间,简单来说,我们肉眼看到的水,它的形成至少需要41年的时间。由此可见,生态保护是重中之重。”吉林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安图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姜则辛表示,2014年安图县政府筹建了规划用地952公顷的安图长白山天然矿泉水产业园区,目前年产能300万吨,2023年实现产值6亿元。

低碳转型,步履不止。

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等。

扬帆出海,开拓中国“造”

走进中铁联集昆明中心站,早上七点半,载满泰国榴莲、山竹的列车缓缓驶进场站,几分钟后,第一个集装箱已被转运到卡车发往全国多个城市;晚上七点半,一列满载蔬菜、鲜花、电子产品等货品的列车,沿中老铁路一路向南疾驰,从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出境,次日便可抵达老挝万象南站。

磨憨口岸,是我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一类口岸,随着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也迎来发展新机遇。“2023年,昆明在磨憨实施了87个项目,2024年含续建项目在内,计划实施132个项目。”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陈瑞斌说。

“澜沧号”动车组列车驶过友谊隧道。徐章位摄

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为越来越多人带来利好。

“在老挝玩两三天,乘坐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回国,从万象到昆明全程9个多小时,方便快捷!”浙江游客小莫说。

“中国果蔬在我们那儿很受欢迎,我准备与中国外贸企业一起,在阿拉木图共同建立‘海外仓’,打造中亚地区最大的果蔬市场。”哈萨克斯坦商人伊利亚斯受益于霍尔果斯出口农产品“口岸直通”模式,憧憬未来。

“我在世界各地的朋友都喜欢叫我‘迈克尔链’,因为我链接了中国和世界。”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迈克尔来中国30多年,如今已经把家人也带到了上海。

方寸之间自有大千世界,一个个品牌背后蕴藏的“中国故事”,不仅仅是一件产品、一项技术、一道工序,更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民族性格。十年树企业,百年树品牌,中国品牌展现出欣欣向荣的活力,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积蓄澎湃动能。(刘卿、夏晓伦)

  • 相关阅读
  • 绘说现代化丨奋进中国 赓续前行

    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空前加强、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变革、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对外开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75年砥砺奋进,75年换了人间。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必将迎来更加广阔前景...

    时间:10-04
  • 积极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重大工程假期建设不停工

    这个国庆假期,从浩瀚海边到雾霭山巅,从广袤平原到茫茫沙漠,建设者们坚守项目建设一线,铆足干劲保证能源、水利、交通等重大工程项目进度,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时间:10-04
  • 国庆文旅“解锁”新玩法 激活消费市场新潜力

    沿着京城中轴线,来一场穿越五千年的旅行;漫步于古镇小巷,体验传统文化的韵味与温度;沉醉于田野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今年国庆假期迎来消费旺季,各地纷纷推出多项优惠政策,活跃假日经济,激发市场活力...

    时间:10-04
  • 30亿千瓦、460万公里、102.44万户……多维度“数”读发展成效

    央视网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各地各部门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强化资金和要素保障。“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实施取得重要进展,成效显著。 现代能源体系不断完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全国...

    时间:10-04
  • 果香四溢、禾谷满仓 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丰收画卷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果香四溢,禾谷满仓,在希望的田野上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田野阡陌间的五彩画卷是对耕耘的致敬,对收获的礼赞。呼伦贝尔是内蒙古大豆主产区,也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大豆种植区之一,2024年大豆整...

    时间:10-04
  • 平陆运河企石枢纽泄水闸闸墩顺利封顶

    中新网钦州10月4日电(记者 杨陈)平陆运河集团3日介绍,近日平陆运河企石枢纽泄水闸闸墩全部顺利封顶,标志着企石枢纽泄水闸闸墩正式进入上部结构施工,为下一步交通桥架设、弧形工作闸门金属结构安装及泄水闸通水等创...

    时间:10-04
  • 集大原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新华社太原电(记者许雄)9月28日凌晨,在山西省原平市樊家庄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铺设完毕,集宁经大同至原平高速铁路与既有大西高铁成功连接,标志着集大原高铁全线铺轨完成。 集大原高铁北接内...

    时间:10-04
  • 一饼班章9.9元?云南整治普洱茶销售乱象

    新华社昆明10月3日电(记者字强)云南普洱茶在全国茶叶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一些“名山”“名寨”茶叶受到市场认可,但也成为不法分子假冒牟利的对象。时下,“9.9元一饼的班章”“10元一饼的冰岛”等广告在网...

    时间:10-04
  • 上海实现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次办”

    减少10余个过程环节、20余份重复资料……上海通过改革创新,实现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一次办”,让市政公用服务由“企业跑部门”变成“部门找企业”,高效办成一件事。 数月前,上海洗霸清逸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时间:10-04
  • 去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突破3.3万亿元

    新华社北京10月2日电(记者潘洁)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和财政部2日联合发布的《2023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为33357.1亿元,比上年增长8.4%,保持稳定增长...

    时间:10-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